武漢:重構慢行交通 倡導綠色出行
admin
2010-07-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步行+自行車+公交”,不是簡單的“復活”,而是細分出行方式、彰顯以人為本、兼具生態文明的舉措。江城交通步入精細化管理時代——900萬人口的大武漢,這一幕似乎習以為常:上班族在車上過早,學生在車上復習功課……快節奏的城市,日益擁堵的路況,迫使越來越多的人必須在車上干越來越多的事。
“步行+自行車+公交”,不是簡單的“復活”,而是細分出行方式、彰顯以人為本、兼具生態文明的舉措。江城交通步入精細化管理時代——
900萬人口的大武漢,這一幕似乎習以為常:上班族在車上過早,學生在車上復習功課……快節奏的城市,日益擁堵的路況,迫使越來越多的人必須在車上干越來越多的事。
近年來,武漢加速構建骨干路網,打造中心城區30分鐘暢通工程,讓車流快一拍。同時,著手解決“動脈”之外的“毛細血管”暢流問題,把被機動車占用的人行通道、狹窄路巷“解放”出來,形成快慢相宜的有機整體,真正實現人暢其流。
為此,武漢市建委近日提出了《關于啟動我市城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與建設的建議報告》,該市市長阮成發也在多個場合提議發展“慢行交通”。
綠色出行:步行+自行車+公交
與10年前相比,武漢市機動車總量增加近1.7倍,達到76萬輛,私家車總量更是增加了24倍,達到24.6萬輛,而且機動車還在以每天新增約300輛的速度膨脹。
武漢提出的“慢行交通”,是有序引導市民,從依賴私家車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轉移,通過步行、自行車與公交系統的緊密結合,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模式,減少城市資源浪費,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事實上,近年來武漢一直想通過公交優先來緩解交通壓力。據最新的《武漢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統計,2007年,武漢市公交線路條數274條,較上年增加21%,公交線網長度由上年的846公里增加至1040公里,客運量從上年的12.3億人次增加到13.9億人次,增幅達13%。
然而,一座城市的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統再發達,也不能解決末端交通問題——即所謂的“最后1公里”,而公共自行車正好能彌補這一缺陷。
目前,武漢市規劃部門已在做“慢行交通”相關規劃。與此同時,武漢市城管局的“自行車免費租賃”正在展開試點。今年底,中心城區將設置800個租車點,投放2萬輛自行車。
可以展望,當2萬輛免費自行車投放后,短距離出行的市民將不再選擇乘坐機動車。外地游客來漢,也可騎自行車逛江灘、游東湖,大大減少市內交通壓力。
慢道回歸,呼喚平等路權
眼下,武漢私車越來越多,機動車道越來越寬,但步行路越來越窄,甚至連自行車道都被擠占。不少市民質疑:騎自行車出門,找不找得著非機動車道?
武漢市規劃局交通院規劃室主任陳華認為,破解“出行難”,關鍵是建立路權平等的理念,實現快慢交通的和諧互補。現代化的交通,應該是包括地面、地下、地上,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立體交通管理。
他說,目前正在著手進行的慢行交通相關規劃,重點就是逐步恢復、完善可供自行車和行人出行的路網,在公共場所設立更多自行車停放處,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目前,廣州已推出了自己的“慢行交通”戰略,鼓勵發展“自行車+公交車”的模式;杭州、上海都已編制了慢行交通系統規劃。
有關交通專家稱,道路建設的規模是有限度的,遠遠無法滿足機動車增長的速度,結果只能是面臨越來越嚴重的交通堵塞。
因此,讓所有人享受平等的路權,增加慢車道寬度、禁止占用慢車道和人行道,解決非機動車的出行問題,這應當是武漢未來的發展方向。
慢行是為了快達
根據《武漢市城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與建設研究》,未來城市慢行交通應按照“慢行道路網絡、慢行交通優先區和軌道沿線慢行交通銜接帶”的空間模式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最終實現“環保、安全、暢通、和諧”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
骨架慢行道路網絡主要分布于城市主次干道,聯系城市內主要的居住區、商業與服務業聚集區、教育機構、交通樞紐和綠化景觀休閑區等。
慢行優先區主要設置在城市大型居住區、商業和服務業聚集區、風景旅游區、城市老城區和大學校園等。
銜接帶的范圍原則上沿軌道線路按騎自行車10分鐘的距離(約1.5公里)設置。
相關交通專家表示,慢行交通并不“慢”,深入社區的慢行交通,涵蓋了公交所不及的“最后一公里”。它就像人的毛細血管,構成了交通“微循環系統”。一旦網絡重構成型,與城市其他交通對接,居民“出行難”就有望解決。
目前,武漢市正在打造“二環線以內30分鐘暢通工程”,地鐵2號線、4號線以及輕軌1號線都將在2012年前通車。慢行交通結合快速交通網絡,武漢有望在不久后建成高效暢達、多功能、細分的交通體系。
專家觀點
還行人平等路權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目前城市交通一切都是為機動化服務。現有的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都主要考慮機動車的通行,而不利于步行。現實中,機動車駕駛者與步行居民,有不平等的道路權。城市必須為行人、騎自行車者提供連續的、人性化的服務,提供平等的道路享用權利,不要重蹈西方失敗的教訓。
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一是快速、安全、順暢、有序,二是環保、資源利用的目標,即以最小的資源投入,比較小的環境代價,最大程度地滿足交通需求。
城市宜居的選擇
武漢大學哲學法學院教授彭富春:以機動車為主的快速交通,在早期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如交通堵塞、空氣和噪音污染。生活節奏加快,也給市民心理帶來不安定感,緊張感和壓力增大。國際上解決此問題的普遍辦法,是發展多元交通,即在遍布城市的機動車區域外,增加了步行區和自行車區。國內一些城市也開始實施,武漢市政府現在著手做,非常好。
快與慢的多元交通方式的結合,會帶來積極影響。慢性交通提供了一個慢速和安靜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工作,能讓人感受城市不再是一個快速過道,而是宜居的家園。
市民熱議
支持
某綠化隊員:“誰愿意在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呢?推行慢行交通系統,我舉雙手贊成。”
市民胡女士:“這是解決交通擁堵的好辦法!但是政府要有決心。”
大學女生小馬:“學生騎自行車出行的占多數,但在機動車道上騎車太危險。武漢地勢以平原為主,推廣非機動車道相對容易。”
緩建
市民藏先生:“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既安全又可緩解交通。是否可行,看政府吧!”
市民應女士:“雖說現在武漢有些地段交通比較擁擠,但政府可以先在這些地段多修一些緩解交通的設施,像立交橋、地下通道之類。交通好轉了再說。”
反對
市民孫先生:“不要考慮這個了。首先集中精力把武漢市現存的交通問題解決好,現在的交通秩序就已經夠亂了。”
709路公交車司機張先生:“這樣不好。就算建了慢行交通系統,的士載客還是會上非機動車道,在交通管理跟不上的情況下,沒必要折騰。”
他山之石
杭州
2008年5月27日,杭州市規劃局公布了《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到2020年,該市將建成125條自行車騎車廊道;建成湖濱地區、武林商業區等11個重點步行區。根據車流量的不同,將非機動車道規劃為廊道、集散道、連通道和休閑道四個等級,以形成一個“五十九橫,六十六縱”的慢行交通網絡。
2008年5月1日,杭州在國內率先啟動了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租用1小時內完全免費。免費單車服務點350個,其中24小時租車服務點20個,自行車總數達到1萬輛。今年的目標是達到2000個服務點,5萬輛車的規模。
上海
2008年5月,同濟大學完成了《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統規劃》,考慮通過營造數十個城市慢行安全區——慢行島,使慢行交通在慢行島內處于絕對優先地位。
這些安全區包括:城市吸引核——風景名勝中心、中心商業商務區;城市活力核——高等院校及非住宿類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城市和諧核——大型居住社區、社區活動中心。
2008年9月,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開始推廣軌交站點便民自行車租賃服務,租賃前30分鐘內免費。
現狀
江城慢道缺失亂象頻生
武漢市政府決心推行慢行交通,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然而,中心城區的道路狀況,是否允許“步行+自行車”這種曾有的交通方式“復活”呢?記者為此走訪三鎮,了解非機動車道現狀,尷尬多多。
“鳩占鵲巢”
廣埠屯是武昌區的一個繁華街區。靠近電腦城一側,從街道口后站至武漢電腦城大賣場的非機動車道,大約有300多米長、5米多寬,但一半位置被貨車、出租車、面的、中巴、私家車等各色車輛占據。
在南極電腦廣場和華中電腦數碼城門前的非機動車道上,許多小貨車利用后車廂經營炒面、炒飯、奶茶,臨近中午,周圍擠滿了顧客,使這段道路更加擁堵。
武昌徐東大街、漢口永清街、循禮門、漢口火車站等地段,均存在類似問題:許多機動車一字排開,沿非機動車道隨便停放。
人車混行
“么回事撒?面的么樣開到自行車道上來了,素質真低!”被擦身而過的面包車濺了一身泥水,一大早出門買菜的吳女士怒氣沖沖。
吳女士說,在武漢劇院至循禮門段的非機動車道上,經常有自行車和機動車混行而導致擦碰的事,讓人膽戰心驚,有時只好在人行道上騎行。
在武昌徐東大街與團結大道交匯處,記者看到,不少從團結大道駛出的機動車為圖方便,直接右轉駛入徐東大街上非機動車道,根本不理睬自行車道交通標志,騎自行車的市民猝不及防,紛紛避讓。
在漢口火車站,環衛工人樊師傅說:“這里每天車多人多,交警、城管有時連人都管不過來,哪有工夫去管人車混行?”
無路可走
“沒有自行車道走,機動車道上又危險,只有走人行道。”一些被迫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的市民如是說。
在漢口江漢北路,由于沒有非機動車道,許多騎自行車的市民在機動車道上行駛,身邊快速行駛的車輛不時擦肩而過,真讓人捏一把汗。
在新華路八古墩,市民張先生看到此處沒有非機動車道,困惑地說:“這里機動車有6股道,綠化帶、人行道也很寬,稍微改一下,閉著眼睛都能弄出條自行車道來。”
記者遍訪三鎮,發現很多路段都沒有非機動車道。武昌廣八路、珞獅路、首義路,漢口的新華路、唐家墩路、黃孝河北路等,騎自行車的市民除了走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外,別無選擇。
一些市民認為,這是當初道路的設計缺陷,現在發現問題了,但車流量已很大,想改都難。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