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時事  /  正文

專家:北京人口控制目標屢被破 陷人口爆炸危機

admin 2010-08-1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北京人口的快速增長,給城市運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有專家甚至稱“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十二五”規劃制訂在即,北京人口究竟有多少,是否需要控制,又該如何控制?對此,各方說法不一。昨日起,北京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和摸底工作正式開始,此舉必將為制訂人口政策提供最新數據參照。 記者就北京人口的現狀以及各區縣調控人口的嘗試進行了探訪,旨在為北京人口問題求解提供一定的參考。

   專題動機

  北京人口的快速增長,給城市運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有專家甚至稱“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

  “十二五”規劃制訂在即,北京人口究竟有多少,是否需要控制,又該如何控制?對此,各方說法不一。昨日起,北京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和摸底工作正式開始,此舉必將為制訂人口政策提供最新數據參照。 

  就北京人口的現狀以及各區縣調控人口的嘗試進行了探訪,旨在為北京人口問題求解提供一定的參考。 

  人口調控之基礎

  北京人口究竟有多少

  “人口控制目標一再被突破,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有專家如是說

  三個相框呈一字,擺在吳宇(化名)的書桌上。左邊的相框中,背景是天安門廣場,一個白凈、稚嫩的小伙靦腆地笑著。那是7年前,大學畢業的吳宇只身一人來京打拼。如今,他已成為一家企業的中層。他也從一開始與人合租,到貸款在馬連道買了一套小三居。右邊的相框是一張結婚照。吳宇的妻子和他是老鄉,比他晚兩年來京,在一次聚會相識。如今他們的孩子快兩歲了。中間的相框則是一張全家福,五人中還包括吳宇的父母。為照顧孫兒,已經退休的二老將老家的房子出租后來京。

  從7年前的孤身闖京城,到現在的五口之家,吳宇家的變化只是北京人口變化的一個縮影。

  根據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到2020年,北京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

  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專題調研掌握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北京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4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726.4萬人,舉家遷移比例逐年提高,達41.2%。

  今年1月,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55萬人。而“十一五”規劃末要求,北京常住人口的控制目標為1625萬人。

  “人口控制目標一再被突破,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有專家如是說。

  吳宇也看過北京人口增長的報道,但對于1625萬、1800萬或是1972萬,他并沒有太直觀的概念。

  但當早晚高峰擠地鐵、去醫院掛號、打車遇到擁堵時,他就會想起人口的這些數字,并感慨“人怎么都來北京了?”

  人口調控之重點

  人口與資源環境如何協調

  北京98%的能源靠外地調入,人口增長加劇了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壓力

  入夏以來,通州藍調沙龍小區的王女士每天習慣在上午儲備一桶水,以便做晚飯時有水淘米、洗菜。8月初,有媒體報道,通州梨園、果園附近多個小區陷入夏季“水困”,很多住戶在晚6時至晚10時之間,自來水水流變細,甚至無法正常用水。新華聯家園等多個小區的物業表示,問題出在用水高峰時段市政自來水的供水量嚴重不足,導致水壓減小。而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稱,向通州供水的水量已達極限。

  不僅是通州,連續11年干旱的北京,已成為嚴重缺水的城市。除了降雨少,人口增長過快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

  今年,北京市政協關于“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調研報告顯示,北京作為資源輸入型的特大城市,98%的能源靠外地調入。人口膨脹導致水、電、煤、氣、油等資源供應緊張。人口增長也加劇了基本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壓力。

  據調查測算,北京市每增加1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2.64次。目前,六環路以內地區日出行總量已達3500多萬人次,交通壓力日益加大。

  在京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已由2000年的9萬余人,增長到2009年的41.8萬人,占學生總數的40%。其中,66.9%在公辦中小學就讀。

  而在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口聚居區,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無法滿足需要,環境衛生臟亂,居住條件惡劣,市政設施落后,火災隱患增多,治安問題嚴重。

  人口調控之方向

  多個區縣展開調控嘗試

  人大調研指出,對于人口這一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各級領導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

  2005年北京“兩會”,曾有政協委員建議北京“建立人口準入制度”的觀點引發罵聲一片。

  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對于人口問題也是高度重視。2009年北京“兩會”,市長郭金龍在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北京將“逐步實施人口調控目標責任制”。2009年及2010年,北京市把人口規模調控問題列入了市政府折子工程。

  今年7月底的北京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認為,人口過快增長與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緊缺的矛盾,是制約北京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是北京面臨的重大考驗。

  近年來,北京各區縣也在調控人口方面進行著嘗試。作為北京人口第一大區的朝陽區,通過限制低端產業發展、拆除違法建設、建立人口規模承載預警機制等10項措施調控流動人口規模,以摘掉“人口倒掛”的帽子。

  順義區也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合理控制就業崗位對流動人口的需求等措施,調控人口規模。2004年至2009年,該區流動人口年均增速8.2%,比2000年至2003年的增長高峰期下降40%。順義區的經驗因此被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認為“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廣”。

  今年4月,大興區率先試點村莊社區化管理,建圍墻、安街門,人員和車輛持證出入。8月11日,北京市召開“全市村莊社區化管理工作推進會”,推廣大興經驗,要求明年所有城鄉接合部村莊都實現社區化管理。

  “對于人口這一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各級領導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指出,“一些部門和地方沒有將調控人口規模擺上重要位置,處于目標游移不明,政策導向不一,甚至放任自流、無所作為的狀況,長此下去勢必損害首都的長遠發展。”

  人口調控之難點

  流動人口權益如何保護

  北京市政協調研組建議,早調控比晚調控好,越晚難度越大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建議,將合理調控人口規模納入“十二五”規劃,成立市一級的總體機構統籌規劃實施人口調控工作。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在加大對高端人才引進的同時,減少對低端勞動力的需求。下決心淘汰一批低端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吸附大量流動人口的小門店、小企業實行強制退出機制,提高各類市場的開業門檻標準。

  “不會是趕我們走吧?”8月6日,在馬連道路附近賣瓜果、蔬菜的張女士聽到“減少對低端勞動力的需求”時,有些敏感地說。從吉林來京多年的她,如今住在一間10余平米的平房,租金500元。兩歲半的孩子已上幼兒園,費用是400元/月。家里的生計主要靠她和丈夫每天騎三輪車賣瓜果、蔬菜,生意好時一天能賣100多元。

  “還回吉林嗎?”“不回了。老家的地沒了,回去了肯定不如在北京好。”

  而吳宇想的卻是,自己非京籍的孩子,以后上學怎么辦?

  【網友聲音】

  @馬躍成:北京實際常住人口達1972萬,并以每年54.3萬的速度膨脹。按照這一趨勢,南水北調為北京增加的水量,會被龐大的人口數量吞噬。為給北京輸水,張家口和承德兩市已將水稻全部改種玉米。

  @開心吼吼:北京常住人口已達1972萬。突然很想離開北京。也許越是趨之若鶩的事情,我越是不想茍同。至少進一步說明,北京算不得宜居城市。很想隱居農村,有一片自己的地,養兩只狗,種種菜,養養花,足矣。

  @賈臥龍:如果用高房價充當準入門檻,靠排擠低端勞動者控制人口規模,這樣下去北京只能陷入發展無力的困局。究其根本,一直以來有利資源都讓北京占去了,來北京占便宜的人怎么會少得了?

  @清青水:解決北京人口激增、交通堵塞的兩個有效方法:一是將北京財政收入的1/2分享給周邊省市;二是將北京高考錄取名額(特別是北京高校)降為現在名額的1/2。

  @倒霉的魚11:清理小門店縮減低端勞力,這樣能解決北京人口過快增長的問題嗎?經濟發展不平衡,這才是人向北京集中的原因。北京經濟發展水平高,能掙錢,所以才有各種檔次人才集聚。有需求就有存在。

    【京西樣本:6萬外來戶集體大搬家】

  程乾欣不知道自己下一個家在哪里,他所在的雍王府村變成了一堆堆瓦礫。

  雍王府村是京西正在拆遷的3個市級重點掛賬村之一,這里居住著6萬和程乾欣一樣的流動人口

  流動人口長居“城中村”

  今年7月,記者以雍王府村為樣本進行調查,雍王府村外來打工者中,居住時間最長的為17年。來自河南信陽的王春蓮夫婦一直住在這里,做廢品生意。來京時王春蓮25歲,現在已經42歲了。今年,他們的兒子已經上了高中,女兒考上了大學。

  在雍王府村,像王春蓮的兒女一樣,很多流動人口的兒女都是在村內的打工子弟學校接受的教育,然后接過父母的班,繼續在京打工。

  長期同本村人混居,使這些年輕人口音上和本地人趨同,心理上逐漸遠離故鄉。

  19歲的山西男孩王超杰,已經有12年的在京求學、打工史,他能說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甚至能蒙過當地人。

  拆遷促產業結構調整

  巨變悄然來臨,近年,以首鋼、北京重型機械廠等“八大廠”為代表的重工業陸續通過搬遷、合資轉型等方式淡出石景山。今年,隨著首鋼涉鋼產業徹底搬遷,石景山區希望轉型。

  2004年,石景山區就開始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并提出發展數字娛樂產業。

  與此同時,石景山邊府社區、老古城前街社區、衙門口南社區被納入北京市級重點掛賬村,今年啟動拆遷改造。

  城鄉接合部的臟亂差使北京市決心進行改造,改造后的多數土地納入土地儲備,建新的小區或者各類商務區,以及部分綠地。像雍王府村這樣正在改造、或者即將改造的村莊至少有50個,程乾欣這樣的流動人口有上百萬。

  近年來,石景山隨著首鋼搬遷,面臨整個產業結構布局的轉型調整。昔日的城鄉接合部拆遷之后,將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務金融等高端產業。

  程乾欣和鄉親們要么選擇返鄉,要么遷往門頭溝等遠郊區縣。區政府一些相關人士坦承,不論政府是否主動采取人口調控措施,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客觀上肯定會帶來人口結構的變化。  Q1:北京是否需要進行人口調控?

  @劉昕(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大量優質資源集中在北京,如果任其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集中到北京,從這個角度說應該調控。人口膨脹導致城市資源緊張,一些人才可能被擠出去,這對城市的長遠發展不利。

  @毛壽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我主張不進行人口調控。人口有自己內在的發展規律,其變化和當地發展相聯系,房子越來越貴,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自然就產生了壁壘。

  @彭真懷(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集中了全國的優質資源,包括農村地區的水資源、電資源都服務了首都。但北京卻沒有為農村人口的城市化提供相應的承載力。而且北京遇到的問題與規劃思路不對也有關。城市規劃一圈一圈“攤大餅”,但功能分區卻不明確,即便發展到八環,也會出現問題。

  Q2:調控需要行政命令手段嗎?

  @劉昕:目前,人口問題很難靠市場力量來解決,如果完全不用行政手段調控,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任由人口繼續發展,可能最終形成類似國外一些大城市的貧民窟,制造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但政府的調控手段應該適度,過程要柔和些。

  @彭真懷:靠行政命令解決人口問題肯定行不通,反而會造成反感,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政府必須挖好渠才能引水,而不能靠強制手段把水指到哪個地方去。

  Q3:對北京人口調控有何建議?

  @劉昕:人口調控能否奏效取決于城市功能的強化。比如廢品行業,北京這一塊服務都是靠外來人口提供,那這些人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如果城市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機制,外來人口可能就無法以此為業。政府要考慮的是提供一種什么樣的產業,減少某一部分工作機會,從而實現人口調控。

  @彭真懷:北京作為首都,應該率先探索城鄉化制度創新,而不是“一堵了之”。北京解決人口問題不能就人口論人口,我建議對城市規劃進行調整,比如通過行政部門外遷等手段,讓京津冀形成大都市圈,對人口疏解也能起作用。 

  “人口‘加減法’,政府不能越界”

  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陸杰華

  一邊是人口給城市的壓力越來越大,一邊是人口控制措施引來種種爭議,北京的人口規劃到底該何去何從?

  “十二五”規劃制訂在即,北京人口要不要控制,該如何控制?就此,本報記者走訪了多位人口方面的專家,從各個角度為北京人口問題建言獻策。

  日前,曾多次參與北京人口問題調研的市政協委員、人口專家陸杰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可以通過產業調整等辦法,實現人口調控。但是,政府的調控不能越界。

  新京報:近期市人大、市政協等各方都集中調研人口問題,北京為什么此時集中關注人口,并提出要調控人口規模?

  陸杰華:首先北京市的人口突破了1800萬,根據北京市總體規劃,這是一個階段性、轉折性的目標。調研也顯示,人口數量爆棚的影響變得很明顯,其中流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40%,超過了規劃目標10%,這些都是很嚴峻的變化。

  同時,人口規模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目前,北京的大學數量、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標在全國都是領先的,但經濟發展在全國卻不領先,勞動生產率水平還不如蘇州、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這跟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方式關系很大,而二者都受制于人口結構。

  “政府不能直接調整人”

  新京報:“十一五”的人口規劃為什么嚴重超標?其編制背景是怎么樣的?

  陸杰華:北京“十一五”期間是第一次進行人口規劃。當時制訂的人口目標是1625萬,2007年就突破了,但沒敲響警鐘。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規劃中、制度設計上還有領導認識上不統一。各部門各自為政,未能行成調控合力。比如我們要限制人口,但交通沒有按照規劃的方向去設置,而是采取了普惠的政策。

  新京報:在人口調控方面,政府應該扮演什么角色?使用行政手段干預是否合適?

  陸杰華:我個人認為,城區人口發展目標上應該做加減法。城市需要的高端人才和實用性產業,政府應該加大吸引吸收力度,對于城市不需要的應該調整。但政府不能簡單設置門檻或設限,控制某些人不能來,就是說政府不能做越界的事情,直接去調整人。

  城市人口發展的規劃制訂中、目標實現中,對產業都有明確定位和發展方向。因此,政府調控可以通過制訂規劃決定發展什么樣的產業,市場再來決定產業中的崗位,個人再來決定自己的去留,不合適崗位的自然就走了。

  “城區很難推廣順義模式”

  新京報:今年北京啟動了50個重點村改造,部分村莊聚集了大量流動人口,改造能否起到調控人口的作用?

  陸杰華:這50個村子的改造,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早在產業布局和發展時就應該注重這個問題。比如唐家嶺村,形成了為當地服務的產業,但這個產業并不高端。

  在低端產業或服務領域,政府也應該進行規劃,例如一些小商小販和垃圾回收等,否則這些低端產業形成了產業鏈條,吸引了很多外來人口,村租房大量出現,改造成本就越來越大。

  新京報:北京市人大關于人口的調研報告里提到了順義模式,就是對低端產業進行規劃,你怎么評價這個模式?

  陸杰華:順義走的是典型的“以崗定人、以房管人”的模式,但這個有順義的特殊性,順義有“業”,包括順義在引資時,要求企業要優先用當地勞動力。但通州如果發展“以崗定人”就不成功,因為沒有“業”,只有城,最終形成了一個人口“鐘擺式”活動。

  所以,并不是每個區縣都能走同一條道路。順義模式在城區很難推廣,但比較適合大興、房山這些發展剛起步的區縣。

  新京報:其他國家大城市如何對待人口膨脹?是否有值得北京借鑒的經驗?

  陸杰華:北京的人口情況相對復雜些。比對近鄰印度,其處理人口問題的做法也不是成功的,新德里存在很多貧民窟,產生了社會矛盾。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和工業化很緩慢。而我們目前發展比較快。同時,北京是一個十多億人民的國家的首都,情況很復雜,很難借鑒其他城市的經驗,主要還是自行探索。

  “各部門政策都應考慮人口”

  新京報:“十二五”的人口規劃將呈現什么特點?

  陸杰華:與“十一五”規劃中的“人口全面發展規劃”相比,“十二五”的人口規劃被稱為“人口發展與調控規劃”,首先多了調控的字眼。規劃要解決包括老齡化、人口分布、信息共享等問題。在信息共享方面,現在存在統計局和人口辦數據不吻合的問題,且兩者數據差了200萬,這個已經影響了財政和決策。

  新京報:如何保證規劃的嚴肅性,使其制訂的指標不輕易被突破?

  陸杰華:對于“十二五”期間人口的發展,合理制訂規劃是一方面,但北京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還是體制問題,體制不能按部就班。目前,市政協和市人大都建議要成立一個人口發展委員會,這個是一個大的突破。

  同時,各個部門都要參與人口的發展和調控,比如教育、衛生、交通和民政等在制訂政策時,都要考慮人口調控的目標。

  城區人口發展目標上應該做加減法。城市需要的高端人才和實用性產業,政府應該加大吸引吸收力度,對于城市不需要的應該調整。但政府不能簡單設置門檻或設限,控制某些人不能來,就是說政府不能做越界的事情,直接去調整人。


  【順義樣本:順義城區難覓小商販】

  8月7日中午,天氣很熱,順義城區北面的建新小區內,張新香在板車旁邊等待顧客,車上放著一堆桃子和五六個西瓜。

  她一大早騎車一個多小時,販來幾十斤桃子和10幾個西瓜賣。這個小區的居民以70-80歲的老年人為主,白天很少有人,生意清淡,張新香就在樹陰底下打瞌睡。

  張新香做過零工、保姆,夏天時販些水果蔬菜賣。她說,城區規范管理了,周圍沒有游商,她可以在這里安心做生意,不再擔心城管隨時來罰抄,只是生意沒有那么好,每4個月要交上200元管理費。

  外來商販小區設攤位

  張新香也想過進市場賣菜,但市場的攤位費讓她“進不起”。另外,張新香說,她的貨源主要是農民家的自種瓜果,季節性很強。因此不可能常年在市場內租攤位。

  有居民問有沒有香瓜,張新香搖頭,她只賣應急的西瓜、桃子。而這個小區只有她一個攤位,要吃哈密瓜、葡萄、李子等水果,得去超市或者大市場。

  這讓居民頗為不便,小區南側有一個菜市場,居民買菜要走10多分鐘,老人腿腳慢要走15分鐘,有老人表示,如果張新香的瓜賣完了,只能去大市場,夏天拎個10來斤的大西瓜實在不方便。

  在居民們看來,清理掉小商小販后,小區和街道的環境變好了,也給瑣碎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怡鑫小區居民說,小區內收廢品的只有一家,刮風下雨或者有事情沒來,大家的廢品就賣不出去。

  順義流動人口比例低

  這是順義的普遍場景,在順義城區轉上一天,街上也很難見到游走叫賣的小攤販,多個小區除了一些修車、配鑰匙的固定攤點,小吃類的小攤販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小區門口的早餐工程。

  這是“順義模式的一項內容”整頓對流動人口有巨大吸附作用的傳統服務業、低端第三產業,即餐飲、洗浴、美容美發等“五小門店”和小百貨、小食品、小建材等各類市場,建立規范、統一、集中的市場。

  從2008年起,順義投入1.5億元,升級改造了全區65個農貿市場,杜絕了馬路市場;通過規范開業標準,清理了一批小門店、小企業。

  它從產業、住房、本地人就業等幾個可能導致人口失調的關鍵點把控流動人口。在今年7月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發布的人口規模專題調研報告中,“順義模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報告中稱:截至今年3月底,順義區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數為14.4萬人,與其他幾個區位、面積、經濟總量、人口數量大體相當的遠郊區相比,流動人口數僅相當于其他區的1/3或1/2。

  廢品回收點一年減六成

  在順義模式中,像張新香這樣的小販無論從規模還是人數都在逐步減少。

  她發現,這里街上不讓擺攤,很難生存。整頓使各類小門店攤點迅速減少,市人大的調研報告透露,以廢品收購行業為例,2009年下半年,順義區的廢品回收點在一年之內少了6成。

  當年和張新香一起進京闖蕩的同鄉走得差不多了,若不是為了孩子念書堅持留在這兒,她也早帶著一家回安徽老家了,孩子念的是一所打工子弟學校。

  能留下來的,大部分進了順義工業區企業打工。這是順義模式希望引進的技術和高端人口。

  另一方面,順義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幫助本地勞動力充分就業。

  區政府擔當中介的角色,給企業明確具體指標,吸納本區勞動力就業給予獎勵,空港天宏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比如新招用本區勞動力,會給予用人單位負責人及勞資部門150元、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安置獎勵金。

  空港工業區雅昌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劍平表示,順義政府在五六年前跟企業溝通時就表示,需要的是訓練有素的人,引進的外來人員要能夠給區域經濟作出貢獻,同時也要考慮優先招聘本地人。

  由于對本地人技能培訓的普及,勞動力水平提高了,像張新香這樣沒有專業技能的外來務工者,很難找到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天宏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來這里找工作的外地人越來越少了。

  高端園區沒有大排檔

  而服務于空港服務區企業的“高端”職工,與張新香們有著不同的境遇。

  這里有索尼、阿爾斯通等跨國公司。28歲的北京小伙張欣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3年前進入一家國外電子企業,任產品工程師,負責企業產品的研發及給工人培訓。

  張欣說,順義空港工業區因交通便利和租金低廉,吸引了眾多公司入駐。而園區的生產和研發部門,分流了來北京發展的人才,包括來自全國各地、學歷稍低、在車間工作的工人,以及張欣這樣的大學畢業生。

  空港工業區的很多企業都為員工提供免費集體住宿,或是給予一定住房補貼,由員工自己選擇是住在宿舍還是自己租房住。這種集體宿舍模式,不僅為員工提供了日常生活保障,同時也緩解了流動人口分散租房帶來的城市管理難題。

  張欣已習慣了在工業區上班的舒適與安靜。上班不用擠公交、地鐵,郊區空氣、綠化環境都好。最主要的是這里生活成本低,起碼租房有單位補貼,可少拿些錢。每月工資能存下一大半。而張欣在城里工作的同學很多都是月光族。

  但工業區內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園區里基本都是辦公樓和宿舍,生活和娛樂設施有限,日常生活基本在食堂和小超市解決,找不到小商小販,當然,也沒有喧鬧的街邊大排檔。

  人口重壓之下,北京各區縣展開了調控人口的嘗試。

  順義用產業、住房、就業等環節控制外來流動人口,尤其是“低端勞動力”,獲得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認可。而在石景山,通過城鄉接合部改造和產業調整,也在客觀上影響了人口結構。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yellow高清在线观看完整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国产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 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动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一a一片一级一片啪啪|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一进一出桶女人视频|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男人j桶进女人j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