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發生地舟曲縣要修50座水電站
admin
2010-08-16
來源:景觀中國網
舟曲的地質構造本身就存在不穩定因素,舟曲地質歷經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呈東南-西北隆起延伸,在長期擠壓、擴張、褶皺和不斷復合過程中,形成地質體不連續、不完整、不穩定,造成多期性斷裂構造。如今舟曲境內山高溝深,地形起伏強烈,褶皺斷裂發育,軟巖分布廣,巖體破碎。舟曲的地質山體構造本就十分松散,這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溫床。
8月8日凌晨,甘肅甘南州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舟曲本來就是世界聞名的自然災害高發區,近年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到底是加劇這些自然災害,還是能夠有效減緩災難發生?
舟曲是世界聞名的地質災害高發區
舟曲的地質構造本身就存在不穩定因素,舟曲地質歷經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呈東南-西北隆起延伸,在長期擠壓、擴張、褶皺和不斷復合過程中,形成地質體不連續、不完整、不穩定,造成多期性斷裂構造。如今舟曲境內山高溝深,地形起伏強烈,褶皺斷裂發育,軟巖分布廣,巖體破碎。舟曲的地質山體構造本就十分松散,這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溫床。
滑坡和泥石流是舟曲境內的兩種主要山地災害。舟曲的一些地方,像鎖兒頭、泄流坡、南峪、謝家坡等,都是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大危險滑坡地帶。穿越全縣的省道313線,路上處處是政府設立的滑坡群防點警示路碑據統計,舟曲縣共有滑坡隱患點43處,白龍江河谷是滑坡災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帶,舟曲城區是全縣滑坡危害最嚴重的地區,省道313線僅兩河口至縣城17公里的路段兩側就分布著13處災害性滑坡,滑坡災害點遍布全縣22個鄉的116個村社。如此密集且活動頻繁的滑坡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罕見。
記者了解到,滑坡災害經常毀壞公路、橋梁,阻斷交通,危害十分嚴重,一旦爆發,方圓很大地域都可能遭遇毀滅性的災難。1981年以來,像泄流坡,1981年以來發生過近10次大規模的滑坡,這里的山體常年蠕動,不斷有碎土塊從山上滑落下來。省道313線從坡前穿過,過往車輛路過此處時全部加速行駛,一刻也不敢停留。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碎土塊滑落在路面上,每天早晨都要用推土機清理路面。
舟曲縣泥石流災害隱患點同樣分布廣泛,舟曲全縣共有86處之多,白龍江河谷猶為集中,僅兩河口至縣城就有12條災害性泥石流溝道,寨子溝、硝水溝、三眼峪溝和羅家峪溝等高頻泥石流溝直接威脅著縣城的安全。像這次引發泥石泥災害的三眼峪溝,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曾經三次爆發。
水資源豐裕是舟曲縣得天獨厚的條件,白龍江、拱壩河、博峪河橫貫縣境南北,然而,近年來,每到汛期,三條河流河水暴漲,洪水沖出河堤、漫進村莊,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沿岸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經濟開發加劇自然災害
去網上今天查一些資料,發現舟曲縣自然災害高發,是從上世紀初開始的。而正是從這時候開始,舟曲縣對森林資源的開發越來越頻密。據《舟曲縣志》記載:“舟曲山地,層巒疊嶂,萬山皆翠……上世紀50年代縣境森林覆蓋面大,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平衡,空氣清新濕潤……以后由于大面積開荒、毀林,……水土流失嚴重”。1958年“大躍進”時期,這里的森林資源遭受到掠奪性破壞。據統計,從1952年8月舟曲林業局成立到1990年,累計采伐森林189.75萬畝,許多地方的森林成為殘敗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亂砍濫伐、倒賣盜用,全縣森林面積一度每年以10萬立方米的速度減少。
而同時,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舟曲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但耕地中川地僅有1.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0.5%,農民只能通過開墾陡坡地增加土地面積而維持生存,50年來,縣內各鄉40度以下的坡地已大部分被開墾。開墾坡地不僅嚴重破壞了植被,而且破壞了地質環境,開墾出的土地不僅未給當地群眾帶來經濟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積的水土流失,加劇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
舟曲縣近年來加快了道路建設,公路交通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建設,但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修路需切坡削方、炸山開路,導致巖體松動、坡腳開挖,從而引發了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更激活了昔日的老滑坡。穿越縣境的省道313公路兩側災害密集發育,就與挖坡修路有極大的關系。此外,舟曲發育的滑坡體上大多有村民居住,如鎖兒頭滑坡、南山滑坡、南橋滑坡、中牌滑坡、謝家滑坡等,這些地方水源短缺,居民飲水、農田灌溉都需修建引水工程,這也有可能誘發滑坡和泥石流。
新型的工程建設也可能誘發風險,像金礦開采、煤礦開采等。從2000年以來,舟曲縣加快了對縣域內的水資源開發,出臺許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大力開發水力資源修建水電站。從2003年至2007年,共有53個水電開發建設項目簽訂合同。近年來開工的電站就有好幾座,像石門坪水電站、立節水電站、巴藏水電站、鎖兒頭水電站、插崗水電站、喜兒溝水電站、陽莊壩水電站等;整個白龍江干流準備進行梯級開發,要建十來座水電站。這些水電開發建設項目占全縣各類開發建設項目的80%以上,41個在建或已建的水電站工程合計擾動地表面積達322.83平方公頃,棄渣達3834.8萬立方米,水土流失預測量達74.9萬噸。在這些開發建設項目中70%以上是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大多數業主存在水土保持意識差、經營不規范等問題,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辦法,脆弱的生態環境又會遭到一次嚴重的破壞。
舟曲最需要水土治理專家
舟曲縣地處甘肅省南部白龍江上游的深山峽谷之中,是我國三個典型地質災害高發區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距震中四川汶川縣直線距離僅為200多公里,當時震級約為里氏7.5級,是甘肅省和甘南州的重災區。2008年6月初,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組成的調查隊,抵達舟曲縣后,分別對舟曲縣全部19個鄉開展地質災害調查。最后發現,舟曲縣山大溝深,地質結構松散,地處亞洲第一滑坡和泥石流多發地帶,縣城東側、白龍江北側的大川鄉泄流坡滑坡體,是典型的多發性、斷裂帶、堆積性滑坡,震后舟曲山體被震松,如遇大雨或暴雨,發生山體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極大。震后比震前滑坡的位移速度多5倍,還有一些新增的隱患。當時,專家確定,舟曲全縣有60多處滑坡,13處滑坡嚴重,威脅著下游村莊的安全,在災后重建時必須高度關注。
為了減少自然災害,舟曲已被列為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縣,各級政府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力度。2000年以來,舟曲縣大力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已基本遏制了大規模的林木砍伐和坡地開墾。
據了解,舟曲縣城人口居住密度非常大,居甘肅全省各縣之首,幾乎與省城蘭州相當,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城區,恰恰處在自然災害最易發的地區。針對這種發展與災害之間的矛盾,有人曾經提出,最佳的對策只有兩個,一是投巨資進行生態移民,二是投巨資進行水土治理。舟曲縣的縣長曾經說過,舟曲最缺乏的人才,就是水土治理專家。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山體塌方形成的“泄流坡”,日本地質專家曾多次考察,認定為世界第一大泄流坡,全面治理的費用將是天文數字。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