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后將打造十大郊區新城
admin
2010-07-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外環線之外,上海將不再進行中心城區的外擴,而是通過打造郊區十大新城,以衛星城的形式來容納上海未來的產業發展和人口導入。記者日前從臨港新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顧曉鳴處獲悉,這十大新城分別是崇明城橋新城、寶山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金山新城、奉賢南橋新城、臨港新城、川沙新城、高橋新城,其中后三個新城均位于浦東新區。
在外環線之外,上海將不再進行中心城區的外擴,而是通過打造郊區十大新城,以衛星城的形式來容納上海未來的產業發展和人口導入。
記者日前從臨港新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顧曉鳴處獲悉,這十大新城分別是崇明城橋新城、寶山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金山新城、奉賢南橋新城、臨港新城、川沙新城、高橋新城,其中后三個新城均位于浦東新區。
有媒體報道稱,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徐毅松做客“同濟匯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時稱,上海目前的發展正遇到四大瓶頸問題。包括:城市用地呈現“外延式增長”,全市的建設用地已接近2020年規劃用地的上限指標,其中,工業用地占到33%,遠高于國際城市15%~17%的正常比例,城市建設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有限;城市空間結構亟待優化,外環線已形成5~10公里寬的連綿帶,這一情況以寶山和閔行最為突出;人口空間分布不盡合理,中心城區已有1000萬人口;產業經濟轉型壓力大,第三產業沒有明顯提升……
為了避免困局,徐毅松稱,上海考慮世博后大力發展郊區新城的建設,一方面使其綜合功能更加明顯,不再僅僅是以往或居住或工業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決人口擴張的問題。據上海市人口計生委預測,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將達2140萬人。
而現在,郊區新城開始探索產業與城市融合的新途徑,由產業集聚帶動人口的集聚。通過產業和城市的融合,加快產業集聚和升級步伐,為城市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保障。顧曉鳴稱,將在10~15年時間內,努力集聚人口,積聚人氣,實現40萬的人口數量。目前臨港新城包括兩所大學的師生以及各單位的工作人員,只有不到10萬人口,而居住人口則只有三四千人。
臨港新城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口號:打造世界健康之都。顧曉鳴表示,在加快航運、貿易、會展、旅游等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快其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如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科研產業、教育產業等,并將其納入健康城市建設的發展軌道。
與此同時,為了讓遠郊變近郊,連接臨港新城滴水湖和市區龍陽路站的11號線南段工程也有望在2012年建成,如果一站式直達的話,只需30多分鐘。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