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區還要繼續北拓 九州是拓展核心
admin
2010-07-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蘭州城北新區拓區區域位于蘭州城北新區北部,與城關中心區毗連,蘭州城市規劃北快速路從規劃區穿越,向東沿國道109可達皋蘭、白銀;向南通過佛慈大街、s406號路與鹽場、城關中心區直接聯系。
19日記者獲悉,因開發用地受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蘭北新區將繼續北拓。
蘭州城北新區拓區區域位于蘭州城北新區北部,與城關中心區毗連,蘭州城市規劃北快速路從規劃區穿越,向東沿國道109可達皋蘭、白銀;向南通過佛慈大街、s406號路與鹽場、城關中心區直接聯系。
7月17日,記者獲悉,由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的蘭州城北新區拓區規劃方案中,提出一軸四廊七組團的規劃結構,旨在充分利用荒山解決蘭州中心城區用地狹小、實施用地擴張和“抽疏”戰略;落實蘭州市“蘭白經濟區”和“蘭北新區”等城市發展戰略。從而形成了未來城北新區的城市發展軸。
*北拓原因 蘭州人均建設用地不足80平米
產業布局 “一心三帶多區”
根據總體目標,突出點線面結合,強化梯度集聚構筑“一心三帶多區”的產業布局。
一心:以蘭州九州開發區為核心。
三帶:一是沿北濱河路發展金融、商務辦公、商貿、會展為特色的現代服務帶;二是依托徐家山森林公園、五一山森林公園、九州生態園、白塔山公園、九州臺、皋蘭文廟、四庫全書等以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建設綠色生態屏障,著重發展觀光旅游、休閑健體、文化旅游和綠色生態農業的綠色產業帶;三是依托交通干道、打造以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輕型加工業和科研教育等主導的高科技產業帶。
多區:指即廟灘子商務住宅區、鹽場總部經濟會展區、青白石生態觀光區、九州行政商務區、生態休閑區、食品工業區、生物醫藥區、物流配送區、服裝加工區、創意文化產業區和生態人居科教區等多個特色產業區。
*規劃結構 “一軸四廊七組團”
蘭州市建成區面積為130km2,人均建設用地不足80m2,建設密度為1113人/km2。城市建設長期以來沿黃河呈帶狀組團式發展,主要建設活動集中在城關區。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區建設強度已超出其合理負荷,出現了交通擁擠、污染加劇、環境惡化、城市綠化率低等一系列城市問題:一是受地形條件的限制,用地空間的約束,城市的空間拓展有限,隨著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脹和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大,各產業對用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受供求關系的制約,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用地類型之間的轉換,城市用地空間變化較大,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二是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幾家大型重污染企業的存在和特殊的地形所導致的冬季大氣逆溫層的影響,使得蘭州市冬季的大氣污染尤為嚴重,人居環境質量不斷下降;三是交通問題,帶狀狹長城市造成蘭州市東西交通流量過大,交通阻塞屢見不鮮,特別是在上下班高峰時間。這些問題的產生,與蘭州特殊的地形條件、“重工業優先”的城市產業發展政策,以及城市空間布局緊密相關。
■城北新區范圍:西起深溝,北、東以北繞城高速公路及城關區區界為界,南至黃河,共占地153.13平方公里,約合22.97萬畝。其中:城關區124.05平方公里(18.61萬畝);安寧區11.17平方公里(1.68萬畝);皋蘭縣17.91平方公里(2.68萬畝)。
■擴區范圍:西以深溝為界,北、東以北繞城高速公路及城區區界為界,南以蘭渝鐵路貨運線為界,共占地95.61平方公里(14.34萬畝)其中:安寧區11.17平方公里(1.68萬畝);皋蘭縣17.91平方公里(2.68萬畝);城關區66.53平方公里(9.98萬畝)
■功能定位:依托蘭白經濟圈和蘭北新區的戰略實施,開發建設成為蘭州城市新型綜合功能區、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態修復工程先行區、城市北拓戰略的先行區、城關區“抽疏”戰略的接受區;以50%以上的綠化用地和人均40平方米的綠地,為蘭州城市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做出貢獻。功能結構:建成以生物醫藥高新技術、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職業教育、生態居住等集中布局的綜合功能區。促進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念向環境友好、資源高效、系統和諧的生態文化轉型,將開發區建成生態環境亮點地區。
■規劃結構:概括為“一軸四廊七組團”。一軸:即一條城市發展軸;依托橫貫東西的一條城市主干道,將新區四個組團串聯在一起,形成了未來城北新區的城市發展軸;
■四廊:即四條生態分隔帶;本次荒山利用規劃充分考慮新區的生態建設,試圖打造生態城市,田園城市的美好愿景,突出蘭州山水城市特色,規劃在個功能組團之間留足充分的生態修復空間,形成了四條綠色生態廊道,以提升城北新區乃至整個蘭州市的環境品質。
■七組團:即七大功能組團;蘭州九州經濟開發區、九州文化創意生態休閑組團、鹽場組團及本次荒山利用形成的四個新的功能組團,形成城北新區的六大功能組團。
■功能分區:本次規劃擬對蘭州城北新區分成九州行政商務區、鹽場總部經濟會展區、廟灘子商務居住區、九州文化創意生態休閑區、九州生物醫藥產業區、九州生態人居科教區、食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生態居住區、生態觀光景觀區等十大功能片區。
本次拓區區域位于蘭州市蘭州城北新區北部,與城關中心區毗連,蘭州城市規劃北快速路從規劃區穿越,向東沿國道109可達皋蘭、白銀;向南通過佛慈大街、s406號路與鹽場、城關中心區直接聯系,對外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本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價格低廉,且與城關區聯系便捷,可依托城關的現有資源發展。規劃區與白塔山公園、徐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九州臺公園、五一山省級森林公園、鳳凰臺省級森林公園、九州生態園等毗鄰,生態基礎良好。規劃區地勢明顯高于蘭州市區,可俯瞰黃河、安寧新區及七里河城區,具有優越的觀景條件。
*挖山填溝 可利用土地面積近8平方公里
蘭州城北新區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的西北部、九州臺和五一山之間、羅鍋溝溝谷內,是鹽場組團的組成部分,是近年來蘭州市拓展城市用地新的發展空間,該區東與109#國道(包蘭公路)隔山相鄰,北可與皋蘭、景泰兩縣以及白銀市相接,與蘭州市中心區隔黃河相望,僅有15分鐘車程,交通便利。該區1987年經市政府審批建設破土動工,1988年由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為鹽場組團的一部分。2006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現隸屬于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政府。區內現總人口約3.1萬人,其中包括流動人口0.35萬人。
在原有的“兩山夾一溝”的地形條件下,經過組織者和建設者多年的辛勤努力,挖山填溝,削坡筑臺,開發區可利用土地面積已經將近8平方公里,是黃土高原侵蝕溝壑區建設的偉大奇跡。該區1988年定名為羅鍋溝經濟開發區,后來改名為蘭州城北新區,是市政府直接審批管轄的三個開發區之一,是2003年以來國家治理整頓土地(園區)中保留的不占耕地利用荒山荒溝的開發區,發展方向是使之成為新型的經濟開發區,引進大批新型無污染的工業加工項目,并開發一部分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緩解市區中心區的人口壓力。
目前,該區隨著推山筑臺面積的不斷增大,不少產業項目都被吸引入駐,主要有(蒙牛)九州乳業生產線、康師傅方便面及飲料生產線等一批新型加工工業,并且通過幾年的努力將大片用地用于房地產的開發與建設。
*荒山利用 規劃共分三期實施
本次荒山利用規劃共分為三期來實施:一期造地區:造地范圍約15平方公里,可造地面積為8.41平方公里(約1.25萬畝),其中:安寧區3.79平方公里(約5700畝);皋蘭縣4.62平方公里(約6800畝);二期造地區:造地范圍約27平方公里,可造地面積為17.59平方公里(約2.64萬畝);造地范圍包括:白野溝組團、三條嶺組團及小溝組團。三期造地區:造地范圍約53.61平方公里,可造地面積為34平方公里(約5.11萬畝)。
發展目標,通過10年的建設發展到2020年,城北新區人口從現有的16萬人達到30萬人,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0家,國民產值達到300億元,實現稅收30億元,實現宜居新區、生態新區、產業新區、暢通新區的目標,使之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機制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移山造地的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的示范區。
*城北新區 定位蘭州新型經濟開發區
2008年9月,修編后的《蘭州市蘭州城北新區分區規劃》,對規劃區功能定位為:經過5—10年的努力,將九州地區建設成為以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工業為主導產業,兼有居住、休閑、療養和娛樂等一系列設施相配套的經濟發展、生活安逸、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經濟開發區。規劃區空間布局結構概括為:“一心、兩軸、四片、一帶”。“一心”即建成以東出口西片區小廣場為中心的商業、金融及行政中心;“兩軸”即東西主軸(連接東西平臺的九州東西出口道路)、南北主軸(貫穿南北的九州大道);“四片”即南部和北部工業片區,是集工業企業、倉儲加工為一體的兩大工業片區;中部集居住、商業、金融、行政、休閑、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成為規劃區的綜合性片區,東南部集中作為城市建設用地;“一帶”即依托“兩山、一川、兩平臺”特殊的地形,以山體綠化為背景,以道路綠化為骨架,以各功能區綠化為支撐點,形成點、線、面、體結合的綠化系統,建設羅鍋溝綠色生態廊道,綠地覆蓋率達到20%以上。
依據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蘭州市蘭州城北新區分區規劃》,整個地區沿羅鍋溝走向發展,距市區中心5公里。規劃總面積7.78平方公里,可開發建設用地面積8927畝(其中已開發建設用地面積5555畝,九州生態園占地1000畝,奔馬綠化用地1000畝,尚未完成的市政道路綠化用地676畝,待開發荒山696畝)。可建設用地資源已經嚴重制約蘭州城北新區的發展,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是開發區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