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海口通過《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海口戰略定位
“一地兩市三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閑目的地
記者5月30日從海口市政府了解到,經第十四屆海口市政府第6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海口市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戰略定位是“一地兩市三中心”,規劃期為2010-2020年。
據了解,《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海口市的戰略地位是一地兩市三中心。
“一地”: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閑目的地。打響戶外有氧運動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大品牌,按照國際通行的休閑旅游服務標準,推進旅游要素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把海口建設成為集休閑度假、商貿會展、康體娛樂、文化體育、購物觀光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閑目的地。
“兩市”:一是全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示范市。創造性地貫徹國家賦予的政策,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使海口在旅游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的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二是全國綠色低碳城市。把生態環保、低碳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各個領域,探索建立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使海口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三中心”:即國際旅游島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區域現代化服務業中心、區域經貿文化交流中心。
《規劃綱要》提出,經過10年建設,海口市的發展要達到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城鄉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保持全國一流。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600億元;旅游增加值占GDP的12%,服務業從業人數占64%;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到2020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建立與國際旅游島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體系,確保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
該《規劃綱要》同時提出,要加快以海口市為中心的瓊北都市經濟圈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輻射帶動全省,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北部灣、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發展。未來10年,東部建成海口-文昌旅游產業鏈,西部為海口-澄邁新型工業產業鏈,南部是海口-定安都市農業產業鏈。
據介紹,根據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海口的戰略定位、現有基礎和開發潛力,海口市的功能區劃分為“一區、兩翼、三帶”。“一區”就是中心城區。重點是完善省會中心城市功能,主要布局金融商貿業、文化體育業、休閑娛樂業、郵輪游艇業、現代物流業等。“兩翼”指江東組團和長流組團。江東組團重點發展休閑度假、有氧運動、空港物流、教育科研等產業,依托桂林洋工業區和美蘭機場發展臨空產業;長流組團重點拓展現代綜合服務功能,主要是商務會展、文化創意、康體療養、高端地產和臨港經濟等。“三帶”是指濱海濱江旅游產業帶、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帶、熱帶現代農業產業帶。濱海濱江旅游產業帶,以發展游艇為重點的海上旅游和高爾夫為重點的休閑旅游,著力培育新型旅游業態;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帶,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旅游裝備等產業;熱帶現代農業產業帶,發展以生態高效為方向的熱帶現代農業。
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以玉沙村、海甸溪 北岸舊城改造為例,信心滿滿宣稱:
10年完成舊城改造 海口將“華麗轉身”
海口戰略定位為“一地兩市三中心” ,對于廣大市民和游客來說,將感受到哪些方面的變化?昨日,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海口的舊城改造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到2020年,全市基本完成舊城改造項目,那個時候出現在廣大市民和游客眼中的海口,將是一座經濟發達、城市精美、生態良好的“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品位之城。
海口曾經“新城包老城、城市包農村”
“海口市從1992年開始提出改造長堤路和玉沙村等舊城改造項目,歷時17年因各種因素未能改造成功,長堤路產生了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玉沙村三進三出,歷經四屆政府均未能實質性拆遷改造。”昨日,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接受海南特區報記者采訪時說,2002年海口和瓊山兩市合并后,新海口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全市人口從83萬人增加到177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由44平方公里擴大到91.42平方公里。在城市快速擴張的過程中,由于基礎設施配套跟不上,出現了新城包老城、城市包農村的現象。
為了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把海口建設成為全國最精最美的省會城市,海口市政府于2006年5月作出了《關于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的決定》,提出在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改造玉沙村、海甸溪兩岸等片區,特別是玉沙村由龍華區政府主導推動改造,但未能實質性實施改造。
玉沙村、海甸溪北岸等地改造見成效
據介紹,海口市委、市政府2007年9月再次作出了《關于加快我市舊城區(城中村)改造的決定》,提出力爭本屆政府任期內,基本完成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長堤路、危房集中片區、五條歷史文化街區等舊城改造任務,使舊城區(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城市形象明顯提升、社會發展更加和諧的目標。為此,專門成立了市舊城改造指揮部,從全市各有關單位抽調業務骨干和后備干部到市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代表市委、市政府統籌指揮、監督和協調主導全市舊城改造工作。在改造模式上采取政府征收土地方式,主要由區政府作為拆遷人實施拆遷補償安置,拆遷后的土地納入土地儲備實行招拍掛出讓,局部由社會資金和國有企業采取閉合運作方式實施拆遷補償安置。
根據2006年市規劃局的調查,海口市城市建成區內有城中村及環境較差的街區近80片,占地面積1063.7公頃,建筑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危房建筑面積約占10%;涉及居民約5.6萬戶,人口22.4萬人,占城市人口的20%。老城區和城中村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防災減災能力差,居民就業難、收入低,環境衛生臟、亂、差,社會治安問題突出,改造迫在眉睫。
“海口舊城區改造的重點,是選擇一些抗震與消防隱患較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防災減災能力差的片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口市按選點原則共選擇了33個片區,第一期有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長堤路、直管公房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設等4個片區,第二期有鎮海村片區、朱云路起步區、鴻洲新農村改造、流水坡片區等29個片區。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舊改片區的鎮海村、朱云路起步區、濱江新城起步區、道客村臨街片區、面前坡臨街片區、博義村片區、下洋村和瓦灶村片區等11個片區由市政府主導融資推進改造;第二期中的鴻洲新農村改造、流水坡片區等22個片區由區政府主導引入社會資金推進改造。
“隨著城市發展速度加快,海口市目前舊城改造力度越來越大,相關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這讓更多的市民對海口的未來也充滿了期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口市舊城改造第一期的四個重點項目中,目前這些舊城改造區的變化確實很大,以前破敗的棚屋、低矮的民居、臟亂的環境都不見了,代之以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讓人倍感振奮。今年,海口市還加快推進了朱云路起步區、濱江新城起步區的改造,同時開始對鎮海村實施改造。
今后十年城市建設將有更大手筆
“海口市的舊城改造重點將優先啟動位于城市重要節點、主干道路沿線、對城市形象影響較大的片區。”相關負責人說,《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2015年前完成鎮海村、博義村、夏瑤村、下洋村等28個舊城改造項目,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舊城改造項目。重點推進“一園兩湖”周邊、南渡江西岸、紅城湖周邊、大英山片區、秀英大道兩側、農墾片區改造。與此同時,高品質開發新片區,拓展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價值。長流新區,2015年起步區基本成型,成為海口的一張新名片;金沙灣,打造成生態旅游度假休閑功能區;新埠島建成初具國際化濱海休閑度假區;美麗沙打造成集度假居住、文化娛樂、休閑購物、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城市片區;大英山基本建成現代綜合型城市商務區;江東新區,則突出濱海、濱江特色,建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相關負責人說,完成舊城改造之后的海口,也將實現“華麗轉身”,那個時候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海口,將是一座經濟發達、城市精美、生態良好的“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品位之城,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
專家解讀《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5月29日,《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獲得海口市政府審議通過。該綱要規劃期為2010年-2020年,為期10年,內容涵蓋海口經濟社會發展各主要方面,重點闡述未來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當中,海口建設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支撐舉措……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綱要》,海南特區報記者昨日專門采訪專家學者,為您帶來獨家深入解讀、剖析。曾兩次參與《綱要》內容討論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先生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從《綱要》內容來看,未來10年當中,海口應力爭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當中的“總調度室”。而海南本地知名經濟學家、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毅武教授在談到《綱要》內容時提醒:應時刻牢記,保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長遠發展的根本和重點,首先就是要大力發展教育產業,尤其是著力發展本地高等教育體系,自力更生,培養真正屬于海南自己的人才群體……
海口必成國際旅游島建設“總調度室”
海口戰略地位順理成章
“此次《綱要》提出,海口將確定‘一地兩市三中心’的戰略地位,我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夏鋒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首先表示。夏鋒指出,所謂“一地”,即指海口將成為集“休閑度假、商貿會展、康體娛樂、文體體育、購物觀光”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閑目的地,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海口自身本就是海南的政治文化中心,這正是海口確立該戰略地位的天然條件。
而“兩市”,則旨在要求海口發揮其海南“窗口”的示范作用。“發展低碳經濟,海口理應起到帶頭示范作用,一方面,要求海口努力實現產業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完善低能耗工業產業鏈條,同時,重點推廣、推介生態農業,并利用海口在海南其他各市縣當中優勢明顯的交通、運輸、空港吞吐能力,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區域。”夏鋒分析指出。
“‘三中心’,即國際旅游島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區域現代化服務業中心、區域經貿文化交流中心。這可以看作是針對海口新的戰略定位而形成的一個綜合概念。”夏鋒進一步闡述道,在繼續完善海口交通運輸能力的基礎上,加大物流業的升級、改造,擴展金融業等“綠色產業”在海口發展的前景和規模,再加上新型工業的崛起和生態農業的推廣,海口今后勢必會達成“一地兩市三中心”這一戰略目標。
要建立高品質服務業
“應當認識到,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中,高品質的服務業必不可少,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包括海口、三亞在內,海南各市縣在服務業的品質化、標準化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待提升空間還很大。”夏鋒說,《綱要》提出的海口未來的戰略定位,首要的突破口恐怕就放在了服務業這個方面上。
夏鋒認為,海口勢必借助其省會城市的自身優勢和地位,在服務業這個“綠色產業”方面,全面提升其品質、質量,以海口作為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諸如澄邁、文昌、定安等市縣地區,做出好的示范,進而引領全省。”夏鋒分析指出,在服務業當中,金融業與保險業的發展又是“重中之重”。
“有消息顯示,未來不長的一段時間內,海口也許會誕生地方性銀行,這對于海口的金融業等服務行業發展,會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夏鋒表示。
要成為“總調度室”
“從《綱要》可是看出,在發展新型工業、生態農業、高品質服務業等方面,海口不一定都是扮演一個‘生產第一線’或第一環節的角色,但是,它勢必要成為以上諸多環節的一個‘集成者’,也可以看做是‘招商引資、延伸這些產業鏈條、深度加工、監管推廣、創造品牌’的一個‘總調度室’,掌控全局。”夏鋒如此闡述道。
夏鋒告訴記者,《綱要》要求海口在未來10年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發揮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頭示范作用,形成一個“中心帶動四周”的“大城市圈”——大海口城市圈概念。“說白了就是,重在統籌、規劃,形成‘集成、加工、升級、推廣、營銷’這樣一個鏈式服務作用。”夏鋒表示道。
最后,夏鋒還提出,縱觀《綱要》內容,可以看出,海口市力求“揚長避短”,正逐步拋棄較低效益、較大能耗的傳統工業發展模式,而去追求高新技術、電子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型的工業模式。不求成為海南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但求成為海南的工農業深度加工產業發展基地。“像生態農業方面的發展,并不是說海口今后要成為種植冬季瓜果的一線生產基地,但力求成為海南冬季瓜果外銷的主要渠道和深加工基地。”夏鋒分析道。
海口持續發展應優先重視高等教育業
“今年‘兩會’期間,衛留成書記曾表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不缺錢,缺的是人才。”王毅武在接受海南特區報記者采訪時首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王毅武認為,《綱要》的提出,的的確確是一件好事,為海口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海口在今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扮演的角色給出了明確的定位。但是,王毅武認為,在發展和升級改造眾多產業方面,應該優先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業,因為這是新規劃下海口得以長遠發展的保障。
王毅武分析指出,對于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口實現新戰略定位所急需的人才,無外乎通過兩種途徑解決:一是通過島外現有人才引進來實現;二是通過本土高校自己培養實現。而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通過優先發展本地高等教育業、自身培養人才扎根本土發展,或許才是最佳的辦法。
“沒有高檔次的人才做依托,再好的政策、規劃都難以落實,或者說難以完全實現。”王毅武進一步表示道,根據以往經驗,以及所有的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的經濟騰飛經歷來看,無不是把優先發展本地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教育業作為“攻堅”的第一步來實現的。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口實現‘一地兩市三中心’戰略定位,都是長期、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目標,實現這些長遠目標,勢必需要人才供給也保持可持續性。”王毅武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