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實踐“未來城市”理念
admin
2010-05-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岷江和黃浦江啊,水水相連;上海和都江堰啊,心手相牽。”兩年來,每當上海援建者唱起這首《援建者之歌》,總油然而生強烈的責任感。在他們手里,安居房、醫療中心、污水治理廠等一個個項目在大地震后的廢墟上相繼建成,截至目前,85%的上海援建項目已向都江堰市政府“交鑰匙”。如今,上海援建者還在加班加點,為圓滿完成最后的任務沖刺。
“岷江和黃浦江啊,水水相連;上海和都江堰啊,心手相牽。”兩年來,每當上海援建者唱起這首《援建者之歌》,總油然而生強烈的責任感。在他們手里,安居房、醫療中心、污水治理廠等一個個項目在大地震后的廢墟上相繼建成,截至目前,85%的上海援建項目已向都江堰市政府“交鑰匙”。如今,上海援建者還在加班加點,為圓滿完成最后的任務沖刺。
眼下,世博會正在黃浦江畔舉辦,集全球智慧探討城市發展;而岷江邊的都江堰,稱得上世博園區外的一個最佳城市實踐區案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災后重建指揮部總指揮薛潮說,我們肩負使命而來,真正的援建,是建在都江堰人民心上的。我們上海援建者要用心將“未來城市”的一些理念付諸實踐。
精挑細選,選定一塊“硬骨頭”來啃
兩年前的特大地震過后,都江堰房傾屋塌,眾多百姓失去家園。因此在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市災后重建指揮部確定的援建項目中,有個“壹街區”——一個面積1.5平方公里的綜合商住社區。社區的名字是大伙兒一起動腦筋想出來的:“壹”,一方面體現上海和都江堰不分你我,親如一家;一方面表明這是援建項目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集中區域,獨一無二。
項目定了,在哪兒建?為選擇合適的安居點,上海援建指揮部從2008年8月起派出130名專家,多次進行地理考察和論證,又與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反復協商,花了一個半月終于定在蒲陽河西塊地區,都江堰的東北角。
全程參與規劃建設的同濟大學城市設計規劃研究院院長周儉告訴記者,在這里建新區是啃一塊“硬骨頭”。東北角是都江堰最偏僻、發展最慢的地區,這里工業和農業混雜,地形復雜。
“都江堰市政府把這塊地方交給我們開發,是相信上海的水平;而指揮部定下這塊地方,主要是看中了蒲陽河。”周儉說,都江堰因水而生,站在市區最高處,你能看到星羅密布的人工河道,都江堰人說“水是靈魂”——要重建都江堰人的家園,怎能“丟了靈魂”?
生態不能破壞,城市記憶要保留
不同于某些開發過程中的大拆大建,同濟設計規劃院從一開始就注重當地環境的保護,盡可能保留舊區的文化特點和地貌特征。
這里有座房子特別好看。這座14米寬、120米長的大廠房,由紅磚砌成,墻體經歷了地震有些微毀壞,但總體問題不大。一打聽,這是曾經的青城造紙廠,是改革開放初期都江堰的三大工廠之一。要不要拆?規劃人員問研究院領導,研究院領導反問:“在上海遇到這樣的房子會不會保留?”于是,這座好看的廠房經過加固、改建,如今成了都江堰市圖書館。
都江堰市民“好水”,所以,援建者新挖了一條河和一個人工湖,加上原有的蒲陽河,兩條河道彷佛一雙手臂,把“壹街區”環抱其中。
聽說要造房子了,原先住在這里的一些村民打起了樹林的主意,想砍下木頭賣錢。援建者當即決定把這些樹林買下來,現在的綠地中有三片正是它們,原生態的。
“‘壹街區’是新的,但我們力求讓老都江堰人能在這里找到城市的記憶,找到童年的回憶;也讓新都江堰人能在對比中看到,這個城市變化的軌跡。”這是援建指揮部的思路。
讓每位居民能一眼認出自家房子
項目用地1.5平方公里,共建造安居房56棟,可容納居民7800戶、23500人;公共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包括圖書館、文化館、工人活動中心、婦女兒童青少年活動中心、小學、幼兒園及婦幼保健院——這樣一個比較完整的社區,按照正常施工進度要建3年,上海援建者們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只為了讓都江堰人民早日住進寬敞牢固的新房。
20天完成設計方案,2個月完成所有施工圖紙,2009年8月底動工興建。只有工期,沒有假期,援建者們用幾乎不可能的速度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在規劃的時候,有人說,既然工期這么緊,那就設計一幢住宅樓的圖紙,然后依樣畫葫蘆吧。這個想法一出口,立即被否決。上海要給都江堰人民建一個活力四射的小區,一個有輻射力的城市次中心,如果房子按照一個式樣造,今后人們一看,就知道它們是急就章,居民住在這里,會缺乏安居感。
上海援建指揮部要求,每個街坊、每幢房屋,在統一基調下都應有個性。這就使設計人員增加了成倍的工作量。為了“壹街區”的8個街坊“同中有異”,同濟規劃設計院派出13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每人負責設計1~2個街坊。
正是個性化的追求,使現在佇立在人們面前的“壹街區”,成為一個整體和諧而錯落有致的綜合社區。磚紅色為整體的外墻面,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每個街坊自成一個圍合,這是四川地區常見的建筑樣式;每幢樓房細到轉角都各有特點,值得仔細一看。
“城市沒有多樣性就變成了居住的機器,我們希望每位入住的居民都能一眼認出自家的房子。”周儉悄悄告訴記者,“房子還沒建好,聽說想搬來這里的人就已經排起長隊。”
上海世博會的最佳實踐區,是在園區內展示未來城市的設想;而在都江堰,上海援建者把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新建的家園里,希望留下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項目。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