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園區道路的路基是由建筑渣土處理而成,世博軸的空調系統居然不用電,“滬上生態家”城市案例是用舊城改造拆遷下來的磚頭砌成……上海世博園是名副其實的“低碳世博園”,借世博會契機,上海正在推進低碳城市建設。
在氣候環境變化、能源日益緊缺的大背景下,全球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低碳發展的未來。上海世博會集中展示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綠色節能、低碳減排,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運營的主旋律。
記者了解到,上海世博園區在選址、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全過程貫徹“低碳”理念,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而且,上海世博會專設城市最佳實踐區,匯聚展示全球先進的城市低碳發展理念及實踐案例。
在上海世博園區,綠色低碳的城市建設新理念隨處可見。世博園區的道路平整耐用,但人們行走時也許不會想到,筑成這些平整道路的路基材料是“垃圾”。借助技術手段處理后,建筑垃圾渣土應用于園區市政道路工程,不僅提高路基承載能力,而且“變廢為寶”,創建循環發展模式。
世博軸是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和游客最密集場所,但這個大型建筑的空調系統,居然不用電。而是利用黃浦江天然水源和地源提供全部空調能源,不使用冷卻塔、鍋爐房、電、氣、油等傳統空調手段,不但可減少污染,降低能耗,而且還降低了總體造價。
而在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的案例中,倡導低碳城市建設的案例更為精彩。如上海展示的案例“滬上?生態家”,用15萬塊上海舊城改造時拆下的舊石庫門磚頭砌成,集生態智能技術于一身,運用最自然、最低碳的方式,巧妙解決通風、保溫、照明等一系列問題,打造出上海人“未來的家”。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黃融說,城市建設、工程施工以往是耗能大戶,在這個領域能耗、排放、污染等方面的挑戰很大,但可挖的潛力也很大。上海要借舉辦世博會的契機,率先轉變發展方式,首先從設計標準和建設規范入手,在城市建設領域大力發展、推廣低碳科技和綠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