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適當調整防護戰略 “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并非種樹越多越好
張培群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
“注意保護環境,防沙、固沙,植樹造林,保護草場,要與我們的環境和平相處。”
陳光偉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人為因素加劇了沙塵暴的嚴重性和頻發程度,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3月22日,一名女孩手握國旗站在漫天黃沙的天安門廣場上。
沙塵兇猛
今年3月北方發生的強沙塵暴過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沙塵暴是如何形成的?與往年相比,今年沙塵暴更加猛烈么?如何從源頭上防止沙塵暴呢?記者24日特別約請氣候、生態專家“會診”沙塵暴的治本之道,以求將沙塵暴這頭“猛獸”關進牢籠。
沙塵暴嚴重與否 取決于治沙速度
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沙塵暴是不是更嚴重一些?
張培群:從目前情況看,與最近10年相比,今年沙塵暴的嚴重程度基本上是相當的;如果用近30年的平均狀況相比的話,今年還偏少。
陳光偉:不能說今年更嚴重,前幾年也有幾次是很嚴重的。決定沙塵暴嚴重程度的有好幾個因素,第一個是風力的強弱,第二個是風力經過的路線,還有沙源地干旱、植被破壞的程度。如果人口不斷增加、環境治理跟不上的話,沙塵暴可能就有加強和嚴重化的趨向。
沙塵暴嚴重與否取決于我們的治沙速度,如果植被恢復得比較好,沙塵暴可能會減弱;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理,植被破壞繼續加速的話,沙塵暴就會加劇。
總的來講,100多年來,人口的增長、植被的破壞、開墾草原和半荒漠地區,這樣的人類活動不斷造成了沙塵暴現象的加強,美國的“黑塵暴”、前蘇聯對于中亞地區的開墾,以及我國長城沿線一帶的過度放牧都是明證。
記者:這幾年,人們感覺到沙塵暴愈演愈烈,是為什么?
張培群: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社會發達程度提高,經濟活動也越來越多,所以極端異常天氣,如沙塵暴,影響就會越來越大,并不是說沙塵暴本身變得越來越嚴重了。
華北地區刮一次沙塵暴,對于經濟的影響,原來和現在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人們生活的狀況不一樣了,原來人們住得也比較稀疏,現在住得很密集,經濟活動那么頻繁,影響肯定會更大一些。以前,大家晚上都不出去活動,沙塵來了,躲在家里影響不大;現在,大家晚上要出來,影響也就大了。當然,有些極端天氣事件現在越來越嚴重,這也是事實。
陳光偉:人們的感覺,來自于沙塵暴對人們的影響程度。沙塵暴古已有之,這是一個地質過程,作為自然現象并不奇怪。
現在的問題是,人為因素加劇了沙塵暴的嚴重性和頻發程度,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和交通、航空、鐵路、身體健康都發生了關系,形成了災害和破壞,造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損失。
記者:沙塵暴對于南方地區的影響是否越來越大呢?
張培群:南方地區以前也不是沒有沙塵天氣,今年對南方沙塵情況的媒體報道比較多。沙塵暴隨著環流的運動,會波及到北京和南方地區,包括日韓等國,時間上會有先后。一旦沙塵暴襲來,這些地區都會在沙塵天氣影響之下。有時候,北京沒有出現沙塵暴,南方本地也會就地起一些沙塵,具體的要看每一次沙塵天氣過程,每一次都不一樣。
陳光偉:主要是出現了持續的揚塵天氣,讓生活在南方的人深刻感覺到了沙塵暴。同時,可吸入顆粒物的測量手段在發展,測量得更清楚了,以前不知道,也就不當回事了。另外,人們對于健康的觀念越來越強,對于沙塵暴也就更加關注了。
治沙工程 先易后難先主要后次要
記者:我國沙塵暴的源頭在哪里?
張培群:主要沙源地在我國北方的沙漠地帶。北京和西北地區的沙塵暴源頭會有一些差異,沙漠地帶有很多,不止一個。同一地區,不同的沙塵天氣過程,沙塵的源頭也會不一樣。有些是比較臨近的,有些稍微遠一些。
陳光偉:河西走廊、毛烏蘇沙漠、甘肅、新疆地區,一直到蒙古高原都是沙源地。這些地區過去也缺少土地利用的監管,濫墾濫伐,即使到現在,這些地區還有30%的土地處于超載超牧的狀態。
記者:胡錦濤在近日考察寧夏時提出要“構筑西部生態屏障”,應該如何去做?
張培群:西部生態屏障有很多種,如防護林、草地、綠化、植被,都屬生態屏障的范圍。我個人來看,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應該說正在改善。
陳光偉:第一是做“封育”。據我在澳大利亞的觀察,有些地面長不了草的就種地衣、青苔,也起不了沙,有些灌木叢不許牲畜進去,植被雖達不到百分之百的覆蓋,也能固定下來。第二是要對已經開墾的土地嚴格監管,重新定位,不許擴大,進行節水灌溉,使用滴灌等技術。
記者:如何從源頭上防止沙塵暴的發生?
張培群:注意保護環境,防沙、固沙,植樹造林,保護草場,要與我們的環境和平相處。
陳光偉:對于有些要害的地區,我們可以進行重點治理,如長城以外的京津風沙源地區,要注意有限的放牧;還可以先治理條件比較好的沙漠地區,如毛烏蘇沙漠,每年300多毫米的降水,有一定治理好的可能。
治沙工程,要先易后難,先主要后次要,在有限的資金和時間條件下,加速、優化沙源地的治理。
另外有一點我想強調,要適當調整防護戰略。三北防護林有其成效,但是過去種樹的比較多,事實上種樹種草需要大量的水,應該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灌木則灌木,不能一刀切。以南非為例,種樹是需要批準的,不鼓勵多種樹,種樹需要大量的水分,甚至超過降雨量,但是種草種灌木沒有限制。
政府決策者應和科學家結合起來,進行科學的論證,我們要改善環境,減少、減緩沙塵暴的自然過程,而不是人為地去加速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