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拉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帷幕
admin
2010-02-01
來源:景觀中國網
31日上午,江西省召開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動員大會,全面部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工作,正式拉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帷幕。
31日上午,江西省召開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動員大會,全面部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工作,正式拉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帷幕。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說,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主要任務是,著力構建安全可靠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調配有效的水利保障體系、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四大支撐體系”,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生態經濟旅游基地,光電、新能源、生物及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改造提升銅、鋼鐵、化工、汽車等傳統產業等“十大產業基地”。
鄱陽湖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國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沒有出現富營養化的湖泊。經鄱陽湖調蓄注入長江的水量年均為1450億立方米,占長江徑流量的15.5%,超過黃河、海河和淮河入海水量的總和,承擔著保障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省第一個列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標志著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定位是,建設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范區、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保障區、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帶動區、國際生態經濟合作重要平臺。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明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包括南昌、景德鎮、鷹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市的部分縣(市、區),共38個縣(市、區),國土面積為5.12萬平方公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規劃期為2009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
蘇榮說,當前,國際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正在醞釀新的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將成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發全球產業重新洗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與世界科技發展和產業調整歷史契機的相逢對接,將為江西發揮生態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結構戰略性轉型,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