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解放碑CBD
今年,重慶主城拓展全面進入外環時代。按照建設1000平方公里、1000萬人口的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加快建設北部新區,提速開發西部新城、東部片區和南部片區,推動人口和產業向外環有序擴展,盡快形成一批新的功能組團。超前規劃和建設一批連接各組團和衛星城的快速通道、綠色廊道,增強主城對外輻射帶動力。
“擴城”模式 “模式”優勢
市社科院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解讀說,重慶擴城,仿效的是韓國首爾模式:核心城+衛星城的組合發展。這一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防止患上“城市病”。
“擴城”模式 重慶不選“攤大餅”方式
李勇說,“攤大餅”擴張和采用核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長大”。兩者的區別是:“攤大餅”是以現有主城為核心,沿著城市邊沿建房修路,逐步向外攤餅式“長大”;而核心城+衛星城的模式,就是在主城內環到外環之間,布局一些以產業為主導、具有獨立城市功能的衛星小城。目前,這些衛星小城的雛形,就是現在的產業組團。如西彭、茶園、西永、蔡家、江津、東港、魚嘴、悅來組團等。然后,在組團內修建醫院、學校、住宅等,完善城市功能。屆時,每個衛星城可吸納30~50萬人入住。
核心主城與衛星城之間,通過高速公路或快車道、輕軌等連接,中間地帶則是森林、河流或農地。
李勇說,這一模式仿效的是韓國首爾。首爾的核心城市周邊有20多個衛星小城,核心城市聚集70%的人口,其他城市人口分散在衛星城中。最近的衛星城距離核心區50多公里,最遠的100公里。核心城與衛星城之間地帶,是大片的森林和農地。城在林中,錯落別致,生態優美。
“模式”優勢 防止城市變大就“生病”
李勇介紹說,這一城市發展模式有三大優勢。一是能有效防范“城市病”。城市“攤餅”擴張,大量人口涌入,堵車、城市污染、產業空虛等毛病隨著而來。而衛星城產業配套完整,城市功能完備,能吸納和分流城市人口。二是彌補產業空虛,衛星城在最初規劃布局時,遵循產業發展規律,走的是產業集約化發展道路。用地少,產出多。三是城市環境優美。在核心城與衛星城之間,是自然的天然氧吧。也就是當今流行的“花園城市”發展理念。
李勇分析說,重慶是山城,可用土地相對較少。目前,市政府確定的未來擴城模式,符合重慶市情。未來重慶要增加400萬人,絕大部分人口就分流到各個衛星城中。李勇說,已經布局完成的工業組團,將率先變成衛星城,未來,還將有一批新的組團出現。
未來趨勢 城內工業園區陸續外遷
李勇說,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調整優化內環功能布局,完善中央商務區功能。”這句話的背后,是未來重慶產業布局的重新優化調整。
今后,在目前核心城區的一些工業園區,都將陸續搬到內環與外環之間,支撐我市經濟的六大產業都將陸續外遷,離開核心城區。今后,在核心城區,就剩下現代服務業為主打的第三產業。
李勇說,內環到外環之間的數十個衛星城起來后,在城區道路或內環道路上,將幾乎看不見大貨車,城區再也聽不見工業噪聲。城市交通壓力將變小,空氣質量和生活環境將更好,更加宜居。
此外,衛星城應城市功能配套完整,居住在此的居民日常生活方便不用出城。即使要到核心城區購物游玩,一般也只需半小時車程。
城市風向 騰出手來開發南部地區
李勇說,報告談到“提速開發西部新城、東部片區和南部片區。”意味著市政府開始考慮南部片區發展。他談到,直轄以來,重慶向北布局,包括現在的兩江新區、保稅港區等,都在北部地區,一直流傳著“北暖南寒”說法。現在,到了騰出手解決一直薄弱的南部地區的時候。
李勇分析說,南部地區以出海大通道渝黔高速為紐帶,與廣西的北部灣地區相連,直指珠三角和東盟地區。因此,盤活南部地區,對加強與珠三角及東盟合作與聯系,具有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