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06年,洞庭湖遭遇30年未遇的干旱,但是沒有想到,今年下半年以來洞庭湖所遭遇的干旱比兩年前更為嚴重。”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在接受《北京科技報》采訪時說。
從8月10日開始,洞庭湖城陵磯水位就從30.93米一路下跌。10月13日,城陵磯水位僅22.06米,比歷史同期平均水位26.84米偏低4.78米,并且創下新中國成立60年來同期最低水位。
“往年,洞庭湖一般要在11月、12月才進入枯水季節,但是現在整整提前了一個多月。”蔣勇告訴記者,今年,枯水速度之快,更是讓人始料不及。
進入8月份以來,洞庭湖區沒有降水,流入洞庭湖的湘、資、沅、澧及周邊水系地區出現持久干旱,也幾乎沒有雨水降臨,最終讓湖區形成出水量大大超過進水量,這是造成洞庭湖水位持續超低的主要因素。另外,長江三峽最近一段時間的試驗性蓄水截留長江的部分水流,也是導致洞庭湖水位異常下降的重要因素。雖然目前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對洞庭湖的水位究竟有多大影響還有待研究和分析,但是其影響不容忽視。
目前,在整個洞庭湖區,大量湖底裸露出水面,不時可以看到干死在泥巴里的各種魚類。
每年10月都是洞庭湖漁民捕撈作業的黃金期,但是,現在湖邊卻難覓漁民蹤影,由于大片水域干涸,甚至有多艘漁船擱淺在湖里。如今,大部分漁民只能歇在家中。
日前,蔣勇陪世界自然基金會副總裁格·奧爾格考察洞庭湖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的生活現狀,卻發現由于洞庭湖水位的大幅下降,目前132頭江豚已經全部擠到了狹窄的航道里,而航道里停泊了大量的貨船,并且許多挖沙船還在趁低水位進行作業,這嚴重干擾了江豚們正常的生活。另外,在湖區生活的白鰭豚和中華鱘等珍貴動物由于水域面積被大大壓縮,也在面臨生存環境方面的挑戰。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姜加虎告訴《北京科技報》,洞庭湖是我國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亞洲重要的候鳥越冬地,這里被列為世界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在被國際濕地公約局批準的中國30塊“國際重要濕地”中,洞庭湖區就有3塊,其比例占到10%,由此足可以看出洞庭湖在中國濕地保護中的地位。
但是,目前由于洞庭湖水位長期過低,濕地已經在大量退化。最近,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長沙辦公室項目官員韋寶玉對洞庭湖的部分湖區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在接受《北京科技報》采訪時表示,由于洞庭湖的很多濕地出現干旱皸裂,其濕地的功能已經完全喪失,再也不是候鳥的天堂。
蔣勇告訴記者,洞庭湖的大量濕地提前裸露出水面,很多水草早早就開始生長,這樣它們的枯萎期也被大大提前,現在很多已經變成了枯黃色。由于一些濕地完全干枯,眾多的小魚小蝦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這將導致以水草和藏匿其中的魚蝦為生的大量北方越冬候鳥在11月中上旬飛來后不愿意在此停留,由于缺乏食物和棲息地,它們最終只能選擇離去。
為了緩解洞庭湖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旱情,接長江防總通知,從10月19日下午起,正在進行175米實驗性蓄水的三峽工程,開始控制實施8000立方米/秒的下泄流量。很快,三峽工程的調水效應開始在洞庭湖顯現。10月20日上午8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在降到21.62米以后再沒有下降,首次出現平穩現象。
但是由于本次洞庭湖干旱主要是缺乏降水所致,在沒有明顯降雨以前,洞庭湖的嚴重干旱還是一時無法得到有效緩解。蔣勇說,目前無論是誰都想不出很好的應對之策。
不過,姜加虎對洞庭湖的嚴重干旱倒不是非常擔心。“洞庭湖干旱是一種自然現象,沒有必要過度緊張,這次干旱也不是洞庭湖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洞庭湖出現嚴重干旱,大部分地方都已經完全干涸了,情況比現在嚴重得多。對于它現在的干旱,我們只能順其自然,目前所引發的一些生態問題,它也會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姜加虎告訴記者,他從1988年就開始專門研究洞庭湖,到現在已經整整21個年頭。“在洞庭湖發生嚴重干旱以前,我們的很多應對舉措都是按10年或者20年一遇的標準進行設計的,在嚴重的干旱以后,我們是不是要考慮將有些舉措提高到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的標準呢?”姜加虎說。
“現在,防止人為對洞庭湖的后繼生態破壞則是一個亟須要關注的問題。”姜加虎說,洞庭湖現在的首要問題不是干涸,而是人為的污染和破壞。洞庭湖的污染已經觸目驚心,其水質多次檢測都是五類和六類標準,這主要是受眾多造紙廠和制糖廠的污染,其中造紙廠的污染尤為嚴重。并且很多地方都在洞庭湖的灘涂地帶大量種植造紙用的原材料楊樹,這次洞庭湖眾多濕地干涸,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又有可能瞄上用來大量種植楊樹。2006年,洞庭湖區遭遇嚴重干旱,洞庭湖的很多干旱的濕地就興起了種植楊樹的風潮。而這種行為將會對洞庭湖的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必須予以制止。
另外,姜加虎認為,現在很多人和單位利用洞庭湖干旱圍湖造塘的做法也必須停止,因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蓄積水源,而是方便進行“涸澤而漁”,這種對洞庭湖漁業資源掠奪式的捕撈將會進一步破壞洞庭湖的漁業生態系統,從而導致整個洞庭湖魚類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