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大約四到五年后,我國首個“水下城市”將誕生在長沙西湖文化園內。11月30日,隨著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一聲令下,長沙市西湖建設集團多臺大型機械設備開進位于岳麓山北的西湖漁場,備受市民關注的長沙市西湖文化園正式動工。
長沙城投河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達承諾,擬用四五年時間將西湖文化園建成長沙的城市客廳和展示平臺,建成深受市民歡迎的人性化活動空間。
地處河西城區中心腹地
西湖文化公園原是西湖漁場,是岳麓山向北延伸的自然山體,主要由傳統的方格魚塘組成,道路兩側有生長良好的樹木,為長沙市區內少有的極具江南水鄉特色的自然景觀。
規劃中的西湖文化公園地處長沙市河西城區的中心腹地,屬岳麓山風景名勝區的三級景區。該地塊南與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山水相連,西、北與龍王港風光帶相依,東與湘江濱水區隔路相鄰,東北角、西南角分別與王陵公園和規劃中的石佳嶺公園隔河隔路相望;南臨楓林路,西北以龍王港大堤為界,東至湖濱路,地塊呈扇形,規劃總面積約為130公頃。
西湖文化園與湖南烈士公園年嘉湖有城市空間上的對應關系。隨著營盤路過江隧道的加速建設,將極大方便西湖文化園與湖南烈士公園之間的聯系,使其成為城市重要的旅游軸線、長沙城市“形象標桿、景觀要沖”。
湖底下造一個約1000畝的“城市”
水下城市即在保持規劃中的西湖文化園總體風貌不改變的前提下,在湖底下打造一個面積為1000畝左右的“城市”。內設水下商場、水下游樂場所、水下酒店和其它公益設施。
“西湖文化園東北側的營盤路過江隧道和南側地鐵站,已將車流和人流引入地下,為水下城市交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長沙城投河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相關專家說,順應道路四通八達、湘江隧道出口和地鐵站南北合圍這一趨勢,打造水下龍宮(水下城市)順理成章。
規劃建設中的西湖文化園內水域現為漁場,打造西湖文化園需對漁場進行全面改造,水下城市的建設可結合改造一起完成,這樣合二而一施工難度和成本相對較小。
相關專家分析,地球上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未來的城市將向海洋、向天空、向地下發展,水下城市符合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水下城市建設,將對長沙城市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水下城市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小,水下建筑可做到冬暖夏涼,可為被稱為“四大火爐”之一的長沙城,提供一處難得的避暑場所。
水下城布局“一心一環多細胞”
據介紹,水下布局包括“一心”“一環”“多細胞”。位于湖面水底中央的景觀核心——水下公園,利用水下植物、動物、地形、人工景觀等元素打造獨具特色的水底景觀,成為立體游覽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游人提供全新的水下游覽活動場所。一環指環繞水下活動外圍的機動車交通環道。多細胞是指一系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水下建筑細胞單元,細胞單元圍繞水下公園這一景觀核心沿湖岸周邊布置。
相關負責人透露,此外,西湖文化園確定了水下建筑及四個入口廣場范圍作為特色照明區。水下建筑利用高科技光影技術,營造神秘虛幻的海市蜃樓效果;入口廣場則重點考慮光色、照度、燈具造型等應根據自然生態和個性特征設計。北岸濱水區是整個規劃范圍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在燈光氣氛的處理上以色彩變化、活躍、熱鬧為主。照明考慮建筑——水體——燈光三者的綜合效果,尤其是要利用水的倒影效果,整體渲染出一種色彩明亮豐富、動感、熱鬧的氣氛。
南岸濱水區根據區域景觀特點,營造一種照度較低、色彩樸實淡雅、寧靜安詳的氛圍,和北側商業街形成鮮明的對比。
規劃解讀1 “水墨蜃影”兩大奇景薈萃
西湖文化園的資源主體是水,以水為核心打造水空、水面、水下、水岸、水島、濱水區相結合的立體體驗空間。相關專家透露,未來幾年內,在引入湖湘文化、低碳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打造水下休閑MALL。
從岳麓山往西至桃花嶺,山體界面是連續的,往北連續到牛形山,再往北有王陵公園的扇形山、獅子山和象鼻山,從牛形山到扇形山之間有約600米的缺口,東面陳舊、零亂的住宅樓暴露無遺。規劃擬在牛形山與扇形山之間通過微地形矗立處理和種植密林,形成東面連續的山體界面。這樣就在東南面方向形成了約2.5公里長的連續山水界面,并在此界面上營造濕地、草坡、港灣、小島等多種自然景觀,形成純凈、連續而又壯觀自然山水景觀界面,成為麓山北湖公園乃至長沙市的一道標志性景觀。水下奇觀的開發與大尺度的山水景觀,形成“海市蜃樓”和“自然山水畫”兩大奇觀,共同構成“海市唇蜃影”。
規劃解讀2 以步行為主機動車禁行
公園內除滿足特殊情況下消防、救護車輛通行外,禁止機動車通行,以步行交通方式為主,輔之以自行車、電瓶車等交通方式,以滿足各類交通需求。三種交通方式結合防洪堤及豎向和平面位置的變化,使三個系統有機聯系又不相互干擾,共同構成公園地面舒適多樣的綠色交通網絡。
沿湖一周及利用公園西部小島形成公園兩個主要游覽環道。這兩個環道將公園入口廣場、創意秀場、創意文化街等串聯起來,同時通過次游路及支游路構成公園各功能區內的游覽線路,三類游路構成不同級別的多個游覽環道,滿足各類游人游園要求。
由于公園沿水面東、南兩側設置了多處水下建筑,為避免水上活動對水下建筑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西湖文化園不將水上交通作為公園的輔助交通,只作為一種水上活動方式。水上活動區域主要在北部及西部水域開展,環湖共設置了6處游覽碼頭,用于開展如水上自行車、劃船等活動。
規劃解讀3 將成為長沙中央游憩區
“地面部分以開敞空間為主,打造大眾化休閑游憩場所;水下部分以高端消費為主,將成為長沙高端休閑娛樂活動集結地。”中央游憩區是一個創新概念,通過生態景觀資源或城市文化的注入形成核心吸引物,凸顯城市特色。
規劃解讀4 分水底水中水面三個區
長沙城投河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西湖文化園地面功能組織分三部分,即南岸濱水區、北岸濱水區和水空間體驗區。
南岸形成一條連續的生態自然景觀界面,以“蘆葦迷蹤、濕地天堂”為主題,濕地、草坡、小島等各種自然景觀互現,主要有生態涵養、景觀緩沖濱湖生態休憩等功能。北岸景觀條件最佳,以“大眾休閑、文化傳承”為主題,在西入口與北入口之間利用高差設置創意文化街,設置時尚店鋪、藝術廣場等室內外空間場所,實現傳統文化、創意文化與游憩產業的結合,并賦予其生命力;利用水上舞臺、創意秀場、傳媒中心等場所,借助在國內和省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媒體,吸引其娛樂版塊節目在這里舉行,打造時尚文化基地。同時,北岸還布置沙灘、死海漂浮等濱水休閑游樂項目,將北岸濱水區建設成以商業休閑、創意流行文化、濱水休閑游樂等功能為主的大眾休閑游憩場所。
水空間體驗區包含水底、水中、水面。水底即水下建筑,水中是指通過水下公園的打造,可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包括水下過山車、水下汽車、潛水等水中活動。水面則包括結合濱水岸線布置的死海漂浮、沙灘等濱水活動,還有水上自行車、水上悠波球等水面活動。
水下部分由水下觀光游覽、水下休閑娛樂兩大功能組成。水下公園為奇妙的水下觀光之旅提供場所;水下建筑為休閑娛樂業態聚合提供條件,規劃設置水下酒店、水下餐廳、水下酒吧、水下SPA、水下足館等六大水下概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