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編者按:第16屆亞運會將于2010年11月12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隆重開幕,這不但是主辦城市廣州的盛會,也是全體中國人的榮譽。目前,亞運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每一次國際大型體育盛事的比賽場館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廣州亞運會的場館將會是什么樣子?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功能?亞運會閉幕后有什么用途?這些疑問牽動著公眾和媒體的好奇心。
2008年,本報推出了“2008年奧運工程系列報道”欄目,該欄目成為中國建筑設計、建筑施工行業十分關注的欄目之一,受到廣泛贊譽。在廣州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本報將設置專版,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廣州亞運場館進行深入采訪報道,以行業報的獨特視角,詳盡、全面地介紹廣州亞運場館在設計、施工、節能環保、新工藝應用等方面的情況。
廣州亞運場館能否代表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先進水平,能否見證人類在建筑領域的不懈追求,能否彰顯廣東自主創新的強大實力,能否為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亞運會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將通過報道一一展現。
廣州亞運會規劃使用72個體育場館,其中比賽場館53個、訓練場館19個,由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大學城體育場館等5大場館群組成,輻射到廣州10個區、2個縣級市,以及佛山、東莞、汕尾3個分賽區城市。同時,廣州還高標準地建設了廣州亞運城,以滿足賽時運動員、教練員、媒體人員和技術人員居住、生活及辦公的需要。
廣州亞運城位于廣州南部,北靠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東臨珠江主航道的入海口——獅子洋,西過廣州地鐵4號線和京珠高速公路,南望廣州南沙區,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亞運城項目規劃總用地約2.737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147.8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54.2%,主要分為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媒體中心、后勤服務區、體育館區和亞運公園等7大部分。
2007年11月26日,廣州亞運城正式開工建設。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亞運城項目的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一是亞運城內各項工程的規劃立項、報批報建、工程設計等前期工作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累計完成初步設計文本19項,施工圖紙3.2萬份。二是工程施工進展良好,截至今年10月20日,亞運城已累計完成投資67億元(含征地拆遷費19.6億元),約占亞運城項目建設總投資估算的52%,逾7成的實物工程量已完成,工期總體進度比預期提前近1個月。
新技術的集中應用是廣州亞運城的一個特色,在亞運城建設中實施了綜合管溝、真空垃圾收集系統、分質供水、太陽能水源熱泵再生能源、建筑節能、數字化社區及智能家居、三維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等9項新技術,集中突顯了資源的集約和節約利用,切實落實了“環保亞運”和“綠化亞運”的理念。目前,亞運城已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2008年度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廣州市2008年度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等多項榮譽。
目前,亞運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已進入尾聲,水利工程也已基本完工。亞運城房屋建筑工程于2008年8月開工建設,2009年6月12日實現整體結構封頂,目前樣板房已經建成,開始全面進入機電安裝和裝修施工階段。三大房屋建筑組團(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的樣板房已經建成,裝修工程即將開始,整個亞運城項目已整體進入最后攻堅沖刺階段。按計劃,整個亞運城項目將于明年初陸續完工,并在明年6月底整體移交亞組委。
市政道路工程
亞運城市政道路工程包括3條主干道、3條次干道、6條支路(累計總長約14.63公里)、15座橋梁以及排水、綠化、交通、照明、綜合管溝、真空垃圾收集系統工程等。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廣州市推行了精細化管理,強化過程控制,安排監理人員駐場監造,執行樣板引路和質量、安全巡檢,采用機械攤鋪手段保證工程水穩層施工質量,質量技術監督局、安監站進行及時驗收。目前,亞運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已進入尾聲,各條市政道路面已陸續鋪上瀝青,亞運城內初步呈現阡陌縱橫、道路貫通的新面貌。
水利工程
亞運城水利工程包括亞運城裕豐涌、南派涌、官涌及蓮花灣的整治。為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亞運城3條河涌的擋墻均采用國際先進的生態技術格賓擋墻。該種擋墻是將鍍膜鋼絲網片組裝成箱籠,并裝入塊石等填充料的一種新型砌石結構。其特點是可通過河水的滲透,在擋墻縫隙中形成可供植物和水生物生長的環境,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目前國內尚未大面積推廣使用該種擋墻,也沒有國家統一標準的技術規范,這給亞運城水利工程的施工帶來一定困難。為此,廣州市專門組織監理、施工、設計單位到亞運城周邊的水利工程了解情況,學習他們的施工管理經驗,并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亞運城水利工程的質量標準,嚴格控制工程施工質量,使工程的各個技術指標均符合亞運城工程的總體質量要求。亞運城水利工程于2008年12月開工建設,2009年6月底已基本完工。
三大房屋建筑組團
三大房屋建筑組團共有96棟單體建筑,并配有完善的配套設施,賽時將作為運動員、媒體記者和技術官員生活休閑的主要場所。其中,運動員村總占地面積約32.9公頃,總建筑面積為59.3萬平方米,包括居住區、公共區、國際區、運動員餐廳和東部交通樞紐等項目工程,賽時將能容納1.47萬名運動員同時居住。媒體村總占地面積約18.2公頃,總建筑面積為42.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含住宅、媒體制證中心、臨時餐廳、宗教設施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將為媒體人員提供工作、住宿、餐飲、交通、醫療等綜合服務,賽時將能容納1萬名媒體人員同時居住。技術官員村占地約16.2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4.8萬平方米,有技術官員居住區、技術官員服務中心、臨時餐廳、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賽時將能容納2800名技術人員同時居住。三大房屋建筑組團還將滿足第十屆殘疾人亞運會4000名參賽人員的使用需要。賽后,這里將轉換為中高檔示范性居住小區。
配套中、小學校區
亞運會其他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將被安排在亞運城配套中、小學校區內,校區按示范性高中和規范化初中的要求建設,規劃占地面積78.68畝(約5.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53萬平方米,校區整體風格既與亞運城環境相協調,又延續了傳統校區園林式校園風格,賽后將作為中、小學教學資源使用。亞運城配套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亞運城校區已于2009年6月12日開工,將于2010年6月30日前建成。
主媒體中心
亞運城主媒體中心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1層,包括主新聞中心(MPC)和國際廣播中心(IBC),賽時將承擔對外信息發布及信號傳播等媒體服務任務,賽后將改造為大型購物商場。根據設計方案,主媒體中心將通過一道流線型空中漫步廊連接亞運城綜合體育館和地鐵站。該項目于2008年11月開工,2009年7月26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空中漫步廊施工。
亞運城醫院
亞運城醫院為廣州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其建設規模達500床,賽時將成為亞運會后勤服務區的一部分,賽后將恢復醫院功能。亞運會期間,亞運城醫院住院部與亞運城中、小學校區將為三分之一的志愿者提供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