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出臺法規保護名人故居
admin
2009-11-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北京市文物局擬定的《“人文北京”之文博行動計劃(2010至2014年)征求意見稿》中,北京市計劃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內單位和居民搬遷、騰退管理規定》、《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故宮緩沖區保護管理辦法》、《名人故居保護管理辦法》的立法調研工作,計劃以市政府規章的形式對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完善。
在北京市文物局擬定的《“人文北京”之文博行動計劃(2010至2014年)征求意見稿》中,北京市計劃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內單位和居民搬遷、騰退管理規定》、《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故宮緩沖區保護管理辦法》、《名人故居保護管理辦法》的立法調研工作,計劃以市政府規章的形式對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完善。
據了解,在北京市文物保護工作中,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缺乏細則或可操作性,文物部門在進行文保單位騰退和地下文物保護等方面缺乏強制性手段,因此相關工作的開展往往大費周折。如市文物局此前曾于2005年到2008年制發過三次文保單位責令整改通知,但其中徹底完成整改的不足十家,而無法完成整改的主要原因就是文保單位被單位和居民占用。“我們面臨的難題與法律法規不健全有關。”市文物局安全督察處處長郝東晨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特別是在文物古建的保護管理中,獎懲措施比較缺乏,文物古建的搬遷騰退以及居民補償中的具體規定等缺乏可操作性。”
在地下文物保護問題方面,自2003年開始,市政協委員、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宋大川每年都會提交地下文物保護方面的提案,而且近三年來關于地下文物保護的提案都被列為市政協重點督辦提案。而在提案辦理中逐步形成的共識是:這一問題的癥結仍然在于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方面。“比如地下文物的先期勘探,文物保護法規定,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應當由建設單位報請文物部門事先在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調查、勘探。”宋大川說,但因為法律規定的是“應當”而不是“必須”,過去幾年里,開工前主動向文物部門報請考古勘探的建設項目屈指可數。相關政府部門也表示因為法律法規沒有授權設置行政許可而無法在建設項目開工前設置這一審批條件。
市文物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高小龍說,《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和《故宮緩沖區保護管理辦法》今年已經開始進行立法調研,“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政府規章的形式能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得文物行政執法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地下文物保護,我們希望能夠明確在地下文物埋藏區開工的項目達到多少平方米以上就必須先進行考古勘探,然后才能開工。”
現場探訪
先農壇內民房 部分正在拆除
慶成宮修繕工程因未能完成居民搬遷而持續八年之久
11月16日下午,在藏身于一處居民小區中間的先農壇慶成宮內,十余名工人正在整理院內的磚頭,這些磚頭散落在院內大殿東部,是已經拆除的居民房屋留下的。這些工人準備用這些磚頭在大殿西側蓋兩間簡易房,作為冬季歇工后值班人員的住所。
先農壇慶成宮是皇帝行耕籍禮后,休息和犒勞隨從百官茶果的地方,古建筑約1500平方米。自2001年開始修繕后,院內的大殿已基本修繕完畢,青磚、紅柱、綠瓦,呈現出一種修繕后的新氣象。不過,面積約13000平方米的院內地面尚未鋪設青磚,仍是砂土地面,雜草叢生。大殿內堆放了各種施工工具和材料,院內也隨處堆放著腳手架鋼管和木板。圍墻有些殘破,一些部位紅漆脫落,已露出了磚頭。院內大殿西側還有3間民房尚未拆除,門前都上了鎖。“馬上要開放?不可能,還沒修繕完成呢。不過2014年前開放還是很有可能的。”在門口值班的北京古建公司的一名職工說。因為慶成宮并不對外開放,他的任務就是看守這處施工現場。據介紹,慶成宮修繕工程之所以持續八年尚未完工,主要原因是未能完成院內居民戶的搬遷。
在11月16日公布的《“人文北京”之文博行動計劃(2010至2014年)征求意見稿》中,先農壇慶成宮已被列入修繕后對社會開放的古建名單之中。
相關新聞
北京段長城將辟兩至三處新景點
11月16日,在北京市第七次文物工作會議上發布的《“人文北京”之文博行動計劃(2010至2014年)征求意見稿》中披露,未來,萬里長城北京段將新開辟兩到三處參觀游覽景區。不過文博專家表示,長城段開放要經過相關部門層層審核等,所以不能簡單猜測開放段的具體位置。此前,黃花城等段都曾被報道有望開放。
按照這份計劃,今后5年內,國家和社會預計將投入30億元用于北京地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全市境內90%區級以上文保單位都將實現無險情。在擬定的修繕計劃中,十三陵裕陵、圓明園正覺寺、香山昭廟、中山會館等10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文物建筑將得到修繕,修復文物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此外,北京市未來5年還將擴大對登記在冊的“四合院”、“近現代建筑”的保護力度,鼓勵文保單位內單位和居民的搬遷,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對文物保護單位、“四合院”、“近現代建筑”的整治和合理利用。
按照這份計劃,未來5年內,先農壇慶成宮、萬壽寺東路、呂祖閣、景山壽皇殿等一批有影響的文物建筑將在修繕基礎上對社會開放。
此外,北京市還將有25處文物實現騰退、12處文物環境得到整治。到2015年,爭取騰退修繕大高玄殿、景山壽皇殿、中山會館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力爭使全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合理利用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從單體保護逐步形成連片、成線、分類、區域性的游覽區,如皇城、什剎海、宣南、中軸線、長城、運河、會館、王府、故居等。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