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哭樓蘭”——化解生態危機敦煌在行動
admin
2009-10-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為化解嚴重的生態危機、避免古國樓蘭被風沙淹沒的悲劇重演,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敦煌正在展開一系列節水保生態行動,由棉花改種葡萄是其農業節水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但一些熟悉敦煌生態的專家卻說,敦煌的命運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就能改變的。
“明年,余下的兩畝地還得改種葡萄。”站在地頭,看著葡萄架下掛著的一串串紅得誘人的紅提葡萄,45歲的敦煌農民李培軍毫不猶豫地說。
李培軍家中8畝地,已有6畝改種了葡萄。與李培軍的葡萄園僅一河之隔的是一座高高的沙山。黃色的沙山、干涸的河床、綠色的葡萄園,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昭示著當地的生態危機。
為化解嚴重的生態危機、避免古國樓蘭被風沙淹沒的悲劇重演,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敦煌正在展開一系列節水保生態行動,由棉花改種葡萄是其農業節水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但一些熟悉敦煌生態的專家卻說,敦煌的命運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就能改變的。
敦煌生態:“危機四伏”
據了解,敦煌市總面積為3萬多平方公里,但目前綠洲面積僅為14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5%。敦煌綠洲猶如沙海中的一葉扁舟,它依靠四周大量的濕地、天然林、草地阻擋風沙前進的步伐。然而,由于流域水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這些“生態屏障”正在萎縮。
據敦煌市林業部門提供的數據,敦煌周邊的濕地萎縮了約100萬畝,減少了28%;綠洲區內1萬余畝咸水湖和1000多畝淡水湖已有80%不復存在。
在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玉門關保護站,工作人員王龍痛心地告訴記者,這一保護區核心地帶的大片胡楊也在枯死,沙漠正向綠洲步步推進。
生態惡化還威脅到這個旅游城市最著名的兩個景點--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和月牙泉。越來越厲害的風沙對莫高窟文物保護十分不利,而月牙泉的存續已受到威脅。
在月牙泉邊,記者看到這樣一則記載,月牙泉邊一棵120余年的柳樹原本離泉水只有0.5米,而現在已達23米。1960年,月牙泉最大水深達9米,但現在只有1米多深。
生態保護:敦煌在行動
生態憂患意識已植入18萬敦煌人心中,但問題的解決并不簡單,尤其是農業,這是用水大頭,節水保生態的同時,還得確保農民收入不下降甚至增收。
不種棉花種葡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逼”出來的,目的在于提高單方水的效益。用李培軍的話說就是“葡萄值錢、節水,能增加收入,又對生態有益。”
敦煌市林業局局長高華介紹,按目前的市場價測算,如果采用節水的溝灌模式種植葡萄,與種棉花相比,每立方米水的產值、純收益均為棉花的10倍以上。
與之同步進行的還有“三禁”和關井壓田。敦煌市已頒布通告,禁止移民、開荒、打井,并計劃到2010年關閉灌溉用機井318眼,壓減耕地5.4萬畝。
[NextPage]
目前,敦煌已壓減耕地4萬多畝,這超過敦煌可灌溉耕地面積的10%。壓減的耕地主要是1996年以后政府機關單位和一些城市企業新開墾的土地。
此外,敦煌市還積極推進水權水價制度改革,對水資源進行嚴格的定額管理,在農村,對2000多眼機井逐步安裝智能計量水表,以求有效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在城市,實行分類定額階梯水價制度,對超定額用水實行累進加價。
“過去,我們缺乏環保意識,更多地強調吃糧、致富,忽略了環境的承載能力,人口、耕地都翻著跟頭漲,致使水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高華說,“但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可持續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我們正在依據水資源量和環境的承載力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規劃。”
生態治理:尚需全流域努力
滋潤敦煌綠洲的兩條主要河流一是疏勒河,一是疏勒河支流黨河。河流來水源自冰川融水,原本相對穩定,然而由于人類不合理利用開發,兩條河流都已斷流。
敦煌市水務局副局長張華介紹,疏勒河已斷流數十年,每年約10億立方米源自祁連山脈的冰雪融水,基本被上中游地區用完,無法供給敦煌生態用水。
黨河現在是敦煌的主要水源,但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也處于斷流狀態,這條河流2.98億立方米河水已無法滿足流域用水需求,處于這條河流最下游的敦煌市不得不每年大量超采地下水補灌農田或用于其它方面。
地下水超采帶來的是地下水位不斷下降,進而引發濕地萎縮等一系列生態問題。敦煌市提供的一份監測數據顯示:敦煌地區地下水位從1975年至2001年共計下降了10.77米,平均每年下降0.41米。現在地下水位仍以每年0.2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華說,他認為敦煌目前面臨的嚴重生態危機,不是敦煌自身所能解決的,這需要從整個流域的視角來審視問題,需要政府更高層面采取措施,如從外流域調水,或上游地區為敦煌生態分水。
甘肅治沙研究所是國內內陸河流域生態研究的權威機構,該所負責人王繼和說:“過去,不少地方治水重開發,輕管理,一方面上下游爭水,不給生態留水;另一方面,不根據流域特點、水資源承載能力來設計發展思路、速度,一味擴大供給,其結果是河流斷流,綠洲萎縮。敦煌問題也是如此,要從根本上化解敦煌危機,不僅需要敦煌人努力,還需要全流域來配合、支持。”
歷史上,在敦煌附近,曾有一個樓蘭古國,但最終被風沙埋沒。作為土生土長的敦煌人,高華說:“我們已認識到了問題的癥結,我們也在努力,絕不能讓古樓蘭的悲劇在敦煌再次上演。”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