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下班了,從中山大道BRT站臺出口到家所在的居住小區,短短500米的距離卻讓人流連忘返。新出爐的《BRT走廊公共空間和景觀設計戰略導則》絞盡腦汁,想讓沿線居民愛上這500米的步行距離?!白審V州BRT成為公共空間的新地標”,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丹麥GEHL建筑事務所三家單位的設計師正一齊努力,希望將這個“野心勃勃”的開卷語細化成具體措施。
這份導則認為,一個城市通常的地標往往是高大宏偉的建筑物,但它給周邊居民帶來變化更多的是一時的驚嘆。在靠近公共交通工具的周邊公共空間如果設計得好,完全可以讓它融于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給他們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設計師們提出,要把BR T走廊做成另一種地標(區別于新電視塔和珠江新城東西塔等建筑地標)。整個中山大道BRT走廊系統拆分成城市鏈接(指從居民家中到BRT車站這一段空間)、綠化公園、廣場三個部分,設計師分別制定了設計原則和方向,未來將通過具體的措施分別落實。
■概念規劃
BRT棠下站:
城中村干道能否限行貨車?
棠下低矮密集的握手樓居住了近十萬人。BR T棠下站的公共空間和景觀設計要解決站點附近臟亂差的不堪形象。在其概念規劃(非最終實施的規劃)中,首先提出在棠下牌坊的邊緣和人行道上點綴燈光。在靠近棠下涌的地段設置水平噴泉。人行道附近的綠化樹下,設置建筑小品、長凳座椅等形成小廣場。沿街的店鋪門前一定空間范圍內開放,允許店主自主設計,設置一些咖啡餐飲或零售點。棠下村的主要干道上優先考慮步行和自行車,考慮讓運貨車只在特定時段出入。
■設計亮點
沿線店鋪DIY營造歐式氣氛
導則提出,BRT走廊的城市鏈接設計應讓乘客樂于步行或騎自行車。地面空間應沒有障礙物,照明需要很光亮,地磚的顏色和材質也應非常宜人。沿線店鋪的櫥窗鼓勵采用透明式設計。導則提議讓沿線店鋪的店主可自主對門口一小段范圍內做室外布置,設置諸如咖啡座、鮮花等設施,形成如歐洲城市街頭咖啡館一般熱鬧的氣氛。
街頭公園 延伸至小區
導則提出未來BRT沿線的街頭公園和綠地應該形成一個綠色緩沖帶。公園空間內部應該設置能夠貫穿整個公園的休閑景觀路線,甚至延伸進附近的居民社區。公園還應適合于多類型的體育鍛煉,創造足夠多的樹蔭和風雨棚,使其成為居民多彩戶外活動的場所。
廣場可設置 深夜酒吧
導則提出廣場設計可設置深夜酒吧、咖啡廳、零售店等商業設施,能提供最新的BRT系統交通信息。廣場中心位置的告示牌上要有易懂的地圖和指引。舒適的座椅、長凳,同時還應該配備報紙書刊、花壇。BRT自行車的停放點應設置良好的燈光系統和雨棚,讓人容易找到方便使用。
“讓老奶奶能安全舒服地從家走到BRT車站”
丹麥G EH L建筑設計院建筑師K ristian介紹說,居民從家里到B R T車站這段距離怎么辦呢?Kristian說“早上我做了個試驗,試圖數清從酒店到會議室這一段路上的障礙,但是數到20之后我就放棄了,太多了”,他半開玩笑地說,“我們要讓拄著拐杖的老奶奶都能舒服地從家里走到BRT車站”。“如果把街頭的空間設計成汽車道或停車場,只能讓四輛汽車的司機獲得快樂。如果把空間讓給行人,就能讓100名市民獲得愉快的步行體驗。后者正是城市公共空間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