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要保育8300平方公里區域綠地
admin
2009-08-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廣東省近期將開展廣東省區域綠地保護立法的基礎研究,抓緊制訂《珠江三角洲區域綠地規劃建設管理辦法》。依法劃定區域綠地,建設省會(生態)公園,實現和優化珠三角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廣東省近期將開展廣東省區域綠地保護立法的基礎研究,抓緊制訂《珠江三角洲區域綠地規劃建設管理辦法》。依法劃定區域綠地,建設省會(生態)公園,實現和優化珠三角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事實上,廣東在區域生態的系統保護方面已經做出了一些探索。《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和《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提出珠江三角洲要保育8300平方公里生態用地的區域綠地(約占區域用地面積的20%),構建“一環、一帶、三核、網狀廊道”的區域綠地框架,這是該規劃的一項重大創新。
目前,珠三角各城市已經按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的要求開展了區域綠地的劃定工作。深圳市率先進行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的探索,制定了《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并于200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深圳市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為974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積的50%以上。其地域類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級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集中成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森林及郊野公園;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特區內海拔超過50米、特區外海拔超過80米的高地;主干河流、水庫及濕地;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生態廊道和綠地;島嶼和具有生態保護價值的海濱陸域;還包括其他需要進行基本生態控制的區域。深圳市明確規定,線內除重大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旅游設施和公園外,不允許進行其他建設。經過幾年的實踐,深圳已經通過城市基本生態控制線這條“鐵線”守住了城市的基本生態空間,有效的促進了土地的集約利用,以生態環境優先的理念推動了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保護區域生態安全,今后的路怎么走?省建設廳提出:首要的還是要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確立區域綠地,做到有“線”可依。省建設廳將根據《珠三角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會同相關部門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指導各市具體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把在優化省域生態格局、保護生態底線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主干河流、水庫及濕地、島嶼和具有生態保護價值的海濱陸域以及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生態廊道劃入“區域綠地”范圍內。同時通過實地勘察、地理識別工作,將這些地域邊界的地理坐標準確地確定下來,進行定線、定坐標,剛性確定保護界限,對其實行強制性保護。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劃定一定要保證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實現合理的布局結構、科學的總量控制,同時便于實際操作。劃入基本控制線以內的地域,應當作為區域綠地向社會公布,共同監督保護。
其次,要明確建設管理責任,加強區域綠地保護。對區域綠地,除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實施管理外,還要制定統一的保護與規劃管理規定,明確保護的要求、保護主體和保護責任,嚴格規劃建設的程序。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區域綠地屬珠三角一級空間管治區,由省直接進行管理和監控。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建立信息平臺,實施實時監控,建立完整的區域綠地監測體系以及預警、決策機制。
再次,要突出重點,推動省立(生態)公園的建設。為防止城市無序蔓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連續性、為居民提供休閑游憩場所,同時從區域層面協調解決超越地方范疇的行政區交界地帶生態空間保護薄弱的問題,應當建設省立(生態)公園,對具有一定面積、地市級行政區域間交界地帶關鍵性的生態廊道、生態節點,實施特殊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省立(生態)公園應通過培養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引導地方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并實現“完好無損,留存后代,永續利用”的發展宗旨。
此外,還要加強立法。要使區域綠地和省立(生態)公園的保護有法可依。制定《廣東省區域綠地保護條例》和《廣東省省立(生態)公園管理條例》,明確區域綠地和省立公園的保護責任和管理體制,杜絕隨意占用行為,建立“區域綠地保有量、區域綠地率”等約束性指標體系,落實“占一補一”原則,確保區域綠地總量不減少、生態功能不降低和布局合理,規范區內建設行為,加強保護的強制性,為建設宜居廣東,實現生態文明奠定法制基礎。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