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災害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川考察時曾表示,北川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溫總理的這一指示,讓我們最早看到了北川重建的希望所在,那就是旅游先行。”2008年初冬,北川縣縣長經大中對記者說。經大中介紹,災后恢復重建,北川已提出保護文化、旅游興縣、崛起北川的發展戰略,探索“北川特色”的旅游發展之路。“科學的旅游規劃和合理的開發利用,對災區的恢復重建和長遠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他說。
北川縣政府遺址前的紀念碑
“5.12”地震災害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川考察時曾表示,北川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溫總理的這一指示,讓我們最早看到了北川重建的希望所在,那就是旅游先行。”2008年初冬,北川縣縣長經大中對記者說。經大中介紹,災后恢復重建,北川已提出保護文化、旅游興縣、崛起北川的發展戰略,探索“北川特色”的旅游發展之路。“科學的旅游規劃和合理的開發利用,對災區的恢復重建和長遠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他說。
旅游招商穩步推進北川旅游悄然啟動
作為綿陽市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縣,北川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獨特的羌族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之外,“5.12”地震在給北川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的同時,又留下了災難的象征和人類面對災難書寫的無懼無畏、眾志成城的史實,眾多遺跡、遺物和遺存,這些都構成了北川的多重特殊的價值。
如何保護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北川縣委、縣政府把文化旅游的保護開發列入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頭等大事。按照實施工業強縣、旅游大縣的目標,以一個核心工程、三個旅游經濟區、四條精品旅游線路的“134”旅游工程發展思路,編制完成了《北川地震災后旅游產業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方案》中,北川提出景區、景點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即以旅游景區、景點為“點”,合理的旅游線路為“線”,通過以“點”連“線”,以“線”牽動“面”,最終實現整個北川旅游產業的發展。
震后不久,為振興旅游業,北川加緊了對主要旅游景區、景點的恢復重建工作。目前,西羌九黃山景區、小寨子溝自然風景區、藥王谷休閑度假旅游區、尋龍山景區、禹穴溝景區、玉皇山休閑度假旅游景區均已完成恢復重建研究報告,各項重建工作正緊張有序地推進。與此同時,到北川尋龍山觀光、休閑、泡溫泉的游客紛至沓來,標志著北川旅游市場已對外開放,旅游已實現了恢復營業。
為加快災后旅游招商引資工作步伐,北川文化旅游局包裝制作了29個旅游項目招商畫冊。10月上旬,縣長經大忠帶領招商團隊赴山東舉辦了北川災后重建項目推介會,隨后,山東省的投資企業對北川文化旅游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在10月底成都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西部博覽會上,北川文化旅游局還對境內的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景區、藥王谷休閑度假旅游區、小寨子溝旅游區、唐家山堰塞湖、北川大酒店等旅游項目進行了重點推介。
為加快北川旅游商品的開發,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11月,縣文化旅游局率當地旅游商品企業參加了在山東煙臺舉辦的國際美食節,重點推出北川的茶葉、蕎麥、蕨菜、老臘肉等野生食品加工項目,爭取引進國內外食品加工企業入駐北川,共同開發北川豐富的野生食品資源,拓寬旅游商品市場。
北川是“5.12”地震的重災區,雖然目前北川縣城還沒有開放,但每天去北川任家坪看地震遺址的人還是不少,特別是雙休日,游人更是絡繹不絕。當地群眾也看好這個旅游市場,開始做著各種各樣的生意,甚至重慶的一家火鍋店也在擂鼓鎮安下了家。可以說,北川旅游已悄然啟動。
開發地震旅游產品重塑羌族文化品牌
據了解,為全面實現旅游業的恢復重建,北川已于今年9月正式啟動災后旅游規劃編制工作。由上海市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牽頭的規劃編制課題組,經過幾個月的實地調查論證和精心編制,《北川羌族自治縣地震災后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期稿已經出爐。
王大悟在分析北川災后旅游狀況時指出,北川旅游業將從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上升到先導產業,也將從一個國內區域性的旅游品牌躍升到具有國際壟斷性的全球品牌。因此,北川旅游產品應該從分散獨立經營上升到綜合型、系統化的旅游產品經營。王大悟認為,北川災后旅游產品開發框架的核心內容是地震旅游產品。包括“5.12”地震遺址、愛心公園(博愛公園)、地震博物館、全球災后論壇、唐家山堰塞湖及其他延伸產品。兩個主要產品為休閑度假產品和禹羌文化產品。另有三個輔助產品:即紅色旅游、影視基地和人文天路。
在《總體規劃》征求意見會上,旅游專家魏小安認為,“5.12”是個大事件,形成了大理念,留下了大題材。為此,北川縣委、縣政府不要等和靠,要著手實施“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的申報工作,并爭取戴上“國家旅游特區”或者“國家旅游產業聚集區”帽子。同時,他還建議把北川旅游產業定位為“北川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產業”。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陳勤建教授在對地震災區進行了全方位實地調研后提出,北川的旅游重建應該充分挖掘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
除了在北川建立地震博物館之外,陳勤建認為,北川的文化旅游重建還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挖掘北川的歷史文化資源;二是要找出北川歷史文化中區別于其他地方的內容;三是文化基因的修復與重建。
北川是羌族聚集的地區,陳勤建建議:“可以將文化碎片采集整理,經過修復和藝術加工,變成可以展示的文化,真正地把羌族文化變成游客可以體驗的項目。”
據悉,按照《總體規劃》,三至五年內,北川將抓住縣城改址另建、原縣城予以保留的機遇,爭取把北川原縣城建設成為旅游實驗區,在整理、保留現狀的同時,將災區其他地方有代表性的可移動遺物向該處集中,并建設相關旅游輔助項目與設施,將原縣城開發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遺址型主題旅游景區。
[NextPage]
200億新建一城六鎮北川瞄準多元旅游
按照《北川地震災后旅游產業恢復重建工作方案》,北川旅游業恢復重建項目共計20個,總投資將達197億元。其中,包括建設一個北川旅游新城和青片、禹里、曲山、桂溪、擂鼓、安昌六個旅游風情集鎮。
12月20日,北川新縣城災后重建總體規劃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川省建設廳和國內頂尖專家的聯合技術審查,北川新縣城的建設即將進行。同時,作為充分體現地震破壞所形成的地質地貌特征的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的保護建設工作也在進行。
12月23日,四川省文物局、水利廳、國土資源廳、同濟大學專家組、綿陽市委、市政府和相關單位等人士就北川縣地震遺址博物館總體規劃方案進行了交流與討論。據同濟大學的專家介紹,北川縣地震遺址博物館的規劃,將根據中央災后重建的有關政策,按照遵循自然、尊重生命的原則,展示自然的力量和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專家介紹,北川地震遺址是從國家遺址博物館的角度進行規劃設計的,融入了科普、教育、展示、紀念、參觀和體驗諸多元素,為研究地質構造、預防地質災害提供科學依據,供游人觀光,紀念亡靈,警示后人,對世界自然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和創新。據悉,建成后的北川地震遺址博物館擬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記者了解到,北川一些適宜發展旅游的重點區域,在恢復重建中重分考慮旅游要素,為未來旅游開發預留下足夠的空間。據漩坪鄉黨委書記楊啟元介紹,漩坪鄉利用唐家山堰塞湖這一中外聞名的地震地質景觀,采取依湖建房、傍山修寨的小集中建房方式,為旅游開發打基礎。鄉上桐子壩一社、二社是沿堰塞湖坐落的村寨,桐麻村則位于大山深處,環境優美,夏天是避暑休閑的好地方。在科學勘測、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該鄉確定當地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將農房統一建成羌寨吊腳樓,以便將來發展旅游業。
“將來堰塞湖開發出來了,我要開一家旅館,讓今后的日子過得更好。”桐子壩一社的李鳳蘭對未來信心滿滿。據悉,堰塞湖淹沒區已有85%的受災群眾返鄉投入了重建。
為了真心回報社會,北川還精心打造愛心工程,計劃用三至五年將北川建成世界著名愛心圣地、愛心文化、禹羌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到那時,北川可以實現多元意義上的旅游。包括:
愛國游:在建成的抗震救災紀念館內以及愛心墻等建筑上,展示地震遺跡、遺物、遺存,展現抗震救災感人場景與事跡,以及社會各方艱難而無畏的救援行動,寓教于游,使其成為張揚人類愛心、凝聚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遺跡游:地震形成的災難性景觀堰塞湖以及大量救援遺物和遺存,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和吸引力。通過參觀這些遺跡,可以使廣大游客了解災難的深重和救援的艱辛。
追思游:“5.12”大地震造成數萬同胞遇難,數十萬官兵、專業人員和志愿者直接奔赴現場救援,更多的人間接為災區奔忙,難以數計的人為災區獻出愛心,通過參觀具有紀念意義的遺址,教導游人在銘記災難的同時,學會感恩和珍惜。
科學游:作為地震災害發生地,災區許多地方具有開展科學游的價值,可以新建科技館和利用現存遺址,進行地震知識普及和教育,利用生動豐富的實物資料進行科學研究。
體驗游:利用保存下來的救援遺物和遺存(帳篷賓館),游客可以體驗地震災害的殘酷和人類精神的偉大。可以通過吃“救災飯”、住“救災篷”、走“救災路”、聽“救災事”等形式,切身體驗救災的艱辛,領悟人生的意義。
北川圈定四大地震遺址遺跡
按照《“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跡保護及地震博物館規劃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北川縣城、汶川映秀鎮、綿竹東汽漢旺廠區、都江堰虹口深溪溝4處典型遺址遺跡,將作為4大重點建設項目納入建設規劃,即地震遺址博物館(北川)、汶川地震震中紀念地(汶川)、工業遺址紀念地(漢旺)和地震遺跡紀念地(虹口)。目前這一方案已通過中國地震局、國家文物局專家委員會的評審。
據專家介紹,北川縣城在汶川地震中受到的破壞最嚴重,幾乎囊括了地震和地震次生災害的全部特征。北川縣城遺址對于地震學、抗震建筑設計等方面的自然科學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另一方面,從發揚抗震救災精神、保護民族文化等人文角度來看,北川也具有突出的意義。
據介紹,地震博物館和遺址遺跡整個保護工程的實施,將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目前,地震博物館和遺址遺跡保護工程的初步規劃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等待進一步審批。
國家“5.12”地震遺址遺跡保護建設專家組組長、四川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彭晉川說,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一個像北川縣城原址這樣大規模的地震遺跡遺址完整保護工程建設的先例。因此,盡管專家組已形成地震博物館建設規劃的初步方案,但具體如何實施,仍需深入論證。
震前北川旅游資源
北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東高原過渡的高山深谷地區,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和最大的羌族聚居區。這里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其中大禹 故里、小寨子溝等風景區,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這里還有保留著古老羌族風情的羌寨及碉樓以及以猿王洞為 中心、由10多個溶洞組成的川西北最大的地下溶洞群,集秀、險、奇于一身。 西羌大禹故里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位于北川縣治城境內,面積50多平方公里。相傳是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創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稱為“神離故里”。這里豐富的人文景觀與奇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風格別具。
夢幻猿王洞
北川猿王洞地處綿陽市北偏西約69公里處,海拔1250米,已開發出的洞內游程為5800米,洞口的逍遙宮高38米、地面寬3000平方米,冬暖夏涼,四季宜人。洞內有“曲徑通幽”、“瑤池洞天”、“石林秀色”等數百個格調各異的奇特景觀。大景氣勢宏大,小景玲瓏剔透, 石柱、石花比比皆是,景觀奇特。
小寨子溝
有“第二九寨溝”美譽的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西北部,距北川縣城93公里,距綿陽市150余公里,景區面積360平方公里。小寨子溝是一個完整的小流域,眾多條溪流瀑布飛瀉而下,匯成主溝,注入青片河。溪水將山體切割成無數的幽深峽谷,高低大小各異的山梁縱橫交錯,千姿百態。溝內森林覆蓋率達82.73%,因雨量充沛,立體氣候明顯,高低差異懸殊,使植被成帶狀分布,從高到低依次為常綠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亞高山針林帶、高山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