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繼喀納斯、可可托海、奇臺硅化木-恐龍溝之后,新疆目前又有多處地質遺跡將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以更好地保護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陶澄宇介紹,新疆地處中亞內陸干旱地區,“三山夾兩盆”的地理特點決定了其擁有類型豐富的地質遺跡,目前已知的有包括雅丹地貌、冰川、地質剖面等類型的地質遺跡達160多個。但由于長期以來研究和保護的程度較低,目前新疆只有喀納斯、可可托海、奇臺硅化木-恐龍溝3個國家地質公園,尚未設立自治區級的地質公園。
2007年以來,自治區國土資源部門投入720萬元,重點選擇了烏蘇泥火山、羅布泊等12個典型的地質遺跡進行了詳細調查,天山天池、庫車大峽谷、溫宿大峽谷等也由當地政府部門出資進行調查,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地質遺跡公園申報庫,每個地質遺跡都有詳細的資料,達到了申報的標準。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將從中選擇2至3個申報國家地質遺跡公園。
陶澄宇說,地質遺跡公園是以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既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又是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目前,新疆喀納斯、可可托海等3處國家地質遺跡公園,已經成為進行地質知識普及的課堂,有力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