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文物普查的部分成果
目前,鐵嶺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階段野外調查結束,我市文物普查工作者共普查遺址點505處。其中復查“二普”遺址點277處,新發現包括調兵山太平山新石器時代遺址、西豐縣原始部落酋長的古代墓葬、距今兩千年戰國秦漢時期的文物標本,以及大量遼金至明清時間的古遺址、墓葬、居住址等文物228處。
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調查工作4月初在鐵嶺縣阿吉鎮試點,6月在我市全面展開,到11月份,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階段野外調查工作結束。在此期間,我市文物普查工作者爬山涉水、頂風冒雨,走遍了遼北的鐵嶺縣、調兵山、昌圖縣、西豐縣等五縣(市)三區內的30多個鄉鎮,325個村,2620多平方公里區域面積。
“這次文物普查與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我國曾于上個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開展過兩次文物普查。”市博物館館長許超說,此次普查對地面、地下、水下文物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梳篦式調查,由傳統意義上的一般“文物”普查發展到更廣泛意義上的“文化遺產”資源的普查。一些鄉土建筑、工業遺產、文化景觀、文化線路、文化空間、老字號等,都是本次普查的對象。
此次的野外調查階段時間為2007年至2009年。具體工作內容是,主要對鐵嶺市境內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普查,以調查、登錄新發現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重要工業遺存等6大類不可移動文物為重點。同時對已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為我市摸清文物家底,做好下一步文物保護提供充分依據和標準。
新科技手段的運用是本次普查的又一特色。“在充分運用經驗的同時,一些新的科技方法被運用到本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通過信息采集完成GPS科學定位就是其中之一?!痹S超介紹說,在普查中,每個被確認的文物保護對象都要完成詳細的坐標定位,之后輸入到電子地圖,便于查找和管理。此外,專家們在普查中不僅要拍照、畫圖紙,還要填寫統一的表格、留下規范的文字描述,進一步細化信息。
許超說,這次是工作量最大、普查數量最多的一次文物普查。艱苦的野外工作中,普查隊員們嚴格執行普查標準,對全市鄉村每個普查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在當地文化站長或向導的帶領下,請村領導找到村中老人或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對象,了解基本情況,運用自己掌握的文物知識尋找文物分布規律,設計調查線路,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普查隊員們每天翻山越嶺,有的地區地形復雜,普查隊員每天需要徒步來回5個小時。他們完成每天必做的拍照、測點數據、采集標本、登記檔案等十余項必做的工作后,往往已是深夜。普查隊長、市博物館副館長周向永在普查開始后,連續工作在野外第一線,經常一個多月不回家,有時因工作需要回到單位,也是急匆匆地回來,急匆匆地走。館長助理王奇在普查中,由于連續顛簸,腰病發作,為了不影響普查進度,自己悄悄地到藥房買來護腰帶,繼續堅持工作。
此次我市野外調查獲得重要收獲,調兵山太平山新石器時代遺址、西豐縣原始部落酋長的古代墓葬、距今兩千年戰國秦漢時期的文物標本的重要發現,以及大量遼金至明清時間的古遺址、墓葬、居住址的大量發現,為鐵嶺的歷史注入了豐厚的內涵,讓我們對鐵嶺的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據相關人員介紹,綜觀鐵嶺市新發現的這些文物遺址,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從橫向來看,文物普查新發現使鐵嶺的歷史內涵更加豐富;第二,從縱向來看,鐵嶺地區的歷史相應提前;第三,鐵嶺考古,大有潛力,使人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