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通訊:蘭州河口,擬被開啟的文化院落
admin
2008-10-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蘭州河口坐落于蘭州西郊,黃河之濱。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因而是歷代中原王朝的邊關要隘,水陸交通樞紐。上世紀六十年代前,上溯四百年的商貿中心。漢魏以來,河口素有“蘭州西大門”之稱。
蘭州河口坐落于蘭州西郊,黃河之濱。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因而是歷代中原王朝的邊關要隘,水陸交通樞紐。上世紀六十年代前,上溯四百年的商貿中心。漢魏以來,河口素有“蘭州西大門”之稱。
河口歷史悠久,留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古建筑遺存非常豐富。如昔日的莊河堡(即今河口),有街心鼓樓,獅子樓上跨街臥橋,大小兩座牌坊、四大城樓和綿延城垣,多種寺廟,五座祠堂,兩處義學,兩處黃河古碼頭,酒坊、煙坊、磨坊,還有近代河口海關、驛管站、稅務局,三條主街上鱗次櫛比的商鋪和鋪后一座挨一座的四合院民宅。因而,河口又是蘭州的文化之鄉。
也許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原因,也許是血濃于水的情結,筆者對這里的山山水水、民俗風情、人文景觀,總是懷有特殊的親切感。那綿延高大的紅土城垣,那壯觀的鐘鼓樓,那秀美典雅的跨街臥橋,那莊嚴肅穆的大佛寺,那高聳于峰的蓮花山菩薩廟,那威武雄壯的社火、燈會、大秦腔、小曲子及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無不蘊涵著地域的神奇與夢幻;無不展現先民的勤勞、智慧和勇敢;無不形象地表明河口的文化厚重、璀燦、源遠流長。
隨著歷史變遷,上世紀六十年代前,由于極“左”思潮之影響,由于對傳統文物建筑缺乏保護意識,河口的古建筑群體先后被拆毀,著實令人扼腕嘆息。現存文物有:明朝宣德、咸化年間族神祠三座;明清時期商鋪三座和四合院落三十八座;獅子樓臺兩座;以及明清時琴桌、太師椅、方桌、衣櫥、彩燈、紗燈等;族譜十六部,修譜最早的系康熙四十七年。其中四合院落總占地面積約為一萬三千九百八十四平方米,目前被例為區級“古民宅”保護對象。
當你走進河口“古民宅”三大主街和巷道,推開厚重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合院的堂屋,盡管歷經滄桑,顯得陳舊,但房梁上的木雕花鳥,古樸精致的門飾,偌大的花格窗戶,所有用料的考究、雕刻的精美、磚雕造型的各異,都給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圍繞院落布置了剎房、倒座、耳房、廚房、存儲房、大門、茅廁。整個院落呈“口”子形,給人一種寬敞、富貴、封閉、祥和、超然的心境。
甘肅省地方志專家張光復對筆者說,蘭州市準備在河口和金天觀(文化宮南),建兩條歷史文化街區,這一被封存了多年的文化院落就要被開啟了。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