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為北京留下新名片 “鳥巢一代”用微笑迎世界
admin
2008-09-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北京奧運會期間,大街小巷隨處可見“Beijing2008”、“中國印”、“炫彩色”和“祥云”等體現奧運元素的城市景觀。而除了體現奧運元素外,這些景觀還有鮮明的北京特色,將“
北京奧運會期間,大街小巷隨處可見“Beijing2008”、“中國印”、“炫彩色”和“祥云”等體現奧運元素的城市景觀。而除了體現奧運元素外,這些景觀還有鮮明的北京特色,將“古都”與“現代都市”完美結合。雖然9月20日后,它們將消失在人們視線中。但這些具備奧運元素的城市景觀已經成為了北京的新名片,并將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炫彩色”創意首現奧運會
相比雅典奧運會和悉尼奧運會,單一使用藍色系列,北京奧運會上,首創的暖色調漸變色,可以說是奧運景觀中最耀眼的創意之一。
同時,在北京奧運會的形象景觀設計上,創意人員還首次利用了投影儀和紅外線感應器的景觀,并成功實現與觀眾的互動。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趙艷霞表示,北京奧運會所體現出的功能景觀、展示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個景觀系統的概念是對整個奧運會景觀設計的立體提升。
“金鑲玉”移植博物館
“殘奧會結束后,所有與奧運會有關的形象景觀將被撤下。除了‘鳥巢’、‘水立方’等場館外,不會保留奧運會痕跡。”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設計處處長千哲介紹,這是因為奧運會的形象景觀知識產權屬于國際奧委會。
今年年底前,所有奧運會特許商品將停售,之前,包括掛旗、頒獎臺、奧運海報等景觀物資也要統一處理。近日,有關部門也已經開始接受市民關于參加奧運物資拍賣的申請,拍賣物資涉及五福娃、“金鑲玉”獎牌、頒獎臺等珍貴的奧運形象景觀。
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趙東鳴舉例介紹,少量的獎牌將留在中國進行存檔或放進博物館,供市民參觀。國際奧委會無法運走的頒獎臺、掛旗等大型物資,也許會留給場館。”而由于知識產權并不歸任何一個奧運主辦城市所有,因此,在利用這些遺留景觀時,要把印有奧運標識的貼紙撕掉。
形象景觀人才服務北京
在奧組委形象景觀設計處的辦公室里,隨處可見“炫彩色”、“祥云”等各種樣式的設計圖紙。這里的工作人員,清一色是來自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的專業人員。而舉世矚目的“鳥巢”、“水立方”等重要奧運場館的內外形象景觀設計,也是出自他們之手。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趙艷霞,在談到奧運景觀的最大價值時表示,奧運會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形象景觀人才。
同時,下屆亞運會的組委會,也已經向北京奧組委派遣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提前培訓。隨著北京和整個中國體育比賽和大型活動的增多,各類系統的景觀設計工作,也將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去完成。(鄧躍)
志愿者流動的北京名片
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致辭中特別表達了對志愿者的感謝:“我們還要特別感謝成千上萬、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們,沒有他們,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而賽事的順利進行印證了羅格主席的說法。本屆奧運會對志愿者的尊重和肯定在奧運會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北京奧組委志愿者部部長劉劍介紹說:“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共有147萬志愿者參與到奧運會的服務中來,他們用熱情、真誠、良好的服務,確保了奧運會賽事和城市的正常運行。志愿者的微笑也成了北京最好的名片。”
“鳥巢”孵育“鳥巢一代”
在奧運會期間,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年輕人參與這項大型賽事。他們起早貪黑,風吹日曬,數月無休;他們努力去學習什么叫鎮定,什么叫耐心;當遭遇古怪問題時,他們始終保持微笑。
北京奧運會期間,到處可見熱情洋溢、朝氣蓬勃的青年志愿者,讓國外媒體驚呼中國出現“鳥巢一代”。每一個志愿者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也許渺小,也許平淡,卻如無數水滴般匯成涓涓細流,再奔涌入浩渺大海。他們中,有身在賽場卻不能觀賽、永遠盯著地面的擦地員志愿者;有背向開幕式、與精彩節目“咫尺天涯”的鳥巢看臺志愿者;有事無巨細、好比各國代表團“保姆”的NOC助理志愿者;有看似嬌憨可愛、實則悶在福娃中汗如雨下的場地表演志愿者;有風雨無阻一路護航的駕駛員志愿者;有貼身陪伴五湖四海青年營員的青年營志愿者;還有在北京街頭經受雷雨與烈日輪番考驗的城市志愿者,他們是“活地圖”,是“貼心人”,是“百科全書”……
外籍志愿者為北京自豪
“為了更好地向外國朋友指路,上崗前,我學習了怎么看北京地圖,找到了怎么到北京最著名的名勝古跡。我是首都國際機場觀眾服務的志愿者,工作就是為觀眾提供奧運信息。”2006年8月,尼日利亞女孩Ifeoma Onyinye來到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她的語言老師給她起名麗菲瑪。2007年,因為對自己的漢語水平沒有信心所以一直沒有勇氣報名當奧運志愿者,而現在,她已經是一位出色的奧運賽會志愿者了。
麗菲瑪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不能隨便離開崗位,可是當她發現了很多游客甚至運動員和記者不知道通過志愿者去解決困難,她開始主動到乘客那里詢問需不需要幫助。“我不希望外國游客走冤枉路,所以我開始帶領他們去要去的地方。我碰到了4位來自加拿大的記者,他們說雖然旅途遙遠可是他們很高興。其中一位參加過7屆奧運會報道的記者說這是他參加過的奧運會當中組織最好的一次。聽到他們這么說,我非常高興,我為自己為這屆奧運會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