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建設者:把“異想天開”變成現實
admin
2008-08-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國家會議中心——奧運史上第一個集主新聞中心和比賽場館于一體的建筑設施,其金屬屋面在眾多場館中顯得格外惹眼,但是在多雨的夏季,卻不會出現雨敲屋頂的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國家會議中心——奧運史上第一個集主新聞中心和比賽場館于一體的建筑設施,其金屬屋面在眾多場館中顯得格外惹眼,但是在多雨的夏季,卻不會出現雨敲屋頂的噪聲。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同時進行動水和靜水比賽的水上公園項目,賽道內潺潺水流,清澈見底,卻沒有人發現擁有如此水質
的水上公園竟然是“一潭死水”。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奧運羽毛球及藝術體操館,涼風習習的館里,羽毛球翻飛起舞卻絲毫不會受到風力的影響。
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運動員在寬敞明亮的館內比賽訓練,卻沒有注意到場館內的燈光是關閉的。
……
很多“異想天開”的事情在世界一流的奧運場館中一一實現。在建設奧運會四大場館工程中,北京建工集團用自主創新攻克了一項項世界建筑技術難題,用智慧和汗水,讓奧運場館完美詮釋了奧運三大理念,大幅提升了中國建筑業的核心競爭力。
科技篇
承擔擊劍和現代五項中擊劍和氣手槍比賽重任的同時,國家會議中心又肩負起整個奧運期間主要賽事的新聞發布工作,作為奧運會的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這里將在第一時間接受全世界媒體的檢驗。有人因此說,國家會議中心建好了,奧運工程就成功了一半。由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為了實現國家會議中心復雜的使用功能,北京建工集團的建設者煞費苦心。國家會議中心是奧運新建場館中單體面積最大的工程,其鋼結構工程總量達12000多噸。其中,鋼結構主桁架長190.8米、寬6米、高6.1米、總重960噸。由于場地受限,傳統施工工藝難以開展。北京建工集團首創在國內外使用樓面行走大型塔式起重機安裝大跨度鋼屋蓋技術,兩臺塔吊以4組工具式支撐來回倒用完成200米距離范圍內的行走,共完成鋼結構安裝5000噸,有效地解決了大面積鋼結構構件的吊裝問題。針對超長的鋼結構主桁架,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方案,利用36臺40噸千斤頂,在計算機控制下同步提升,最終創造了鋼結構整體一次提升單榀最長的國內新紀錄,國內鋼結構施工水平又前進了一大步。
國家會議中心的6萬平方米大跨度鋼桁架金屬屋面格外搶眼。為了防止金屬屋頂在下雨時遭受雨水敲打形成噪聲,干擾室內活動,國家會議中心主體部分屋頂由內向外采用穿孔鋁板、吸音層、隔熱層、防潮層、防水層、防雨層等多層復合結構。既保證館內的噪聲能夠及時被吸納,又避免了雨水敲擊屋頂對館內形成噪聲干擾。
和氣勢恢宏的國家會議中心一樣,輕盈美觀的北京工業大學羽毛球館也是用高科技托起的奧運場館。擁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的羽毛球館,任何人都會被它漁網狀的屋頂所吸引——最大跨度93米,結構上部是一個由鋼管組成的球冠頂面的單層網殼,用一根根鋼索像繃子一樣將整個屋蓋“拱”起。由于預應力的作用,整個屋頂減少了至少400噸的用鋼量。正是經過奧運工程的錘煉,北京建工集團的預應力鋼結構施工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綠色篇
湛藍的水面上,運動員們駕駛著賽艇劈波斬浪。觀眾們在被精彩比賽吸引的同時,也對周邊的美景流連忘返。國際賽聯主席丹尼斯·奧斯瓦爾德先生在參觀完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后感慨地說:“這是我見過的環境最美、設施最完善的比賽場館!”水上公園建設之前,原來是一大片雜草叢生的黃土地,誰也不會把它和“美”聯系起來。從水域挖出來的200萬立方米土方,全是沙質土,不能直接用于建筑工程,就這樣丟棄、換土必然造成巨大的環境污染及農田破壞,且成本很高。
北京建工集團的建設者們經過周密計算,決定用回填的方式將這些沙子“自產自銷”,還在公園內堆了一座景觀山,從而全部消納了自身產生的土方,最終沒有一立方米的劣質土運出去,開創了場館建設的先河。
賽道建好后,由于賽場內的水體是死水,不具備自然循環保潔的條件。為此,建設者們精心打造了大水域微污染水處理系統,將靜水區和動水區打通,在水下建立了一個地下賽道水循環處理站,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處理器每天可凈化7.2萬噸水,一個月就可將整個賽道的水凈化一遍。它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臭氧過濾與清潔系統,滿足比賽需求和可持續生態環境的需求。在國家會議中心,雨水在屋面留存后,通過屋頂的虹吸式排水系統排到場館東、南、西三側的9個雨水收集池,可收集雨水7000立方米,經過中水回收利用中心處理可用來澆灌綠地。按照北京正常年降雨量計算,降雨能夠基本滿足國家會議中心清潔環境衛生和周邊綠地、下沉花園的澆灌需求。
節能篇
遠處望去,通體的黑色在周邊綠色的映襯下透著莊重,反對稱折面的屋頂高低錯落精巧別致,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從外形上就采用節能設計,利用“門式框架”的采光原理,屋頂蓋兒是由一格格“門”字形鋼架排列而成。北京建工集團的建設者在場館頂部安裝了400多個高低錯落分層排列的玻璃窗,從而使自然光可以通過層次分明的頂部充分照入場館內。其中,可電動開啟的玻璃窗有120扇左右,這種采光方式能夠提供足夠的照明,即使在多云的天氣,也完全可以滿足一般的訓練和娛樂的需要。自然采光的設計再配以綠色高效節能空調和地熱井,整個場館比普通場館可以節約30%的用電量,堪稱最“綠色”的奧運場館。凡大型的場館,開啟空調后的用電量總是高得驚人。為了進一步節能降耗,北京建工集團的專家們為超大體積的國家會議中心“量身打造”了一個天然空調。在三層擊劍館下面修建了3個低于地面7米的下沉花園,共計約1200平方米,這個巨大的室內花園使得局部溫度低于正常室溫,同時擊劍館頂部設有3個天窗可通風,由于空氣上下具有溫差,可形成自然對流,構成一個天然的“空調”。在炎熱的夏季,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即使不開空調也能讓人感到涼爽。這樣的設計將使得在每年換季的四個月時間內,國家會議中心可以不使用空調,年節電達38萬度。2001年7月13日,在北京獲得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舉辦權后,奧運工程建設打響了北京承辦奧運會的第一槍。幾年的時間里,北京建工集團不斷用科技創造奇跡,世界一流的四大奧運場館在他們手中崛起,北京建工集團也在不斷創新中站在了世界建筑同業的前列。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