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鳥瞰效果圖
中華文明的詮釋:人與自然的和諧
奧林匹克公園地處城市中軸線北端,總占地面積1135公頃,共分為三個區域,由南至北依次是建成場館區和預留地、主要場館和配套設施、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的中軸線,從前門、天安門廣場、紫禁城至景山,貫穿了北京城。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延續了北京中軸線,保持了北京作為歷史皇城的特點。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以“通往自然的軸線”為設計主題,用磅礴大氣的自然山水園消融北京城市的中軸線,和諧地銜接了現代都市和美麗的大自然。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為公園中的一山一水增添了氣勢。發達的科技以及時代感的融入更使公園熠熠生輝。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采用了疊山理水的設計方法,這是中國傳統園林典型的設計手法。在整個設計山水的過程中,胡潔帶領團隊和北京林業大學的孟兆楨院士等造園專家一起研究山水的做法。他們都是中國傳統園林最權威的老專家,有了他們的參與,公園的設計更好地體現了中國的特色。
生態走廊
可持續發展的公園:北京的“綠肺”
遵循“綠色奧運”的理念,胡潔巧妙地將森林公園設計成北京的“綠肺”和生態屏障:全園種植450公頃綠地,林木覆蓋率達到67%,超額完成北京申奧時的承諾(40%~50%);近自然林系統成為植物種源庫,全園樹木53萬余株,其中喬木100余種、灌木80余種、地被102種;全園林木年產氧5208噸,年吸收二氧化碳32噸,年樹木滯塵4731噸,是名副其實的“北京綠肺”。同時,在公園的細節設計上還體現了萬物靈長對動物的關愛:公園里建有中國第一座城市內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態廊道和中國第一座雨燕塔。建成后,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園將成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奧運會為北京留下的一筆寶貴的綠色財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也是展示中國環保理念的平臺。它采用了中水凈化、近自然林系統、廢物資源循環利用、節能建筑等多項生態技術。僅以水資源的利用為例,就有5種環保技術:中水凈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態防滲。
從2005年至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共召開專項技術專家評審會24次,承擔國家及地方科技課題項目12項,得到來自國內外諸多專家的一致好評。其中,可持續發展世界組織——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評價說:“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環境的需要,向全世界傳遞著北京的綠色信息。”
本著能省則省、能用則用的原則,全園實現了建筑節能50%~60%的目標。對廢物資源的循環利用使公園年產肥5200噸,價值130萬元。
公園設計理念解析
皇城記憶——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設計中,處處呼應了北京的文脈,體現了北京的地域特點。其中森林公園的山水做法把這一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山式的造型大氣、平緩;由北向西,由高到低,與整個西山的走勢相呼應。不僅符合傳統造山做水、山北水南、山水融為一體的做法,更與頤和園、北海在風景與文韻上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新的大型北京山水園林系統。
“通往自然的中軸線”——
“通往自然的軸線”既貫穿了整個北京城,也貫穿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設計師們將北京的中軸線延伸到奧林匹克公園之中,延伸到了自然之中,也延伸到了歷史之中。其盡端的湖泊與軸線東側的奧林匹克運河組成一條巨大的水龍,與北京古城區內中軸線西側的水龍——什剎海、中南海遙相呼應,形成對稱式布局,已延伸至26公里長的北京城市中軸線成了一個人文與山水相融的整體。一條由亞運會場館、國家體育場、體育英雄公園組成的斜軸,與“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座巨型廣場,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這是對中華文化獨到的理解。
山水園林——
中國式園林和西方園林最大的區別在于把自然山水通過藝術、哲學和文化方面的深層提煉,濃縮后在城市中再現,將大自然引入城市。這與西方幾何式的、將園林作為建筑空間外延的傳統有很大不同。從這個理念上說,奧林匹克公園通過森林公園真正體現了中國數千年造園文化的傳統理念。而將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場館容納其中,形成了一個有時代氣息的中國式園林,更加體現了中國文化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