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理想城市生活
admin
2006-12-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北京,四處可以見到一個個印章式的建筑。很多建筑單體都想宣稱自己的獨立性,這種表現欲使這些建筑缺乏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感,也讓他們之間由于缺乏關聯而顯得突兀。
●在北京,四處可以見到一個個印章式的建筑。很多建筑單體都想宣稱自己的獨立性,這種表現欲使這些建筑缺乏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感,也讓他們之間由于缺乏關聯而顯得突兀。
●城市規劃過于功能主義,許多只包含居住功能的大社區,以及大片只容納寫字樓的區域,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細胞,而變成了城市腫瘤,使人們的出行變成一場災難。
●忽略公共空間的人性化細節,讓城市生活粗糙乏味,作為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交流場所,公共空間更直觀更細膩地向人們傳遞著城市生活感受。
一位規劃師、一位建筑師講出了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感受,作為城市與建筑的締造者,他們在對于自身職責的自省中,道出了城市發展中的諸多矛盾現象,并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可能實現的理想城市面貌。
建筑與城市缺乏有機連接
發言人:德國維思平(WSP)建筑師事務所董事總經理、主設計師吳鋼
●粗線條的城市規劃讓大片的單一功能區成為城市腫瘤
“我喜歡北京人,卻不太喜歡現在的北京。因為就我個人而言,北京很難讓我產生歸屬感?!痹趨卿撗壑?,北京人每天平均兩小時的上下班時間,從一個建筑小空間走到城市的公共空間———街道、馬路、廣場上,不能在想吃飯的時候輕松找到餐館,不能在要買東西的時候找到商店,不能在想休息的時候找到咖啡廳,這一切都讓他感到這個城市的壓力和陌生。
北京真正適合居住的地方很少,這是因為我們整體的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都過于功能主義。類似天通苑、CBD等許多地方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細胞,而變成了城市腫瘤,交通狀況的惡化使北京人的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在我看來,一個適宜人居住的城市應該是功能混合的。即便把北京劃分多個成明確的產業功能區,每一個產業功能區里也應該聚合著其他產業功能區的基本功能。比如中關村西區也留出一定比例的住宅,娛樂和休閑空間。天通苑也可以為生活在里面的人提供一定的工作機會。各個區域的規劃可以根據其功能定位的不同而有所側重,而不是完全的功能單一化。不然睡城或坐城仍將不斷涌現。這里就體現出城市規劃的正確引導的重要性。
●理想的城市生活應該是空間與文化的混合
吳鋼贊成混合的城市理想。“不僅僅是在功能上的混合,也是建筑空間的混合,人群的混合,甚至是文化群落的混合。因為這樣,整個城市機體才更開放,信息量也最大。”“快樂、高效、有創造力的生活是最理想的生活。而這需要一定的建筑和城市空間來支撐。”
一個城市首先要有自己的文脈和發展思路。然后,在自己的特定環境下方便人們的居住和生活。如今的居住區、工業區、各大產業區的分割使人們的出行變成一場災難。如果能夠把在北京居住的人每天上下班的兩三個小時省下來,那么我們每年甚至可以有兩三個月不工作了。生活的高效使人們可以更好地工作和休息。
在一個功能混合的城市,居住、生活、娛樂以及各類休閑文化活動是在同一個地方發生的,生活半徑越小越好。人們在自己生活所在地的400米半徑之內可以滿足一切日常所需。建筑的多元化分布使便捷生活成為可能,這樣建筑才成為了城市肌體之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天津老城廂的規劃設計權已經交給吳鋼領導的維思平建筑師事務所。據吳鋼介紹,為了避免中央兩平方公里地區的功能單一,吳鋼把老城廂設計成一個功能混合的商業區,綜合了休閑公園、聯排別墅、文化館體育場,在中心區做了一個五星級酒店。相信居住在老城廂周圍的居民,將得到吳鋼理想中的豐富高效的生活。
●建筑的雷同、人群的單一、同質化的環境讓人缺乏活力
“在多元空間形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更聰明?!眳卿撓嘈?,建筑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豐富的城市經驗會賦予人充沛的思想活力,而生活在同質化單一化環境下的人們,將難以得到這種可貴的精神滋養。
富人區和窮人區的混合是一件好事,這體現的就是城市的多元化。如果你每天出門見到的是一樣的人,看到的是一樣的事物,久而久之人的思維就會變得模式化。原來在北京的胡同、大雜院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得到的城市體驗是最豐富的,這種城市布局決定了他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學習和吸收的過程。
作為建筑師,我提倡的建筑布局是混合而人性化的。在目前大政策剛性的前提下,需要有創意的建筑師來提出解決方法。從單一建筑來講,如果系統是正確的,那么建筑應該符合整個系統。但如果系統是錯誤的,那么建筑則擔負起改變環境的任務。打個比方,如果讓我在王府井設計一個商廈,我會把一層二層設計成是商業,三層四層是辦公,高層做居住。
建筑應該同時符合經濟規律和人性居住的要求。功能主義是正確的,卻不是唯一的。我更欣賞一個建立在細節正確之上的系統,而不是一個以犧牲細節正確性為代價的系統。
人性化的公共空間讓城市有感情
發言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設計所副所長鄧東
如果說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筑設計師在隔河相望卻誰也看不清彼此,那么從事城市設計工作的鄧東就站在這條河唯一的橋上。
鄧東認為,包括建筑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在內,人們將注意力過多地投入到居住的小空間,卻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事實上,作為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交流場所,公共空間更直觀更細膩地向人們傳遞著城市感受。
●公共空間的設計最重要是關照人的感受
在公共空間中,首先要考慮的是人的感受,所有的規劃和設計都應該以尊重人的需要作為大前提。我見過這樣的例子,商場的門開向一側,座椅卻安排在另外一側,這就顯得很不人性化。
公共空間,包括三個要素: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活動、這種活動的空間載體以及這個空間內的構成要素。舉個簡單的例子,百貨商場周圍的公共活動區就是公共空間。人們逛商場累了,商場周圍是否有座椅?商場離最近的公交車站有多遠?座椅建在什么地方?放大一點,廣場、街道、居住社區中的公共中心,包括配套場所等都屬于公共空間的設計范疇。
公共空間的設計及受重視程度與文化有關。歷史上的中國本來沒有公共空間的概念,因為原來中國人主要是家族、種群式的聚合方式。而現在中國大城市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公共空間的設計是否科學,尺度是否舒適變得越來越重要。
●城市設計需要功能與精神需求的完美融合
人生活在建筑組成的城市空間中,總會不知不覺被城市影響。一個和諧的、充滿人性化設計的生活氛圍將使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充分,生活更豐富。而不人性的公共空間也會悄然傳遞著消極作用。
有效率的交通系統、有吸引力的公眾場所、更多的有趣味的文化娛樂活動,是很多人對宜居城市的理想。城市設計師、建筑師和規劃師三者肩負起了城市的設計職責,從而也成為了城市生活的締造者。建筑只有保證了功能,才可能創造出高質量的生活環境。便利有效的、尺度宜人的、充滿豐富想象力的城市才是人性化空間的終極體現。
建筑師與規劃師的PK:誰讓城市變得混亂
從職能上來看,城市規劃師和建筑設計師的區分比較明確。城市規劃師應該具備對城市的整體把握,包括交通系統、綠化系統、基礎設計系統甚至對人口規模的控制。而一個建筑師的職責則應該是,在城市規劃的約定限制下完成每個建筑的功能及空間形態。
●某些建筑師———自我意識膨脹,過分強調單個作品的設計感
規劃師鄧東認為:“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是,單體建筑很漂亮、功能性也滿足,但放在一起就顯得五花八門和雜亂無章。說到底,還是有些建筑師無法壓抑自我意志,即便在公共利益的限制下,也不能放棄設計建筑的作品感。”
對于建筑師與規劃師的職責,鄧東進一步解釋:“城市規劃師的職責是行使公共權力,做一個城市的規劃,出發點是偏重理性的。但城市規劃師不了解建筑的空間結構,很多時候缺乏適應市場的手段。反過來,建筑設計師對建筑有種天然的作品感,這種私人意志很難放棄。”
“建筑設計應該在一定的限制下來做。建筑師不光應該具備城市規劃概念,更應該尊重城市本身,做到個體意志對公共利益的服從。只有兼顧了交通壓力、停車狀況、功能需要等方方面面,建筑的產生才會對所在的公共空間產生正向的影響?!?
●某些規劃師——注重系統和大效果,缺乏對人的細微關照
建筑師吳鋼認為:“功能主義的規劃把城市功能完全分割開了。居住區、工業區、各大產業區的分割使人們的出行變成一場災難。”街道什么樣、商業場所工作場所和生活區如何分布、廣場的形態是開放式還是圍合式,建筑師和規劃師的出發點永遠存在著鴻溝。
建筑之間缺乏相互關聯,與城市規劃師和建筑師的溝通脫節有很大關系。城市規劃師只考慮系統的設計,而不是人的活動。而建筑設計師對城市的關注,只局限于從城市的規劃中間吸取規范化的要求,最多兼顧城市文化對建筑藝術性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建筑如何融入到城市當中,并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卻并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
建筑師和城市規劃師如何才能有機連結起來?不僅需要增強建筑師和城市規劃師之間的溝通和對話機制,還要尊重一個大前提———無論我們是建設一座城市還是建造一座建筑,都是為了生活在其間的人。城市設計的概念由此而生,現在的城市設計師起到的應該是“橋梁”作用,把建筑和城市規劃這兩個不同的專業和不同層面的思考連接起來。
●城市看點
70末80初居住需求無邊界
WA-萬科可能住宅競賽揭曉,關注青年群體居住
近日,一向以住宅設計領跑者自居的萬科集團,發布了“青年群體居住需求研究”成果,他們試圖利用這一調研結論,設計出萬科自己的青年住宅產品。同時展示的2006WA-萬科可能住宅設計競賽獲獎作品,也在一定意義上拓寬了住宅設計的思路。
●將居住需求轉化成設計依據
小不等于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利用較少的資源,建造出適合青年群體居住的住宅,是此次研究的核心目的所在。
研究表明,22-29歲的潛在購房群體可以分為4大類:居家族、至享族、樂游族和喧嘩族。整個青年群體生活狀態呈現出包括壓力、消費觀、家庭觀念、婚姻觀念等等方面與眾不同的9大特征,同時,各類人群表現出對居住區域、房屋戶型、裝修格局以及居家行為的種種不同要求,這種細微的要求關乎物質和精神層面,影響到住宅產品的定位與設計。
此次研究針對的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青年群體,研究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形態,揭示出這些因素與房屋消費的關聯,試圖將客戶需求符號解譯為設計人員可以理解的設計語言,從而進行更加精準的匹配產品概念探索。
●實現靈活寬容的住宅形態是應對多元需求的聰明方式
但研究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參照對象,因為居住的可能是因個體的行為習慣而變的。現場的參觀者有感而發,怎么住的事兒很難說清,喜愛戶外運動的人,也許并不想讓家里變成營地,喜歡炫耀的人也許并不把家里當成展館。
然而研究的態度是值得推崇的,與萬科合作這項研究的零點研究咨詢集團業務總裁張軍說,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導向,驅動著傳統的技術導向產品開發模式向客戶導向型開發模式的轉型。在中國房地產行業,萬科是走在最前端的。
“80平米的可能性”競賽著眼“可能”二字,恰恰從另一端探尋了未來居住模式,獲獎作品并沒有局限于某一種人或某些人,而是試圖追求住宅形式的極度靈活性,用一種住宅模式承載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也許這是應對多元化居住的聰明方式。
大賽評委會主席《世界建筑》主編王路評價說,青年設計師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表達了改革開放后一代人的生活狀態,他們習慣了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極度追求自我個性,同時注重資源共享和社會情感交流。
試圖從生活方式出發探尋居住需求,這是回歸人本的標志,這種做法,代表了眼下中國住宅開發和設計的專業姿態。然而,找到答案并非易事,作為習慣了給什么住什么的中國人來說,可能自己都很難清楚地了解自己真正的居住需求。住上精心設計的商品房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在頭腦中建立住宅的設計觀,更是有過商品房居住經驗之后的事。所以,這種探尋實際上才剛剛開始,什么是適合的答案,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誤導,如何讓一些過程中的所得指導住宅產品的設計,還有待對住宅設計成果的研究和探討。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