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生態正在整治
admin
2006-09-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一條大河水系的文明……岷江與成都河流的變遷記錄…… 舉措一:鳳凰河濕地治污 9月17日,成都市第一個人工治污濕地———鳳凰河濕地公園正式開始施工。成都市水務
一條大河水系的文明……岷江與成都河流的變遷記錄……
舉措一:鳳凰河濕地治污
9月17日,成都市第一個人工治污濕地———鳳凰河濕地公園正式開始施工。成都市水務局首次對外公開了成都鳳凰河濕地公園效果圖:整個鳳凰河二溝人工濕地大體呈三角形,周邊鑲嵌著寬寬的綠化帶;目前又黑又臭的鳳凰河水,經過濕地治污后將可以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下游的成都市自來水二廠、五廠可以取得更為清潔、干凈的水源,自來水水質將進一步提高。
記者在鳳凰河二溝人工濕地現場看到:又黑又臭的水溝旁,工人們正忙著進入現場?!翱偯娣e達5萬平方米的濕地就將正式開工建設了,總工期也就幾個月?!痹竞诔舻暮铀紫葘⑼ㄟ^地下管道流進近1·5萬平方米的人工快滲系統,進行前置處理,經過處理,河水將達到水質最高標準。之后,流入人工濕地。水靜靜地潛流進濕地的砂石之中,砂石上,茂密生長著各種類的植物,這些植物的根系深入砂石層,與其一同組成了層層“過濾網”,吸收掉污染物。
屆時,將芙蓉花開,濕地公園鳥語花香。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著一張張規劃效果圖,展望了未來的濕地公園盛況。鳳凰河二溝人工濕地不僅是一座污水處理站,更為一座復合式的濕地公園,喬木、灌木庫、植被和水生植物將構成一派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象。芙蓉、水杉、楊柳、木蓮、黃花玉蘭、香樟、泡桐、桂花等喬木,梔子花、五色梅、石楠、金葉女貞等灌木,野生百合、長春藤、蕨、野花等植被,馬蹄蓮、水美人蕉、蘆葦、睡蓮、荷花、浮萍、石昌蒲等水生植物和苦竹、鳳尾竹、箭竹、墨竹等竹類,整個濕地公園就將呈現鳥語花香清水流的美景。
舉措二:八大生態濕地滋潤蓉城
湖泊連成片,碧波蕩千里!昨日,記者獲悉,成都將在主城區內規劃八大生態濕地。預計到2010年,主城區內將可能建設1.5平方公里濕地,2020年將建設2.9平方公里濕地。成都將人工挖掘出八大生態濕地,占地12750畝。
擬建的八大生態濕地分別是:清水河生態濕地、江安河生態濕地2000畝、三圣鄉生態濕地和十陵景區生態濕地1000畝、青龍湖、龍潭湖東郊生態濕地2000畝、北湖北郊生態濕地2000畝西湖、新世紀公園生態濕地、上府河生態濕地2000畝。其中,北湖及三圣湖(三圣鄉花果基地內)現已部分建成。雨水或再生水在經過人工濕地處理后進入種植有各類水生植物的湖泊,被湖水中的植物去除掉水中的營養物,使水質得到再提升,也使水生動植物多樣性得到自然恢復,湖泊清水匯入河流。濕地的邊際線自然、流暢、蜿蜒、曲折,讓河與湖相通、河與濕地相連。八大人工濕與河渠匯合為一個整體,將重現當年成都湖泊眾多盛景。
舉措三:為成都河流頒發“身份證”
最新出臺的成都水系分類規劃,各自按照不同的定位來改善水質、打造水景觀。像沙河、清水河等等15條生態河道則將成為水生生物群的幸福家園,百里水道魚蝦暢游白鷺飛,這15條生態河道涉及的河段總長度已達100多公里,總體設計將為水道寬且淺,有較強的親水性,可適宜水生生物群生存;河道流速適中,適宜水生生物群落生存,兩岸可營造水生生態濕地。而府河等34條景觀河道則將是清波蕩漾,600里水景港灣可游泳……
舉措四:循環再生水澆灌成都
成都市水務局另透露了一項擬將實施的重大工程:成都將斥資3550萬元修建13公里長的再生水回用管道和3座污水提升泵站,把6座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再生水,用于打造生態濕地和河道景觀,實現變廢為寶。預計到2010年,成都每天將利用再生水50萬噸;到2020年就會達到138萬噸??偣矊⑼顿Y10億,分“三步走”改善水質。
根據預測,到2010年,成都市將缺水5.27億立方米。為解決這一難題,成都主城區每天將產生的217.4萬立方米污水成了治水專家們的“救命稻草”。實現再生水回用,可補充河道和生態濕地的水量。
舉措五:13條河清水濯錦江
2006年3月27日,成都市水務局金牛支渠整治項目三個施工標段同時開工,連通清水河、馬河、摸底河、沱江河等13條中小河道的金牛支渠整治工程全面鋪開。從清水河梁江堰水閘處引入清水河河水,融匯馬河、摸底河、犀浦中溝、茅草堰、沱江河的河水,及右岸的金牛一號斗渠、摸底河、二號斗渠、三號斗渠、四號斗渠、五號斗渠、馬家堰、六號斗渠的河水,最后匯入錦江,確保錦江一年四季能清波流淌。
還將取5條河水改變50條河生態景觀。東風渠、沙河(府河)、清水河被定為主供水河道,金牛支渠、蘇坡支渠為流域間調水通道。成都市的生態環境用水將主要從這5條河道中取水,改變成都現有河流靜止、死水的局面。
用過境水增流:規劃利用江安河、三吏堰、南支三渠、南支一渠、東風渠北干渠等都江堰輸水通道。這些河流中長年都有流水經過,成都擬將這些河道在境內擴寬、加長,增加其水面面積,降低其流速,打造為適宜水生生物生存的生態河道。水量、水質均不改變,不影響下游用水。
另一重點措施是建6大調水閘:在東風渠的主要取水河道有十陵河、馬鞍山排洪渠、方家溝河、黌門堰、鳳凰河、下河槽等共6條河道,根據規劃,將在東風渠建6大調水閘。 記者楊東
■治水篇
按照省政府部署,從2006年開始,我省已經全面啟動生態四川建設。據了解,成都市繼在中心城區建設污水處理廠,實施雨水污水分流措施外;今年,還將投入200個億用于中心城區和重點城鎮的水環境整治。政府的重視和市民河流生態意識的提升,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成都河流將有望邁入健康生態發展的軌道。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