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大都市在夢想與現實之間
admin
2006-06-14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國尚沒有一個城市被國際上公認為國際化都市。目前,只有北京、上海、香港具備國際大都市的特征。 在中國的許多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小城市,人們可以輕易地看見:“我市作為
中國尚沒有一個城市被國際上公認為國際化都市。目前,只有北京、上海、香港具備國際大都市的特征。
在中國的許多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小城市,人們可以輕易地看見:“我市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或者“我市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等等的巨幅標語和口號。在電腦的搜索欄打上“國際化大都市”幾個字,只用了0.13秒的時間,就可以搜索到多達40多萬條與之相關的信息,其中不乏有城市已然被人們捧為國際化大都市,一些城市在編制規劃時也蒙朧地地向這個目標邁進。“國際大都市”這個名詞于20世紀90年代在這一東方古國興起并引發了許多富有激情的遐想,成為眾多城市未來的目標定位,全國竟有183個城市提出建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但迄今為止,中國尚沒有一個城市被國際上公認為國際化都市,這是業界普遍的共識。
“國際化大都市”不應被遺忘
雖然,最近向幾個從事規劃及城市與區域研究的專家問起國際化大都市這個話題時,他們大多表現得很不以為然,“這是過去的老話題了,我們都已經淡忘了,你們怎么還提?”
然而,在中國的600多個城市中,到2004年已經有183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化大都市。其中,除特大城市上海、北京外,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次一級規模的城市有深圳、廈門、大連、珠海、蘇州、無錫、青島、煙臺、威海、連云港、南通、汕頭、九江等。許多可以搭上一點海外關系的城市,紛紛把“國際化大都市”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可以說,20世紀90年代以來,是中國城市對“國際化城市”、“國際性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等此類名稱最向往、最引以為榮的時期,也是提得最為混亂的時期。
試問怎么忍心不提或者甘心遺忘呢?
反對派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183個城市提出建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顯然是脫離實際的,反映出一定的盲目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不是憑主觀意想就可以建設起來的。一個城市能否成為國際化大都市,要從城市經濟的實力、產業結構、國際化的水平,以及它在國際經濟社會活動當中的地位和作用來判斷,這些都是客觀的、有條件的。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也曾對有的城市在定位上不切實際,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標準提出了嚴厲批評。在2005年7月21日召開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座談會上,他表示,183個城市提出建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3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中心商務區,這實際上是透支和浪費日漸缺乏的發展資源。
有人曾這樣總結,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大體有三種類型:一類是政府提出的,一類是當地媒體炒作的,還有一類是企業為提高自己的身價而提出的。此話一點不假,隨便在網站搜索不難發現,一些展會的招展宣傳通常就會選擇“國際化大都市”這個字眼,一些企業常常標榜自己在國際大都市里辦公,以顯示自己的實力。其結果是,一些顯然不具備國際大都市特征的中、小型城市,一個個都搖身變成了國際大都市。
事實上,在國際上,大家公認的國際大都市也只有紐約、東京、倫敦等,在中國,被公認為具有國際性大都市特征的城市也只有上海、北京和香港。
城市規劃能否解決城市盲目發展
一般來說,每個國家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國際化大都市不是很多。在全球化趨勢下,很多城市的經濟、文化、科技跟國外都有很多交流,都帶點國際性,但并不能就此定位為國際化大都市。盡管目前國際上并沒有一個規范和標準來說明什么樣的城市才能成為國際大都市,但是研究城市規劃的學術界對國際化城市還是有界定的。
上海市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副主任唐子來教授前不久來穗,進行了一場題目為“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大都市發展”的精彩講座。他對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六大目標作了簡單直觀的闡述。
一、很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和大企業集團進駐。一般來說,香港、新加坡為跨國公司的亞太總部,上海為中國總部。最新排名顯示,跨國公司的總部進駐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二、為全球區域中心,主要是資本市場的經濟核心;三、高度發達的商務產業,即生產性服務業,比如法律、會計、廣告咨詢、規劃設計等,這些產業積聚性很強,可以吸引跨國公司;四、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基地。單倫敦這一城市就聚集了英國1/4的教育科研機構,一年的教育經費超過7億英鎊,吸引了英國40%的風險投資,東京更集中了全日本30%的大學、40%的大學生、50%的國立科研機構;五、具備豐富的歷史遺產,旅游、會展業興旺;六、信息交通、資源配置流通中心。
從這些目標要求來看,183個城市提出建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顯然是脫離實際,盲目追求城市高定位的結果。城市的定位是對城市的未來發展做出判斷,城市定位應該比城市現有的基礎要高一些,但是不能脫離實際的太高。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周春山教授表示,城市是有不同等級、不同規模、不同職能的,他們承擔的角色、作用是不一樣的。中國需要現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現代化的大都市需要中心商務區,但是北京、上海等少數幾個城市可以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更多的城市應該是某些國際性功能的區域中心或地方性中心。
因此,在圍繞城市高定位的話題,學術界展開了極為熱烈的討論。有專家曾提出,新修訂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能否解決城市盲目發展的問題呢?
日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楊保軍作為嘉賓來穗,在首屆泛珠三角區域城市規劃院院長論壇上專門對新修訂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作了詳細解析。據介紹,新修訂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現了四大轉變:一是實現組織方式由單一政府部門組織編制轉變為按照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依法辦事的原則組織。二是重點內容從突出增長速度向控制合理環境容量、確定科學建設標準轉變,從側重確定開發建設項目向對各類資源實施有效保護和空間管制轉變。三是范圍從城市規劃區轉向更加突出強調區域統籌和全市域城鄉統籌轉變。四是實現城市規劃技術屬性向公共政策屬性轉變。
顯然,《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作為政府的重要工具,對政府的宏觀調控、經濟環境以至于文化能夠起一定作用,但如果把全部問題都寄托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上,有些不切實際。周春山教授說,城市的盲目發展與定位往往是在該城市制定城市規劃提出來的,而城市規劃是政府主導制定的,更多的體現是領導的意圖,專家的聲音往往被壓抑。因此,多數專家認為,《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很難有效解決城市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標準問題。而且,《城市規劃編制辦法》本身是一個技術問題,是一個空間的規劃,對于城市盲目追求高增長、高標準這個內生于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度安排、體制安排的具體問題亦是心有余力不足。
廣州離國際大都市的夢想有多遠
作為社會能量的聚合體,國際大都市的對全球技術、資金、人才流動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國家的范疇,城市高度職能化,服務于全世界,成為世界經濟市場體系中的控制點。在本國區域內,它是絕對的區域中心。
從這個層面來看,中國未來的國際大都市只有可能從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4個城市中產生,它們各有環渤海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為依托。北京作為首都聚集了全國的政治、文化精英而成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國經濟及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廣州是南中國的中心和世界性商埠,香港則是亞洲都會和購物天堂。除此之外,其余的中國城市至多是專業功能的國際化,成為不可取代的某種專業中心、產業重鎮,比如國際旅游城市、國際港口城市、國際IT制造業城市等等。
另外一種說法也同時存在。21世紀初葉至中葉,在我國內地18座主要特大城市中,最有可能進入國際性城市之列的只有兩座:上海和依托天津的北京。加上回歸后背靠深圳的香港,最終形成三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城市。目前,中國尚沒有一個城市被國際上公認為國際化都市,只有北京、上海、香港具備國際大都市的特征。
這兩種說法的區別在于,廣州是否具國際化大都市的特征及前景?
1993年,廣州作為中國第一個加入國際大都市協會的城市,提出了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口號,從1996年8月開始,廣州市委、市政府對這種提法進行了修正,突出了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2003年,建設現代化大都市作為新的目標出現,今年,在“十一五”規劃中,廣州明確提出國際都會的功能建設目標。從國際大都市到區域中心城市,到現代化大都市,再到國際都會,這種目標稱謂的變化,是否意味著廣州定位的搖擺?廣州市政府領導曾鄭重做出解釋:這只是不同階段的不同提法,其實目標都一致,廣州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都市的努力。
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的門戶城市,其最終應該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周春山教授對廣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持肯定態度。他認為城市國際化與國際化城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從目前情況來看,最具備國際化城市的是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的城市國際化進程要上述三個城市慢,因為香港與廣州的地理位置接近,香港的存在分擔了南中國地區國際性的職能,因此,廣州發展成為國際性城市的動力比北京、上海要弱。有專家直陳要害,廣州處于香港多種國際性功能的光環之中,將無疑增大了廣州國際性功能的選擇難度,使廣州的國際化進程前景變得不甚明朗。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