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避難所鋪就安全棲息地
admin
2006-05-17
來源:景觀中國網
5月3日晚,河北省唐山市先后發生3.6級地震和3.8級地震,北京郊區有震感。 北京如果發生地震以及其它緊急狀態時,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去哪里避難? 日前記者來到幾座公園型
5月3日晚,河北省唐山市先后發生3.6級地震和3.8級地震,北京郊區有震感。
北京如果發生地震以及其它緊急狀態時,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去哪里避難?
日前記者來到幾座公園型應急避難場所進行了實地參觀,并就北京緊急避難場所建設情況采訪了北京市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負責人。
休閑、避難一舉兩得
北京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負責人介紹,“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是遵循綜合減災和平災相結合原則進行的。綜合減災是指不僅要考慮地震災害,還要考慮其他應急狀態下居民的緊急疏散、臨時生活。平災是指平時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災時為居民提供安全的場所。”
記者在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朝陽段、萬壽公園看到了既可以在平時休閑又可以在緊急時避難的應急避難場所具體的情況。
按照藍底白色箭頭的“應急避難場所”標識牌的指引,記者先后來到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應急避難疏散區、應急棚宿區、直升機停機坪等處。綠草茵茵的草坪下面設有應急廁所的加蓋水泥槽;觀望臺在應急避難時期就成了直升機坪;小賣部的倉庫同時還是應急物資的儲備庫……據介紹,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具備11種應急避難功能,包括應急避難指揮中心、應急避難疏散區、應急供水裝置、應急供電網、應急簡易廁所、應急物資儲備用房、應急衛生防疫用房、應急直升機坪、應急消防措施、應急監控和應急廣播。它的建成使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掛有“應急避難場所”標志牌的城市。
記者在萬壽公園看到了主要路口安裝了應急避難場所標志和道路指示牌。公園西北側和公園西南角,記者看到了兩片綠地上放有“應急廁所”的標志牌。據介紹,兩塊草坪下各設有10個坑位。應急使用時只需將坑位上覆土除去,掀開蓋板,增加圍擋便可使用。此外,公園內部還建有停機坪,并設置了緊急疏散路線。這是北京市第一個社區級的、獨立的應急避險系統,它建成了公園系統非電網、獨立的太陽能光伏電站供電系統,其總裝機容量可達3000瓦時,在一個晴朗天氣下儲存的電量,可保證連續3個陰雨天正常工作,從而保證公園內照明和辦公用電,在市政電網癱瘓等緊急狀態下,確保應急場所的正常供電。據了解,萬壽公園在白紙坊街道辦事處管轄地域內,附近有萬和世家居住區等5個小區,常住人口30000人左右。如果發生災害,公園可容納15000-20000人。
三委四局一院 規劃 “避難島”
北京地震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到目前為止北京城八區已經建了27處應急避難場所。”
該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率先開展應急避難場所規劃的科學制定。2002年,北京市規化委員會、北京管理委員會、北京教育委員會、北京地震局、北京園林局、北京體育局、北京民政局以及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召開規劃會,結合北京整體規劃進行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2003年,北京市地震局在元大都遺址公園作為試點建設應急避難所取得成功。2004,北京市領導組織召開避難場所會議,由北京市政管委牽頭,在城八區建了19個應急避難場所。到目前為止,應急避難場所已經建成27個,主要分布在近郊區,除了海淀區東北旺中心小學為學校型應急避難場所外,其他都是公園綠地型的應急避難場所。
“北京應急避難場所還將繼續建設”,該負責人介紹到,“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規劃綱要今年1月5日通過審議,下一步各區縣將根據剛要編制本區避難場所規劃,今后的建設將根據各區規劃逐步進行。”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