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民居建設應姓農
admin
2006-04-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美觀與衛生節能環保不偏廢還應考慮農事需要 一排排建筑規劃有序,與周圍的田園風光和諧統一;一幢幢住宅各具特色,但總體建筑風格與當地傳統建筑風格相一致;一間間房屋布局
美觀與衛生節能環保不偏廢還應考慮農事需要
一排排建筑規劃有序,與周圍的田園風光和諧統一;一幢幢住宅各具特色,但總體建筑風格與當地傳統建筑風格相一致;一間間房屋布局緊湊、寬敞明亮、干凈整潔,處處體現著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宗旨。院子里沒有亂哄哄的豬圈、四處亂跑的雞鴨、四處堆放的秸稈,居民用上了清潔的沼氣和衛生的自來水,有了干凈的廁所,屋頂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這不是高檔的別墅小區,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未來村莊藍圖。和城市里各種建筑的發展趨勢一樣,新型的環保生態型住宅,也正在成為農村住宅建設的主流,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亮點。
新農村需要生態住宅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新建住宅越來越多。然而在一些地區,由于農村住宅建設的放任和無序,加之一些農民顯富、攀比等心理的影響,致使一些農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亂,造成土地和金錢的極大浪費。由于住宅建造缺乏規劃和設計,農民大都是自搭自建,造成建筑的色彩、格局、樣式趨于雷同,但卻又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在房屋建設過程中,由于技術條件和施工手段的限制,以及認識的不足,農民建房時多選用落后的建材,比如說采用在很多城市已被禁用的黏土磚,致使建筑節能效果變差。有些農民為了省錢,甚至直接在自家承包的地里挖土燒磚,破壞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還造成了環境污染。
在2006年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1號文件中,實現“村容整潔”被列為新農村建設的“20字基本要求”之一,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真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而作為人居環境要素之一的農村住宅,更應實現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因此,生態住宅應該成為農村住宅建設的目標和追求。
所謂生態住宅,意在尋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即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又要控制對于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因此,對于生態環保型的農村住宅來說,首先在方便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的基礎上,要滿足農民居住的舒適性,例如保證適宜的溫度、濕度,有充足的日照,有良好的通風等等;同時,生態住宅還要保證生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滿足鄰里交往、人與自然交往等要求。
其次,住宅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特點,選用有利于資源節約、有利于建筑節能的新型建材,選用更為科學的設計方案,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農村住宅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目標。
第三,實現農村住宅與農村環境的完美和諧。生態住宅與大自然相和諧不僅體現在能量、物質方面,也同時體現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態住宅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與農村的社會文化特點相融合。
對農村住宅建設頗為關注的湖南作家鄧延陸說,農村生態住宅的規劃要強調整體設計,要根據當地自然環境,適用生態學、建筑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住宅建筑與其他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使農村住宅與村莊環境成為一個和諧的有機復合體。
既要舒適又要農村特色
今年2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有關情況時說,農民的居住條件要體現農業的特色、農村的特色,要方便農民生產生活。一些地方,建了十幾層或者二十幾層的高樓,讓農民坐電梯上下樓,拿著鐮刀、鋤頭,就很不方便。另外農民可能還有一些秸稈等等要堆放,有的還要養家禽、家畜等等。所以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讓農民得到實惠,如果建完了很漂亮,對農民不方便,農民也不會滿意。
所以,農村建設生態住宅,一定要符合農村的特點,應從幾個方面切入:
一是要實行人畜分離。大力推廣畜禽舍圈飼養技術,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二是進行“三改一建”。以沼氣池建設為龍頭,實施改水(自來水)、改廁(沖刷式)、改薪(以電代柴、以煤代柴、以氣代柴)配套工程,改善農村衛生面貌;三是在住宅建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筑節能。充分利用當地方便適用的建筑材料,尤其是一些輕型、節能的新型建筑材料進行住宅建設,保證住宅節能效果。另外,在有條件的地區,要按照“飼——畜——沼——果(菜)”模式建設生態庭院。據有關試驗表明,一戶建造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常年養4頭豬,其生產的沼氣可滿足5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照明、炊事用能需要。從節柴、節省勞力的角度看,每年節約燃料費600元,每頭豬可增加間接收入100元;沼液可供3~5畝果園的全年用肥,每畝年可減少化肥投入200元;用沼肥施果,增產幅度可高達25%以上。
其實,我國早有獨戶式生態住宅的設計與建造。上世紀80年代浙江省永康縣農村某種桔專業戶建的三層住宅,采用以沼氣池為中心,屋面覆土種植蔬菜瓜果兼當隔熱層,形成物質、能源的循環生態系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保持多樣建筑風格
我國幅員廣闊,因地理區域不同,建筑風格也多種多樣。因此,在新農村住宅建設中,要因地制宜,既要充分體現生態觀,又要保持多姿多彩的建筑風格。
農村住宅建設要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應依山傍水、依山就勢地建設農民新居。同時,要按高、中、低檔為農民規劃設計各種戶型住宅,既避免住宅本身的雷同和毫無章法的亂建,又使新住宅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既可以節約土地資源,也體現不同地區的建筑風格。
對此,鄧延陸說,要避免新農村住宅建設的雷同,就要對農村住宅建設進行整體規劃,為農民提供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建筑圖紙,供農民選擇。
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江西、山東、陜西等很多地區的相關部門都已經為農村住宅建設編制了節能、環保、生態的建筑規劃和建設圖集,并免費提供給農民,為他們建造住宅提供了方便。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教授說,古老中國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棲居、耕作,留存了豐富的鄉土建筑,像客家的土樓、云南的吊腳樓、徽派建筑的民居等;還有像一條小溪、一座大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認同,它們盡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歷史遺產那樣宏偉壯麗,也沒有得到政府的保護,但這些鄉土的、民間的建筑與遺產景觀,與他們祖先和先賢的靈魂一起,恰恰是構成中華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礎。這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建筑和風格,在農村住宅建設時,都應合理充分保護和借鑒。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建筑與景觀的協調,形成風格各異的農村住宅建筑。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