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種“百分比”重塑城市
admin
2005-12-03
來源:景觀中國網
對于許多國家實行的“百分比藝術條例”的法律,我國業界希望公共藝術立法的呼聲也很高,如上海市人大代表鄭榮發就曾在2003年的人代會上提出“上海應制定公共藝術百分比政策
對于許多國家實行的“百分比藝術條例”的法律,我國業界希望公共藝術立法的呼聲也很高,如上海市人大代表鄭榮發就曾在2003年的人代會上提出“上海應制定公共藝術百分比政策,加大公共藝術建設的投入”。
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公共空間并非孤立的,老城區的一弄小巷,甚至一塊磚、一棵樹都記載著多少歲月的記憶,印證著一個“家園”———公共藝術該如何面對這一切呢?“百分比藝術條例”在新舊交替的中國到底會遇到怎樣的困境與問題呢?
條例實施存在分歧
目前,如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等地都已實行“百分比藝術條例”,其做法是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公共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規定在公共工程建設總經費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為藝術基金,它僅限于用作公共藝術品建設與創作的開支。
但針對該條例的實施對象,業內也存在一定分歧。“但凡建設項目都應該納入百分比藝術范疇。”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余丁說,他認為無論是國家工程還是地產開發商的個人工程都應納入該條例范疇,但他補充道,“但是國家可以采取一定舉措對其進行補償,如采取減免稅措施,如可以將建設方用于公共藝術建設部分的資金免稅等。”
“百分比藝術的針對對象應該是國家公共基金運作的工程。”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說,她將對象鎖定為政府出資籌建的工程,她認為那些私營企業的建設項目不應該被強制納入該條例管轄范疇,對他們應該采取鼓勵的舉措,如設立相關減免稅收的方式來促使私人支持藝術事業。
非永久設置與經費“挪用”
目前許多建成的公共藝術并沒有如其初衷起到改善環境的功效,反而造成視覺污染,而由此提出的命題就是公共藝術是否應該是永久性的?對此,陸蓉之認為,公共藝術應設立下限,如在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已實行,這個下限一般為五年,如果該公共藝術建成后五年群眾還在罵,就予以拆除,這對藝術家和民眾都是一種尊重。公共藝術應該是開放的、公共性的,民眾有權表達意見,應該是非永久性的,配合時代改變而有所改變的,不應該是紀念碑式的。
余丁教授透露,目前臺灣地區的許多建設項目都存在著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按百分比所得來的錢多到花不完,但這筆多出來的錢究竟會用到那里呢?難道將每一寸土地都堆滿城市雕塑?
“這筆剩余資金可放置到公共藝術基金中,它可以用來資助一些公共藝術基金不足的項目,或用于公共藝術的研究基金。”余丁說。
“我們可以將這筆錢‘挪作他用’。”陸蓉之說,這里的“挪作他用”決不是縱容委員會成員中飽私囊,而是不應該將公共藝術簡單地理解為藝術裝飾品,即壁畫、城市雕塑等,建筑燈光工程、公共家具、景觀設計等都可納入其范疇,同時這筆資金還可以用于公園、美術館等公共設施的建設,這些在他國早有先例,如大名鼎鼎的洛杉磯當代美術館就是利用公共藝術基金籌建的。
公共藝術不應與建筑割裂
百分比藝術條例以法律的形式代表了其強制性,而目前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執行中,經常有將建筑與公共藝術割裂開來的做法,在中國,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有評論界人士曾尖銳地指出:“目前的建筑設計與公共藝術完全割裂開來,那些放置在社區中的城市雕塑仿佛是硬安進去的。”
“我們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幾種形式,而是應該擴大公共藝術的范圍。”陸蓉之說,“不僅是城市雕塑,建筑的燈光工程、路面鋪張、景觀設計甚至是電話亭都屬于公共藝術范疇。”
“建筑師在做設計時就已經將公共藝術納入考慮的范疇。”青年建筑師連欽說,“我們在接到項目后,首先會規劃做一個總平面,甚至我們也會考慮到在有些小區中安放城市雕塑等大型戶外藝術品,這些都是屬于公共藝術范疇。而具體至單體建筑而言,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可能并不明顯,在許多丘陵地帶作項目時,我們在設計時首先就必須考慮將建筑與周邊環境因素相融合的元素。”
并非放之四海皆準
“百分比藝術”是舶來品,來自歐美國家,早已有建筑與藝術緊密相關的傳統。如歐洲的那些古老的歷史建筑布滿了雕塑與繪畫,文藝復興以后,建筑已與雕塑、繪畫分離了,壁畫仍然需要附屬于建筑物的墻上,但雕塑已經脫離建筑,成為建筑延伸出的戶外空間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如凡爾賽宮后院的雕刻雖然與建筑分離,但是卻成為其建筑軸線上不能缺少的妝點,雕刻表達的主題也配合了圍景的精神。
百分比藝術的宗旨就是希望營造具有文化氣息的公共建筑,但是目前的經費往往會與建筑脫節,臺灣地區成功大學建筑系王明衡教授曾在以“尋找市民美學”為主題的論壇上提到:“百分之一的公共藝術,有時候是百分之百的多余!”該觀點被眾多業內人士引用,而其提出的疑問就是:究竟哪些建筑是需要公共藝術的呢?公共藝術是否放之四海皆準的事物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真正需要藝術品美化的建筑物,只有在都市空間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附有重要公共戶外空間的公用建筑,也就是要與人群的活動有關。至于一般街面的建筑,或土木工程,實在沒有必要花一筆美化的經費。污水處理場就是那種“公有”而不是公眾使用的建筑,原本是沒有設置藝術品的必要的。可是依法要拿出百分之一的藝術品經費,真不知怎么花才好。何況公共工程的建筑費用通常高過一般公共建筑。如果缺乏對公共藝術的認知,反而會造成視覺污染,妨礙公眾行動的問題,在歐美國家,民眾對公共藝術的設置,破壞建筑和諧、阻擋戶外動線或視線,表示了極大不滿。
態度
如果百分比藝術條例實施……
百分比藝術條例雖已經在國外許多國家實施,但在我國內地尚處于論證階段,記者以“如果百分比藝術條例在中國實施了”為假設走訪了幾位上海房地產界、建筑設計界等方面的人士,卻得到了不同的回答。
“我們當然會支持。”上實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副經理李戈說,“上實做的項目一直致力于公共藝術的建設,如海上海商業街,僅海上展館、海上講堂和海上劇場三座公共建筑的造價就達到了2億元,商業街中路面鋪張、街景雕塑等公共設施的造價也不菲。”
當記者問及如果百分比藝術的資金并不是投入在開發商的小區樓盤或是周邊地區,而是用作其他地方的公共藝術建設時,上實會怎么做?李戈考慮了一會說:“我們也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所以即使不是在我們的樓盤周邊做公共藝術,我們也會不遺余力地支持。就像我們在崇明東灘有一塊地,這塊地如果用來旅游開發會賺很多錢,但我們卻把這塊地用作了濕地公園的建設,如果僅以經濟利益為前提的話我們決不會這么做的。”
與上實公司不同的是,對于百分比藝術條例實施的假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小型房產開發商激烈地說:“憑什么要讓我們出這筆錢?公共藝術這和我們開發商有什么關系!”
針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青年建筑師連欽分析道,資金雄厚的開發商,如上實、瑞安、萬科和綠地等集團,他們的品牌本身就具備一定含金量,而他們所作的項目又試圖賣文化、賣氛圍、賣生活概念,所以他們愿意把錢投入到公共藝術中,這樣可以使樓盤增值,當然也不能排除開發商本人具有社會責任感,他們就會將有些資金用作公益事業,其中也包括興建一些公共藝術設置,支持藝術事業等。相比較而言,一些規模較小的開發商本來資金就很短缺,他們在開發樓盤時并不會將品牌因素考慮在內,“廉價”才是他們主打的賣點,所以他們會認為做公共藝術只是多此一舉,同樣也會對百分比藝術條例有一定抵觸情緒。
觀點
視野之內的殘墻古井
許江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今日中國之城,無外兩種形態。一種是老城,這類老城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就已成形,均有百年甚至千年的建城歷史。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種純粹的老城區日見鮮少。老城區最重要的變化在于老居民的遷出,街區的城市中心化和商業化。在這樣的時候,老城區的歷史的公共記憶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公共記憶往往并不在于添加了什么,而在于保存了什么。那一座老公寓,一段殘墻,一口古井……都應歸入公共空間的關注的視野之中。因為,在它們身上存留著這座城、這個區的今人熟悉的歷史表情,牽掛著人們與土地及不可見歷史的氤氳淳化、相熟相親的家園感覺。在它們身上記載著都市人集體的、公共的鄉愁。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城市都屬新的城區。這里所講的另一種城市形態的新城區,所指是1990年代以來重建和新建的區域。在這些區域的公共空間中,塑造區域新聚人群的公共記憶,顯出某種新街區的形象特征,當是公共空間藝術品創造的基本的出發點。今日上海與許多都市營造之復雜,正在于新區與老區相楔,互相交錯在一起,不同歷史斷代的建筑,成了城市可見的斷代輪廓線,成了城市的外觀皮層,此起而彼伏。在這樣的街區建造公共藝術,尤應重視具體的環境因素和整體層次的打造。
丑陋的歐洲雕塑模仿品
邵大箴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有一種現象頗值得我們重視,那就是有人以為,只要有雕塑品陳列,就表明有了藝術和有了文化,結果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場合出現了不少貌似雕塑而實際上離雕塑藝術甚遠的東西。其中最普遍的是歐洲古典雕塑模仿品的大量出現。暫且不說這些模仿品制作水平極端低劣,歪曲了原作的樣貌和精神,就是復制得惟妙惟肖,把它們陳列在我們當代的城市環境里也是不倫不類,因為它們離我們時代太遠,和我們的文化環境極不協調。用“附庸風雅”來形容我們一些人的心態并不過分。有人問,歐洲一些城市的公共場所不是也安放一些古典雕塑復制品嗎?是的,確實有,那或者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遺跡,或者是根據特定環境的需要,選用一些水平較高的復制品。他們在現代城市的公共環境里一般置放現代人做的有現代氣息的藝術品。
從這里引申出至少兩個需要硏究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做文化、做雕塑,首先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立場和文化態度,不要盲目地跟著人家走。其次,我們的領導部門和決策人,不要為顯示自己有文化修養而一意孤行。憑自己對藝術問題的一知半解去發號施令,肯定會做出反文化的事來。
城市史是背井離鄉的歷史
劉士林 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從某種義上講,中國的現代化主要是一個城市化的革命過程,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不僅在歷史上因襲著悠久農業文明傳統,在現實中還實際承載著更加沉重的農業人口負擔的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挑戰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城市化本身是無法避免的,另一方面,“城市的歷史又是人們背井離鄉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必然要喪失他的故園、鄉土、童年以及內心深處珍愛的一切。
如何在城市化的必然進程中,以積極的藝術創造努力協調人自身的心理分裂與精神失落,無疑是當代城市文化與藝術再生產過程中一個最值得關注的方面。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要求下,當代公共藝術才獲得一個更高的發展目標與實現自身的現實契機。(以上觀點整理自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文廣局主辦的“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學術論壇”發言)
個案
海上海商業街的公共空間
這是一條小街,但是通過分布其中的木制造、紅磚制造、玻璃制造、金屬制造、水泥制造的“魔方建筑”,演繹出一個關于正方形的故事。一個正方形作為母體被開發以后就呈現出了無限可能性,它在形態上被重疊、旋轉、交切、并列、突出、拉長,Z字形的街道突破了直線形街區的模式,借用了傳統文化中的空間要素將公共空間進行理解、思考和解讀。
這也是一片建立在老工廠(上海工具廠)廢墟上的魔方建筑,拆除的廠房,散落的建筑構件,高低起伏的紅磚墻,通過建筑材料、混凝土建構、工廠基地的輪廓使建筑實現了時間與空間、空間與時間的記憶碎片的保留,這不是對產品的保留,也不是新天地式的建筑保留,而是仿若一種對城市文脈意象動態式的保留,可以讓你感受到傳統文化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浸淫。
上海國際創意產業活動周于本周在海上海商業街開幕,有了創意作品的點綴,這個似街非街、似建筑非建筑的規劃因此有了一些表演的意味。
設計師周偉試圖將這條街組合成正方形與園林之間的游戲,Z形的街道給人以連續的視覺,并組成了五個場景節點呈塊狀院落形態構建成流動的園林,它們以其建材的不同分別命名為水泥院、金屬院、玻璃院、紅磚院和木制院,在商業街的主入口處還規劃有海上講堂、海上會館和海上建筑。
海上講堂的外形構思為漂浮的瞬間,通過虛實兩個漂浮運動的體量瞬間交切,獲得帶來視覺意外和心理震動的形式美感,長長的走廊與講堂在外扭轉十字疊交,在獲得張力表達的同時,也謀和了階梯狀講堂內部的使用空間,由于帶有一種儀式上的意境,因疊交而傾斜的講堂更給人一種殿堂的影響。
海上劇場外形構思為“打開的瞬間”,整個造型主體由一個正被打開的方盒子的瞬間場景構成,折褶的鋼板與正方形金屬網格形成打開的視覺表象。打開的方體在玻璃盒子上的扭轉并通過色彩連廊與架構式入口的連接獲得有意味的形式。故事的發生與事件的展開在打開瞬間被隱喻。場內具有完善的內部配套設施,在這里人們不僅能看到戲曲、歌劇、實驗話劇,還能看到各國專題電影以及上海各大藝術院校的師生作品。外形如小冰淇淋拼接的海上展館的構思為“冰裂的瞬間”,由兩個疊加的體量水平旋轉運動的視覺瞬間構成,線形透明玻璃構成的底部方體抽象地表達著水的語言,上部方體被冰裂花紋分割的鍍膜玻璃包裹,有序地形成運動中的鏡像和鏡像中的運動,各種富有創意的展示在這里進行著。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