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與歷史和諧相處 反思篇:昔日短視與啟示
admin
2005-11-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西安歷史上的輝煌,除了留下眾多歷史文化遺產外,并未給我們現代西安人留下過多的不需經營和投資就可立即變現的財富。歷史上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西方轉移,中國經濟重心向南部
西安歷史上的輝煌,除了留下眾多歷史文化遺產外,并未給我們現代西安人留下過多的不需經營和投資就可立即變現的財富。歷史上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西方轉移,中國經濟重心向南部和沿海轉移。西安落后了,變得比以往貧窮了,皇城的遺民們,在經過長時期沉沒、自慰后,開始變得躁動不安。祖先飯吃不飽,他們要吃現代飯了。
西安人錢少,卻會走捷徑。古新混合是我市過去很長一個時期城市發展的基本模式。與重新建一座西安新城來看,古新混合的實用主義城市建設發展模式,有其一定的優越性。
首先,這種發展模式可以充分依托解放后十幾年間,舊城區逐步建設積累起來的城市公共資源,在城市基礎設施和諸如學校、醫院、商業網點不需更多投入的情況下,使城市面貌的改善,迅速向現代化目標邁進;其次,古新混合的發展模式,在政府財政資源長期緊張,難以擺脫吃飯財政的情況下,依托舊城土地資源強力升值能力,走“滾動”式或稱“攤大餅”式的發展之路,在速度上可快可慢,在空間上可點可面,或紅花一片或一枝獨秀,使政府擺脫了建新城一次性投入巨大的壓力和建設風險。盡管我市過去在加快城市建設步伐過程中,歷來都很重視對舊城文物古跡的保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甚至詳細到諸如鐘樓周邊及城墻內外建筑物高度都有限制,但是,實際執行落實過程并不盡如人意,在護舊和建新的矛盾中“建新”占了上風,舊為新讓了路。讓古城原有整體空間形態和風格開始變得面目全非。
古城整體歷史面貌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壞,根本原因還在于充滿實用主義色彩的“古新混合”的城市建設發展模式選擇上。在我市的“古新混合”建設模式中,也“依舊”,但“依舊”并不是依托古城眾多的文化古跡和古城歷史風貌資源走旅游興市之路,而是依古城原有的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新建”也并不是建一座仿古復古新城,而是建一座現代化式的新城市。在這樣的前提下,來兼顧維護舊城風貌,試圖走出一條建新不傷舊的路子。
歷史上依舊建新,新舊混合城市建設模式,也是有成功的范例的,唐長安城就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建立并發揚光大的。但是在現代,在同一個空間內建設城市,實現“建新不傷舊”的理想,卻鮮有十分成功的典型范例。我們知道,在科學技術推動下,近幾十年來,人類社會的發展能力比歷史以往任何時期不知要大多少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綜合國力跳躍式增強,在中國人開始以全新的角度認識到城市在充分發揮資源聚集,強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后,中國人對城市的建設熱情和改造能力已今非昔比。在歷史上各個時期,在一座城市拆舊建新的過程也一直沒有間斷過,但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大規模改造城市能力也不如今天這么強,沒有今天這般跳躍式發展的特征。即使像當年唐長安城的建設,雖在規模上超過唐以前任何時期,但在建筑風格方面與以前相比仍然是續承性大于創新性,相似性大于相非性。而現代城市建設就完全不同,今天建造的一座鋼筋水泥大樓即使只與一百年前的老宅相比,你都看不出它們在風格、外貌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更不用說與一二千年的各類歷史文化建筑相比了。
從功能關系上,文物古跡、文化遺產是也是與現代化城市設施要求相異。現代化城市需要寬敞的馬路、便利的交通,聚集起的人口,需要高樓大廈,需要各類現代生活設施……而這一切,文化古跡、歷史文化遺產非但不能與之提供,而且還要與現代城市的人與物爭空間,爭“生存權”。但文物古跡無言,古人又不能來到現實與現代人爭個你高我低,于是,便難逃節節敗退的命運,眾多文物古跡或被拆毀或淹沒在現代化高樓大廈之中,被孤立、被蠶食、被異化。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的過程將正在“四化”理念的指導下,逐步終結。古城科學發展的觀點開始深入人心。在這里,我們有必要按照“四化”理念中的國際化標準,了解一下國際上的文物古跡保護先進國家、城市的做法和有識之士的觀點,來與我們以往的做法做對比、照鏡子。
1976年11月2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的《關于歷史地區的保護及其當代作用的建設》(簡稱《內羅畢建議》)將世界各國的歷史環境問題歸納為以下五個共同觀點:
一、歷史環境是人類日常生活環境的一部分
作者理解:歷史環境不僅僅屬于環境所在地,改變歷史環境現狀應廣泛征詢意見,不得大而化之,小范圍輕易決策。
二、歷史環境是過去存在的表現
作者理解:歷史環境存在權,輕易不得剝奪,一般決策者對歷史環境客觀存在沒有自然延伸的剝奪權。
三、歷史環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樣性
作者理解:人類就是在多樣性環境中生存、發展起來的,多樣性是人類乃至動物對環境的天然需求。
四、歷史環境能將文化、宗教、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如實地傳給后人
作者理解:歷史文化的載體存在書上容易,存留實物和現實環境卻很難,一座現存的廟宇,一個古老的民居,間或是一個土疙瘩,所承載的信息都要比一本書可能更多,也絕對更生動、更吸引人、更能引起上至專家下至普通百姓興趣。
五、保護、保存歷史環境與現代生活的統一,是城市規劃,國土開發方面的基本要素
作者理解:在現代社會比以往人類社會更具有能力改變歷史環境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要慎用現實權利,能實現歷史和現代生活“雙贏”當然更好,如果一時因種種原因不能“雙贏”時,首先應考慮讓歷史環境“單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歷史文化環境不改變也是一個發展,并能實現極大增值。
1964年5月31日召開的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成立的“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中心”,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筑師及技師國際會議上通過了《威尼斯憲章》,提出了文物古跡保護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憲章》進一步擴大了文物古跡的概念,保護范圍由文物建筑向地段,向“歷史街區”逐步拓展。保護“歷史街區”的概念已強調的不是個體建筑。文件指出:雖然地段內單體建筑可能并不個個都具有文物價值,但它們所構成的整體環境和秩序卻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的風貌特色,因而使文物價值得到升華。從地段構成講,也不僅限于宮殿、廟宇等紀念性建筑物,而且也包括與文物相協調的民居、商店、村落等廣泛的內容。在文物具體保護上,開始強調全信息保護,提出要保存各個時代的疊加物,修復時添加的部分必須保持整體的和諧一致,但又必須和原來的部分明顯地區別。禁止任何重建。
與人家比一比,我們以往對待古城歷史文化遺產在認識觀念、行為上的差距在哪里,應該能夠一目了然。
美國規劃協會全國政策顧問、院士級注冊規劃師蘇解放,在考察、訪問了我國一些城市后,對中國城市建設規劃提出建議:每一座城市都應該采取一個全新的規劃程序,這個程序應起始于宏揚與整合歷史與文化的城市視角。這個視角應該包括所有與前景相關的熱點話題的討論,以及從市民那里收集意見,因為他們將不得不生活在這些決策的結果之中。這個程序將采取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綜合方案,在投入建設之前,先要分析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問題。這些規劃要有透明度。基于中國原理和地方特色的設計導則將得到發展,并由有見識的專業人員來管理。不再建造豪華的偶像和舉辦精英的競賽,城市的財政將能夠支持歷史特征和街區的保護,并維護社會和居民的利益。這個方法將節約城市的經費,提高它的經濟發育能力,重新確認其認識度。
更為重要的是,它將產生一個與人民和諧相處的城市,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它是人與空間的有機結合,能經受光陰的洗禮,歷久彌新。當這樣設計了,這個城市而不是一些建筑,才會被完整地鑄造為最偉大的藝術形態。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