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群體:正在崛起的商業和藝術力量
admin
2005-07-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杭州古老的運河東岸已基本改造完成,原有的老廠房都已不存在,變成了一片片居住和辦公區。運河西岸杭一棉、大河造船廠等老工業廠區本來也是要拆除改為居住用地的,然而,杭州市
杭州古老的運河東岸已基本改造完成,原有的老廠房都已不存在,變成了一片片居住和辦公區。運河西岸杭一棉、大河造船廠等老工業廠區本來也是要拆除改為居住用地的,然而,杭州市政府最近決定將這些老房子保護起來,還要建成文化公園。
讓政府改變主意的是運河邊一個叫做“loft49”的地方。這片老廠房里的一群人,讓人們看到了創意的力量。杭印路49號在短短兩年時間聚集18家創意設計公司,從業人員已有360多人,2004年實現總產值達1.6億元,人均產值達到43.6萬元。成為繼北京、上海等地之后新生的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每兩小時賺進一萬元
南山路上建于1929年的黃樓,這兩天已經只剩一張皮了——除了外墻等表層被保存下來,內部已經完全被掏空;現在正在用鋼結構進行全方位加固,重新裝飾后將成為杭州一家爵士酒巴。這是杭州內建筑設計事務所近期在做的一個項目。作為合伙人之一,姚路很興奮:“舊房子怎么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簡單地夷為平地,一些有價值的老房子要保留下來,進行室內再造,不僅杭州,這是每個城市都將面臨的問題。”
作為杭州優秀的專業設計公司,內建筑的業務輻射全國。今年“五一”完工的珠海一小型商務酒店讓姚路備感辛苦——七個月的時間,每個月都要從杭州跑珠海兩三趟。“單純做設計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把設計完美表現出來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相比較而言,姚路還是比較喜歡在杭州,“可以天天去看,人們要的是呈獻在眼前的效果”。
“我現在每天工作6小時,每周單休。”姚路有時候把自己設計的太古咖啡館當作會客廳。“現在接案子挺多,大約平均每月有80萬元進賬。”一月工作156小時,賺80萬元,也就是說幾乎每兩小時賺進1萬元。姚路笑了,“別以為我們做的真是沒本的買賣,其實我們花在出國學習游歷的錢和時間都是一種投入”。
為高端產品生產附加值
潘杰可沒姚路那么悠閑,這兩天他正忙著搬家,把廣告公司從慶春路搬到杭印路49號原先的一處食堂,與他的攝影棚比肩為鄰。當然,這個食堂已經過他精心改造。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知名先鋒攝影人……潘杰的頭銜很多,但他的名片上卻只有一個:攝影總監。
熱愛攝影的潘杰現在沒了每年出國轉兩趟的習慣,“太忙”。
然而,潘杰忙卻不是在忙著增加業務量。“量需要保證,但不是越多越好,我希望接更多高端產品的業務。因為只有高端的產品才能產生高附加值,才更需要我們的包裝。”
為什么在杭州發展?潘杰的回答很實在,作為一個杭州人,他喜歡杭州。而且浙江省內迅速發展的民營企業就有500多萬家,位居全國前三的外貿出口量,都形成了對設計業的巨大需求。浙江不乏優秀企業,但大多仍在市場上打價格戰,為優秀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很有必要。
和內建筑一樣,潘杰的業務并不局限在浙江,而是來自全國乃至世界。
拿下紅嶺這個品牌,是潘杰最為杭州人長臉的一仗:擊敗了深圳上海北京數家4A廣告公司,這里面包括大名鼎鼎的北京精信。而勝出的方案只有薄薄的一疊,不及對手的四分之一厚度。從先期的創作定位、創意構思到模特選擇、化妝造型和形象風格的設定,及至后期的電腦影像技術處理、平面設計、制版印刷、市場推廣……所有環節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一體化的系統操作快速高效。看起來,這是潘杰制勝的法寶,然而事實是,“我甚至比他們自己更了解他們的產品。我贏在對服裝系統的了解”。
憑借出類拔萃的實力,潘杰為包括夏夢、羅蒙、法派、紅領、皮爾·卡丹、一諾、弗朗特、杉杉、雅戈爾、三毛、陽光、巴貝、洛茲、馬克西姆、凱撒等等一大批國內外頂級服裝企業與著名品牌提供服務。潘杰一手創建的智匯堂志在打造中國服裝名品的品牌“夢工廠”。
披上LOFT的外衣
杭印路很長,卻很窄,兩邊盡是不規則的小房子,一間一間地開著各色店鋪,嘈雜、無序、塵土飛揚,整條路就像根被揉皺的布條。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路,每天都有人開著車來尋找杭印路49號里的一群人談生意,杭印路49號現在被稱為“LOFT49”。
LOFT49是一個由廢棄倉庫、工廠改造而成的文化產業社區。2002年美國DESIGNIDEAS中國公司(簡稱DI)最早進駐,短短兩年時間,LOFT49,近1萬平方米的舊廠房里已經會聚了18家企業、藝術工作室,涉及工業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廣告策劃、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商業攝影、雕塑、繪畫等多個創意領域,聚集了上百位設計、創作人員。他們來到這里,既有了展示空間,又有了互相之間更便利更頻繁的交流合作。
這些公司進駐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廉的房租和巨大的空間。
設計師、藝術家進駐后,對廠房進行了較大的改造。潘杰說,這里的公司,一般空間改造投入都在幾十萬。然而,發銹的鐵門,磨得坑坑洼洼的水門汀乃至墻上的標語都被保留下來,于是LOFT49在人們眼中成了不折不扣的藝術時尚,成了一個每天都有人來參觀的地方。
但設計師們知道,這些充滿藝術感的空間,并非為藝術而構建,一開始,就被打上了商業的印記,是一個出售創意的地方。有一點時尚,有一點懷舊,但是很商業,杭州頂尖的設計者就這樣集聚在杭州古運河邊上。
事實上,早在LOFT49之前,廣告、設計等一大批創意型行業已經在杭州悄然興起,但LOFT49的意義在于它第一次向人們集中展示了創意產業的區塊特色,成為杭州一張創意產業名片。
熱鬧之外的風景相
對于LOFT49的熱鬧,散落在杭城各處的創意類公司可說是在默默地賺錢。
曾任養生堂廣告創意總監的汪泓,去年3月自己開了家公司“百年品牌顧問公司”。一年經營下來,贏利狀況不錯。目前手頭上在做的案子,一個是“華麗生命維他”,一個是“匯源果汁”。汪泓的公司只有十幾個人,“這只是一個平臺”。專業的汪泓為他的客戶選擇專業的工作室、制片公司。
汪泓要做的事情,比較罕見,叫做“品牌整體管理”。他把自己的公司比做托兒所,把企業品牌比做孩子。汪泓的工作就是在父母的配合下把這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人士。
除了培養孩子,用汪泓的話來說,他更主張“優生優育”,希望在產品出來之前先有創意,比如說2008奧運會就要來了,那么根據需求去生產、做品牌,這遠比東西生產出來了再去想怎么打造品牌更有生命力。他希望由他們打造的品牌成為一個百年品牌。
潘杰、姚路、汪泓……這群人的想法總是很獨特;敢想敢做,敢于實踐自己的創意,這是一種勇氣。這種勇氣基于他們專業、用心,于是,他們一步步走入先鋒行列。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