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規劃保護“地球之腎”
admin
2005-06-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日前,宜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在7個縣市建立1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保護我市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這是我市首次批準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
日前,宜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在7個縣市建立1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保護我市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這是我市首次批準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
這1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別是:秭歸縣三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隔河巖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宜都市高壩洲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熊渡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大溪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泗洋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南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灣潭河濕地自然保護區;興山縣香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古洞口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遠安縣沮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當陽市漳河濕地自然保護區、鞏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按照市政府要求,這1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限,由相關縣市人民政府確定,標明區界,予以公告,并制定有利于保護區建設的措施。
據了解,包括湖泊在內的濕地資源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由于它所具有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生命之源”。濕地生態系統成為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熏濕地保護成為全國生態建設的重要任務。宜昌這1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批準建立必然會為我市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宜昌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