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要讓北京“宜居”,未來15年,將有數百萬人必須在中心城區之外另覓居處。但他們是否會跟著政府的指揮棒遷移呢?
“宜居城市”的概念,在本次北京市總規劃修編中,差一點被排除在外。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周一星教授,領銜 “北京城市職能、發展目標及總體發展策略研究”專題,他最初反對將“宜居”寫入規劃。這并不是說他反對北京成為宜居的城市,而是認為“所有的城市都需要宜居”,因此“宜居”應是城市的必有之義。
從另一方面講,這一概念躍然紙上,顯示規劃者們認為,至少在目前,北京尚不“宜居”,或尚不夠“宜居”。
誰不喜歡北京?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趙中樞博士看來,“宜居城市”并沒有特別的統一標準,但“如果做調查,看看北京和其他城市比較哪個更宜居,北京得分不會特別高”。
不過,已有的一些調查并不太支持趙中樞的判斷。
2005年2月,《商務周刊》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聯合做了一個“中國宜居城市排行榜”,北京在調查中名列第三。這次調查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濟南、大連、廈門10個城市的3212位居民進行了入戶訪問。
較早前的另一項排名,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的周志田等于2004年發表的“適宜人居”50個中國城市排序中,北京也名列第三,前兩位是深圳和廣州。這項評價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潛力、社會安全保障水平、生態環境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生活便捷程度六項指標測算排定的。不過,在零點的調查中,認為北京是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的被調查對象中有24.5%人則是由于“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而成都、大連、珠海、青島、廈門,則更多得到了“休閑、舒適”或是“城市環境好、干凈、空氣好”的贊譽。北京在綠色生態環境評比中僅列第七,其中綠化程度和城市噪音兩項指標都叨陪末座。
放眼全世界就更加不同了,全球著名的美世人力資源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項全球 《全球生活質量》排名,2005年度對全球200多個城市的調查中,上海甚至進不了前一百名,北京則居132位。
香港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在亞洲各大城市中,新加坡是最適合外國人居住的地方,而北京則在這項評選中位列第十名。
由此可見,北京仍然是中國人最向往的城市之一,但在外國人眼里,這或許是個充滿最多機會的城市,但未必是最喜歡居住的城市。
北京何處不宜居
北京到底何處不讓人滿意呢?
“首都之窗”網站剛剛進行了一項關于“宜居北京”的有獎調查,兩個月內有9080人次參與了調查。北京居民對“交通”、“外來人口管理”等問題提出的意見最多。
居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也覺得,北京有著諸多的不“宜居”因素:人口密集,交通堵塞,房價高漲,生活費用高昂,氣候不好(如沙塵暴等)等等。
大多數的指責,都與人口密集有關,過多的人口、建筑、車輛,都擁擠在城市的中央地帶。
而這一局面,兩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吳良鏞早就指出,根本原因在于“單中心+環線”的城市發展模式。
目前北京的這種單中心的城市發展模式,是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專家以莫斯科規劃為藍本幫助確定的。
北京市區的“中央大團”集中了行政、商務、商業、文教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就業功能,“邊緣集團”則以居住為主要功能;而更遠的郊區,又規劃有一大批衛星城鎮,它們現已開始為市中心區負擔居住功能。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將北京由消費城市轉變為生產型城市的口號中,北京市區建成區擴大了4.9倍,市區人口增加了近4倍。這些人口,多數集中在主城區。
“步步為營,節節敗退”,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段成榮對北京城市人口容量的歷年規劃作出回顧后的結論。
“步步為營”,是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每次城市規劃都對人口容量設定了較為具體的目標方案;而“節節敗退”說明了這些人口目標都相對偏于保守。
上一版北京城市規劃是1993年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其中預測2010年北京市的總人口將達到1500萬,而實際上到2004年底,北京市總人口已經達到了1492.7萬人,提前六年實現目標。
除人口之外,城鎮建設用地提前8年超過原來預測的2010年的924平方公里,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也是提前7年達到200萬輛。
段成榮說,“一個總是相對保守的規劃,是很被動的。導致規劃落后于現實的需求,很多東西都是建了又拆,拆了又建。”
由此的結果是,與世界上12個同等規模的大都會比較,北京用地是最密集的,人均用地是最少的,城市化地區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4694人,遠遠高于紐約的8811人、倫敦的4554人、巴黎的8071人。
人口集中的原因,被歸結于規劃和建設中對建筑和功能的過度集中。胡同、四合院,正在被大型建筑物取代,中心區的“聚焦”作用越來越強,其承受的人口、就業、交通等方面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清華大學承擔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題》指出,“舊城功能不斷增加,建筑高度失控,建筑總量不斷擴大,建筑體量龐大,進一步增加了對舊城空間環境、交通環境的壓力,基礎設施的整體承載力難堪重負,交通環境日趨惡化。”
這樣的結論,每個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感同身受。
“北京空間發展戰略研究”課題指出, 三環以內集中了全市區60%多的交通出行量,其中二環以內占了47%,換句話說,二環以內市區6%的土地集中了市區將近一半的出行量。
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2001年統計,現在北京城區400多個主干道路口,嚴重擁堵的有99個。由于道路擁堵,行駛在三環路的300路公共汽車,正常行駛一圈應是110~120分鐘,而現在經常要花160分鐘。
與交通擁堵相伴而生的是中心區環境質量的惡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學術顧問李康對媒體說,大氣污染是北京市目前首要的污染問題。七五期間,北京市三環路以內的汽車尾氣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率為30%多,現在翻了一倍。作為一個單中心的城市,北京的中心區一直高強度開發,高層建筑不斷增多,阻礙大氣流通,導致局部大氣惡化,污染物濃度增高,危害健康。
而在“中國宜居城市排行榜”調查中,“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好”,正是被訪者最為看重的三項“宜居”指標。
一位專家指出,我國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城市化、現代化、汽車化使市內交通供需矛盾越來越尖銳,由此引發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很可能演化為城市的另一類危機。
400萬人另覓居處
北京,將會有多少人口?她又能容納多少城市人口?
按1990~2003年北京市人口的年均增長率2.2%計算,北京2020年總人口將達到2100萬人。
而新版規劃通過北京市經濟發展、城市化發展和人口政策等因素的研究,包括綠色空間、適宜人口密度和水資源在內的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以及就業崗位需求和生育要素的研究預測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
不過,它也同時說,考慮到流動人口以及其它不確定性,規劃的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暫按2000萬人預留。
近20年來,疏解中心區的人口壓力,一直是北京城市發展的一個主導方向。1993年經國務院批復的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改變人口過于集中在市區的狀況,大力向新區和衛星城疏散人口。
但是,從1980 年到1990年,北京舊城人口從180萬降到175萬,只減少了5萬。
新華社的一篇文章指出,這種不如人意的反差,是由于城市的就業功能一直集中在中心區,人口疏散很難取得成效。相反,由于規劃是以改造與發展中心區為導向,大量房地產項目涌入舊城,使市中心區的建筑密度越來越大,人口密度也越來越高。不過,疏散速度近年有所加快,根據2000年和1990年的兩次人口普查數據,北京舊城區人口逐漸在減少,其中常住人口由170萬下降到139萬。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題》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得到控制,舊城各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均呈現負增長的狀況;第二方面是家庭結構的變化,舊城很多幾代同堂戶隨著子女成人獨立外遷而人數變小,導致舊城部分人口的外移;第三個原因是人口的機械變動如市政建設、危舊房改造,帶來舊城人口的疏解。
雖然舊城人口密集的狀況略微有所緩解,但就整體而言形勢遠不容樂觀。
清華大學的研究同時指出,舊城區許多開發項目都追求高密度,導致大量高收入居民的涌入,使北京城市危舊房改造帶來的人口疏解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吳唯佳對本刊指出,要容納這么多人口,與其不斷將舊城(這里指北京二環之內)攤大,在舊城“水里加面,面里摻水”般修建,不如像倫敦、巴黎等城一樣,向外轉移,發展新城。
“發展新城”、“建立多個城市職能中心”、“嚴格控制中心城地區城市建設規模”,都被寫了新版規劃,而這就意味著大量城市居民將在未來15年內遷移。
按照規劃安排,將有包括50萬舊城人口在內的110萬中心城地區人口遷出四環以外,這些人口和北京市未來增加的300多萬人口,將另尋他處安居。他們將被新增350萬人口容量的新城和新增140萬人口容量的邊緣集團所吸納。
由此看來,北京“宜居”的關鍵,或許在于“移居”——即取決于人口的重新合理布局。但是,在大規模拆遷已被叫停之后,數百萬人,是否就能隨著政府規劃的指揮棒走呢?
北京城的前三次總體規劃
蜘蛛城
1950年到1954年,經過中外專家多方案研究和綜合,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第一稿,即《改建和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要點》。1957年又在1954年規劃的基礎上,對總體研究方案進一步完善。
主要特點:以舊城為中心向四郊發展,中心城市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納600萬人的一張“大餅”,郊區建設若干衛星城鎮。當時,在交通路線和空間分布上,已經基本規劃出了一環、二環、三環和四環,道路則是環線和放射線結合,這種“蜘蛛網”似的格局在1954年的修正稿中就得以確定,之后民間對北京遂有“蜘蛛城”的說法。
衛星城
1958年全國進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潮時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要求弱化大城市的作用,城鄉結合,縮小城鄉間的發展。
主要特點:壓縮中心城市的規模,從600萬人減少到了350萬人,把中心城市這張“大餅”的模式改變為“分散集團式”,中心城市變成了幾十個不同規模的集團。同時在擴大市域范圍的基礎上增加了衛星城市的數量。
新城
1993年國務院批準了北京市總體規劃。
主要特點:提出了兩個戰略轉移的方針,強調市區不再擴大規模,而是逐步從外延擴展向內涵發展轉移;城市建設的重點從市區轉移到廣大郊區,大大強化了在市區外圍建設衛星城的部署,擴大了衛星城的規模,并賦予衛星城相對獨立新城的概念,疏散中心城市過密的人口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