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時事  /  正文

京津兩強:對手還是伙伴?

admin 2004-12-31 來源:景觀中國網
[center][img]http://www.landscapecn.com/upload/news/20041231112912529.jpg[/img][img]http://www.landscapecn.com/upload/news/20041231112917282.jpg[/img]中國科學院
[center][img]/upload/news/20041231112912529.jpg[/img] [img]/upload/news/20041231112917282.jpg[/img]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center] 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版圖上,都找不到像北京、天津這樣比肩而立的“超級雙城”。這兩座同樣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僅僅相隔137公里,但很多時候讓人感覺很遙遠。 天津最早建制,可以追溯到金代設立直沽寨,從此開始扮演京師糧道守衛者的角色,直至明朝設立衛城。天津因北京而設,因北京而發展,也因距北京太近失去了很多機遇。紛雜的歷史糾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一個是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一個是商貿和航運中心,兩座城市的功能定位截然不同,似乎沒有互為對手的理由。但在市場利益的誘惑面前,京津不可避免地一次又一次正面碰撞。天津有摩托羅拉,北京拉來諾基亞;北京有中關村,天津也響亮地喊出“把高科技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口號。與長三角、珠三角借助分工明細的產業鏈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京津在咫尺之內打造了兩條結構雷同的產業鏈。 進入21世紀以來,要求京津合作的呼聲越來越大,兩地官員也開始頻繁接觸。兩個巨人互相伸出了手,究竟是握手還是掰手腕?至少目前還沒有太明朗答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 有專家曾這樣打過比方――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巨人,他的頭是京津冀地區,他的兩條腿分別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兩強在中國經濟的地位可見一斑。 環渤海經濟圈這個設想自提出以來,仿佛“高開低走”的股票,轟轟烈烈的開場白過后便悄無聲息。沒有人懷疑這支“潛力股”的美好明天,怒其不爭的卻大有人在。普遍的看法是,環渤海經濟圈紙上談兵遠過于實踐,京津兩強難辭其咎。 [B]“主輔”與“雙核”的地位之爭[/B] 與上海在長三角一枝獨秀、廣州和深圳在珠三角錯位發展不同的是,京津在環渤海經濟圈內的定位一直處于爭論之中,大體上有三派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主輔”結構,即以北京作為區域首位城市和單級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線呈放射狀向外擴張,而天津是北京城市職能向外擴散最主要的接收地。第二種意見是“雙核”結構,認為京津是產業結構互補、產業協作平等的關系,北京應充分發揮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職能,而天津在港口運輸、加工制造等領域“挑大梁”。第三種意見回避了誰主誰次的爭執,強調京津應通過市場調節、行政干預等手段實現一體化,本質在于兩市合并。 從表面上看,這些只是專家的口舌之爭,但其背后或多或少反映了兩地政府的意見,也代表了兩地不同的利益追求。后來,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提出了建設“大北京”構想,既突出了北京的諸多國家中心功能和世界城市的定位,同時明確提出京津“雙核”作為主軸,根據需要疏散大城市的功能。這個方案因兼顧了各方利益而被廣泛接受,并且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認可。 今年5月,出席“京津科技合作座談會”的兩地專家呼吁停止無謂的“名份之爭”,使京津合作盡快邁入正軌。他們驚人一致地認為,北京、天津沒有主輔之分,只有分工之別,兩地應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配置統一規劃、基礎設施共享共用、經濟政策協調統一”的目標。 [center][img]/upload/news/20041231112956235.gif[/img]北京大學李國平教授。 [img]/upload/news/20041231113016347.gif[/img]環渤海經濟圈首設大本營,五省(區)二市領導在科博會首次會晤。[/center]   [B]經濟結構趨同引發產業之爭[/B] 一個是典型的消費型城市,一個是港口和商貿中心,歷史上的京津互相依存,和睦相處。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加快工業化進程,陸續新建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企業,天津經濟地位漸降。與天津爭奪資金、項目時,作為首都的北京明顯占據上風,兩地綜合實力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到2003年,北京的生產總值已超過天津1000億元。 產業結構雷同,必然導致京津競爭多于合作。通過對統計資料進行測算,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發現,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京津兩地產業趨同矛盾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有加劇的趨勢。1990年,京津兩地的主導產業只有一項雷同,但到2002年,兩地7項主導產業中居然有4項雷同,其中第一支柱產業均是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 更令人費解的是,京津兩地在制定未來發展規劃中,都提出要把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環境保護、新材料以及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等作為產業發展重點。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專題研究報告認為,兩大都市比肩而立,產業結構雷同,產業規劃又如此相近,注定會刺激過度競爭,消減雙方開展互補性合作的愿望,并加劇兩地的區域壁壘。報告直白地指出,如果不靠政府干預,京津合作只能是一句空談。 京津的產業之爭還延伸到了其他領域。今年初,國家有關部門曾決定在南北方分設兩個全國性的產權交易中心。面對嘴邊這塊誘人的蛋糕,京津自然都難以割舍。輿論普遍認為,南方中心非上海莫屬,北方中心則由北京、天津“二選一”。在媒體紛紛發布天津勝出的消息后,成立不久的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戲劇性地與天津、上海一起成為全國三大產權交易中心。一位產權專家告訴記者,由于眾多中央直屬大企業的注冊地在北京,其產權交易勢必也會在北京完成。搭上“末班車”的北京,將天津擠到了“有名無實”的尷尬境地。 [B]京津雙贏還有多遠 [/B] 盡管京津合作存在“先天不足”,但面對長三角、珠三角飛速發展的巨大壓力,兩地除了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外,并沒有更多的路可選。專家認為,如果合作順利,京津會形成“1+1>2”的一體化模式,將對整個環渤海經濟圈產生示范和輻射效應。 南開大學逄錦聚、周立群等專家認為,京津應把交通一體化作為經濟一體化的突破口,首先將兩地的空間布局聯成一片,構造京津都市圈,促進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線的中關村、津港保稅區等八大產業基地開展合作。他們還建議兩地政府制定政策,鼓勵企業通過生產、銷售協議形成契約式聯合,進行跨市生產經營和改組,不涉及資產、產權交易,也不改變現有的地方財政體制,以回避敏感的地方利益之爭。他們說,京津兩地的汽車、鋼鐵、電子工業、化工等大型企業如果能充分合作,不僅會誕生一批“巨無霸”集團,而且生產、運營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北京大學李國平教授認為,北京的土地、用水、用電等生產成本明顯高于天津,不適合發展石油、化工、冶金等傳統工業,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應適當向天津等地轉移。對電子信息、醫藥、汽車等兩地共有的優勢產業,不能簡單地因為趨同而限制任何一方發展,而應該通過產業內跨區域協作做大做強,最終實現規模經濟。 專家們還對京津未來的城市功能和區域角色作了描繪:北京依托科技、教育優勢,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天津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成果提升傳統工業的競爭力。北京依托首都優勢,強化其知識、信息、技術產業服務功能。天津依托港口優勢,強化為現代物流、資本流、人流服務的功能,兩地互補形成功能齊全的第三產業服務體系。 北京決策咨詢中心主任鈕德明是京津兩強合作的積極鼓動者。他說,京津擁有國內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特殊優勢,特別是知識經濟起點較高。如果城市功能定位明確,產業布局合理,并能協調好雙方的利益關系,從長遠看,京津地區完全有可能成為我國經濟結構最先進、最能體現社會發展潮流的現代化城市地區。 在北京市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京津冀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用語。天津更是明確提出,向北京“靠近”。大蛋糕往往無從下口。除了簽訂幾份不痛不癢的合作意向,兩地鮮有大動作。沒有人懷疑京津兩強合作雙贏的結局,但這個理論上的結局究竟有多遙遠,幾乎無人能預見。(完)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 国产中文字幕第一页| 伊人久久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免费中日高清无专码有限公司|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了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 厨房切底征服岳|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麻豆国产剧果冻传媒视频|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 都市激情综合网|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视频久久久|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