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400億打造生態環境 2020年建成“生態市”
admin
2004-12-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濟南生態市建設規劃》21日通過專家委員會專家的論證,正式確定了濟南市創建生態市的各項規劃目標。《生態規劃》將濟南市轄區范圍劃分為南部山區生態功能區等5大生態功
《濟南生態市建設規劃》21日通過專家委員會專家的論證,正式確定了濟南市創建生態市的各項規劃目標。《生態規劃》將濟南市轄區范圍劃分為南部山區生態功能區等5大生態功能區,近400億元的生態建設預算資金將重點打造環境污染防治、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等7個重點建設領域與重點項目。依據濟南市生態環境基礎條件,到2020年,濟南市將建成獨具泉城景觀風貌的“生態市”。
據了解,濟南生態市建設規劃分“三步走”,2003年-2007年為啟動和推進階段,將確保2007年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驗收;2012年之前為發展和提高階段,濟南市基本完成區域生態環境體的基礎設計;到2020年,濟南市將形成具有泉城特色的城市生態格局,初步建立循環經濟體系,并完成區域生態環境體系建設。
按照規劃,濟南市轄區范圍劃分為南部山區、中心城區、山前平原、黃河沿岸和北部平原5個功能區,其中南部山區和黃河沿岸生態功能區以生態保護和恢復為主要任務,中心城區和山前平原生態功能區以生活生產服務為主。北部平原生態功能區以生產服務為主,兼顧對沙化鹽堿區域的生態恢復。
此外,生態市建設重點涵蓋了循環經濟、環境污染防治、安全保障、自然生態保護、恢復泉城特色保障、生態型人居環境與循環型社會、生態文化7個體系建設和重點工程項目。保障城市生態系統的高效運轉,維護區域生態安全,規劃老城區商埠區景觀建設,中心城區結構性生態隔離帶建設,以此帶動區域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
據了解,濟南生態市建設預算資金高達395.278億元預算資金,其中財政收入130億元,約占1/3;爭取上級撥款和國家項目投入40億元,社會融資80億元,各級自籌145億元,加上其他相關規劃在建項目100多億元的先期投入,濟南市生態建設可以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
[B]濟南離生態市有多遠
專家剖析生態市建設四大制約因素 [/B]
2020年,濟南市計劃建成“生態市”,但目前濟南離“生態市”標準還有多遠?在規劃論證會上,有關專家指出了濟南市生態市建設的制約因素。
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與區位優勢難以吻合。專家指出,濟南市經濟規模小,輻射帶動力差,經濟發展對生態建設的支撐能力比較弱。同時,濟南的企業規模偏小,缺乏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發展龍頭,產業鏈發展滯后,進行產業生態建設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難度較大。
過度的資源利用和環境開發建設造成生態與環境質量下降。南部山區的過度開發造成了生境破碎化,生態脆弱,突出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荒山治理難度大,自然植被退化,影響了該區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中部區域人口壓力造成土地質量下降,水體、大氣污染嚴重。
不合理的城市結構和功能布局使城市生態環境面臨壓力。濟南市中心城區生態空間狹小,人口過于密集,生活污染難以治理,開發強度過大,建筑密度過大,使公園、綠地被壓縮包圍。城市行政文化、居住等多種功能高度集中于舊城區。衛星城建設滯后,難以分擔中心城區壓力。
先天地理環境使生態城市發展受到限制。山區與黃河的夾持使城區的建設空間有限,由于黃河的自然阻隔,市域范圍內缺乏南北的自然廊道,黃河以北區域與南部山區以及中部平原難以直接交流,南北生態環境差異比較明顯。 (記者 任鵬)
[B]詳解五大生態功能區
各功能區的范圍有多大,承載的生態任務是什么?[/B]
《濟南生態市建設規劃》中,濟南市首次提出劃分生態功能區的概念,參照《生態功能區技術暫行規程》,濟南市轄區范圍劃分為南部山區、中心城區、山前平原、黃河沿岸和北部平原五個生態功能區。各功能區的范圍有多大,承載的生態任務是什么,今后如何建設?有關部門對此進行了詳細論述。
五大生態功能區中,南部山區和黃河沿岸生態功能區以生態保護和恢復為主要任務,中心城區和山前平原生態功能區以生活生產服務為主。北部平原生態功能區以生產服務為主,兼顧對沙化鹽堿區域的生態恢復。
南部山區生態功能區:杜絕城市空間南侵
南部山區生態功能區約3600平方公里,是市域生態屏障,中心城區的水源涵養地和濟南市最重要的生態區。這一區域將嚴格控制城鎮建成區面積,引導和規范駐區居民的生活、生產活動,杜絕城市建設空間南侵。又分為生態保護、生物生產、生態恢復三類二級區。
南部山區水源涵養生態亞區位于南部山區中部,是濟南市生態景觀的制高點和中心區,生態建設以自然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小流域治理和荒坡植被恢復為主。
東部山地丘陵生態恢復亞區位于章丘市南部,水土流失比較嚴重,主要任務是生態建設和發展農林牧復合型的生物生產,治理煤礦占地、小煉焦、小水泥等。
中心城區生態功能區:再現山、泉、湖、河城市景觀
該區域東與章丘接壤,北跨黃河,南面和西面壓縮在南控“紅線”和長清規劃建成區邊沿,名泉眾多,山、泉、湖、河景觀層層展開,但城市發展失控,多項城市功能交迭集中在景觀風貌帶,人口過度密集,城市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分為景觀恢復、生態建設和生活服務三類片區。
泉城特色景觀恢復生態亞區東至歷山路、燕子山路,西至生產路、順河高架橋,以功能分流、人口疏散、治理污染、補充水源和環境綠化為主要建設任務,以恢復層次分明的大生態景觀。
城市生態屏障建設生態亞區,主要是形成未來市區邊沿和主要組團間的生態隔離帶,與黃河綠色風貌帶、南部山區北沿山體綠化共同構成市區的綠色圍屏。
中心城市生活服務生態亞區,建設重點是綠化基礎建設、河道修復、保護舊城區的老樹老街,建設生態居住小區等。
山前平原生態功能區:泉城未來城市次中心區
面積約900平方公里的山前平原生態功能區,是僅次于濟南市中心城區的人口密集區域。近期要治理大生態環境,包括消除水、氣污染,土地恢復,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色隔離帶建設,白云湖和芽莊湖生態治理等。長遠來看,這一區域將建設成為濟南市區未來的城市次中心區。
這一區域包括章丘市區生活服務、章丘北部生態農業、東部山前平原等生產和生活服務兩類四片二級區。
黃河沿岸生態功能區:打造沿黃生態風景
本區域規劃黃河兩岸1—10公里寬度范圍,面積約580平方公里。這一功能區標準化堤防初具規模,黃河綠色風景帶也正在建設,生態安全地位比較重要,進一步分為黃河綠色風景帶、長平灘區生態建設與生物生產、沿黃生態安全防護以及平陰城區生活服務四個生態亞區。
北部平原生態功能區:承接中心城區產業
該區域南到濟陽縣太平鄉,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生態服務功能要發展現代農林牧漁業,配合治沙治堿進行生態林業建設,建設城市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并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承接中心城區產業的能力,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
這一功能區劃分為濟陽衛星城生活服務、商河衛星城生活服務、濟陽風沙鹽堿生態治理、商河-濟陽農林生物生產和商河東北部鹽堿地生態建設5個二級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