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中城市競相營造“生態屏障”
admin
2004-11-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居質量,目前正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主旋律。為解決空氣污染、噪音、熱島效應等不利于人們身體健康的“城市病”,我國許多大中城市正致力于發展城鄉一體
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居質量,目前正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主旋律。為解決空氣污染、噪音、熱島效應等不利于人們身體健康的“城市病”,我國許多大中城市正致力于發展城鄉一體的城市綠化,競相為城市營造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
正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上,北京市林業局和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推出了“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的展臺,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觀。在這兩個部門的規劃指導下,目前北京市城區和山區的綠化已經聯動起來,正在實施的城市綠化隔離地區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以“五河十路”綠色通道為重點的平原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山區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等十大重點綠化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北京的生態狀況。北京計劃在2008年,全市有一半的面積被林木覆蓋,在山區、平原、城市綠化隔離區建成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形成“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生態景觀。
簡潔明快的上海展臺同樣引人注目。為了加強城鄉綠化一體化,前不久,上海市將綠化局和農林局的林業部分合并起來,組建了一個新的綠化局。上海的綠化底子薄、難度大,但在歷屆政府的努力下,終于在一座近20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里撐起了一把綠色的“園林之傘”。今年初,建設部授予上?!皣覉@林城市”的稱號。在新一輪的城市發展規劃中,上海將騰出更多的空間留給自然和生態,力爭在2010年使城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
從今年起,江蘇省規定各級財政都將安排綠色江蘇林業建設專項資金,并設立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為吸引民間投資,南京市還啟動了“人居森林工程”,鼓勵企業在荒坡地、丘林地上綠化造林,10年后允許企業有1%-5%的土地開發權。目前這一政策不僅吸引了本地企業踴躍參與,還吸引了香港、上海、深圳等地的企業到南京造林。
目前,我國660多座城市綠化覆蓋率平均為28%左右。隨著科學發展觀的確立,特別是綠色GDP觀念的普及,許多地方政府正在以城市改造和建設為契機,大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