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興:小城鎮十種發展模式
admin
2004-10-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認為,小城鎮目前有十種發展模式: [B]第一,城郊的衛星城鎮[/B] 充分利用鄰近大中城市的優勢,承接大中城市的技術、產業、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輻射,承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認為,小城鎮目前有十種發展模式:
[B]第一,城郊的衛星城鎮[/B]
充分利用鄰近大中城市的優勢,承接大中城市的技術、產業、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輻射,承擔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和作用。堅持充分利用近城區位優勢,三類產業同步發展的優勢和促進城鎮建設上臺階、管理上水平的優勢,從而取得發展上的優勢。
[B]第二,工業主導型[/B]
中心鎮已經初步形成了集聚規模效應,應該堅持走專業化的道路,實行一鎮一品。集群化是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與分工,能降低科技創新成本,以整體切入國內外經濟大循環的新型產業組織。村鎮企業集群是與新型工業化相對應的好路子,這在我國許多地方已經成功。
[B]第三,商貿帶動型[/B]
用傳統、新興的商品集散地的優勢,加上市場技術優勢和管理,推動市場遠近吸引輻射。以專業批發市場,區域性商貿中心的繁榮,服務工業、服務農業和建設城鎮。這類城鎮要十分注意培育交通優勢,優化環境衛生和人居環境,把這三方面優化了,就可以把商貿興鎮的路子繼續延續下去。
[B]第四,交通樞紐型[/B]
利用交通便捷、運輸量大、信息快、流動人口多的特點,積極發展二、三產業,實行交通促流通,以路興鎮,但也要防止出現沿著骨干公路建城鎮,一條大馬路,兩排卷閘門。這種模式是很糟糕的,其結果是既造成了交通安全的惡化,又破壞了城鎮景觀,浪費了土地,所以這個問題要解決。
[B]第五,工礦依托型[/B]
為大中型企業協作配套生產。這些小城鎮既要找到接續性的產業,又要做好原來的工礦服務,這是很重要的。
[B]第六,旅游服務型[/B]
利用旅游資源的開發搞好旅游服務,實現“山上游、山下住”,既保護自然資源,又能夠開拓發展第三產業的新路子,形成農民自我建鎮、發展旅游產業的良好局面,可謂一舉兩得。
[B]第七,區域中心型[/B]
特別是縣城要依托有利的政治區位、資源區位、交通區位、技術區位、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形成縣、市的中心鎮。
[B]第八,邊界發展型[/B]
利用省界、國界發展邊際貿易,強化交通服務基礎設施,聚集各方面的生產要素,構筑邊緣區的城鎮化基點。
[B]第九,移民建鎮型[/B]
要注重新建鎮的規劃和建筑質量。現在,有些移民鎮的房子是當地的鄉鎮工程隊承包的,建筑質量遠比農民自建的要差,這就成為重大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事關農民兄弟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有的是整體移民建鎮、建村,更要注重工程質量和安全,絕對不能搞成豆腐渣工作。
[B]第十,歷史文化名鎮[/B]
歷史文化名鎮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旅游鎮,因為它的功能部分是重合的。所以,在這些村鎮尤其要注意地脈和文脈的延伸,注重這兩脈的保護。現在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每年都推選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此作為城市化過程中保護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實現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手段。已評上的要十分注意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系,對那些因保護不善使風貌受到破壞的,要給予除名。
總之,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務實創新,努力使村鎮工作再上新水平。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