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需要什么樣的居住文化和住宅理念
admin
2004-09-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img]/upload/news/2004924155857685.jpg[/img] [B]鄭時齡[/B] 建筑學專家。1965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yè),1993年獲同濟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專
[img]/upload/news/2004924155857685.jpg[/img]
[B]鄭時齡[/B] 建筑學專家。1965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yè),1993年獲同濟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yè)博士學位。現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中法工程與管理學院院長等。
世界著名建筑師伊利爾·沙里寧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每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獨特的建筑,這是城市創(chuàng)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現。如果上海失去了城市賴以自豪的歷史建筑,我們對上海城市發(fā)展的認識就會缺乏形態(tài)的佐證。今天的上海,在經過20年的高速發(fā)展之后,人們應以怎樣的住宅理念營造城市的居住文化?
[B]上海:中國城市化的典范[/B]
上海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座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城市不但凝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還汲取了世界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成為東西方文化以及中國廣泛的地域文化交融的場所。上海這座城市所展現的幾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城市建設史:既有老城廂的中國傳統(tǒng)團城,又有按照歐洲模式并順應政治因素而建立的租界,也有中國建筑師按照歐洲古典城市范型并結合中國傳統(tǒng)理念而規(guī)劃的新城;既有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的衛(wèi)星城,也有按照現代信息社會的要求規(guī)劃與建設的商務區(qū)。
改革開放,尤其是近十年來,上海的城市建設經歷了根本性的變化,正在由規(guī)模性的發(fā)展轉向功能性的開發(fā),城市建筑也正由單純的求新、求變,轉向求品質、求功能和求結構的完善。城市環(huán)境和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上海成為21世紀的國際大都市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經濟、物質和文化基礎。
[B]體現上海精神的居住文化和住宅理念[/B]
極富生活氣息的城市化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最大特點,傳統(tǒng)文化、外來文化與地方本土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使城市充滿了活力。上海原有的里弄住宅往往有較完整的街坊,房子不高,樓上住人樓下開店。沿街的小商店一家接一家,人們甚至可以從四川路蕩到淮海路再到徐家匯,一路有東西看。如今在建設過程中,容積率在提高,建筑的高度、密度也在提高,馬路拓寬,高樓一棟接一棟,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社區(qū)仿佛隨機地分散在城市中,城市空間被小區(qū)圍墻所肢解,不可能恢復原有的城市生活氣氛,上海的城市功能也受到影響。
近年來,市政府對上海的高層建筑發(fā)展提出了要嚴格控制高度和容積率的要求。我以為這很有必要。如果任由超高層建筑發(fā)展下去,城市的公共空間和景觀資源就會被少數人所享有,這也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流失。在上海的某些地塊,高層建筑不僅以高為榮,還向周圍擴張,以龐大為美。這些建筑缺乏精良的工藝和比例關系方面的推敲,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城市恐龍群之中。上海城市建設發(fā)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已日益引起重視。
[B]今天我們選擇怎樣的住宅 [/B]
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曾有過一場關于“‘高層低密度’還是‘低層高密度’”的討論,當時是前一種論點占上風。然而經過20年的建設,上海不少地區(qū)出現了“高層高密度”的狀況。作為百姓居家生活的最佳住宅形式,我以為還是以小一點、親切一點為好。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是“多層高密度”住宅形式較適合百姓居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層、小高層都可以有電梯,既不擁擠,又方便舒適;而且隨著住宅條件的提高,空調、采暖等問題解決后,住房不一定全部都要朝南,這樣房子在建造時就可以做圍合空間,以恢復城市化的人性空間,避免現在一棟一棟高樓中間是空的,沿馬路走過去時感到街道缺乏連續(xù)感。
在房屋裝修方面,現在有種過分現代化的傾向,比如在家里搞個酒吧,或者衛(wèi)生間安裝純金龍頭,我以為這都沒有必要。家庭裝潢應以實用、舒適為主。所謂舒適,不是一種奢侈,而應該是恰到好處,適合自己的經濟條件和生活方式。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