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城市的精神沉淀
admin
2004-09-03
來源:景觀中國網
如果說住宅體現了對于日常生活的關懷,寫字樓彰顯了城市的繁華,那么公共建筑則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沉淀。支撐起紐約形象的不僅靠帝國大廈,還有大都會博物館,而這
如果說住宅體現了對于日常生活的關懷,寫字樓彰顯了城市的繁華,那么公共建筑則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沉淀。支撐起紐約形象的不僅靠帝國大廈,還有大都會博物館,而這正是紐約不可或缺的兩面。
公共建筑引發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始于國家大劇院和中央電視臺新大樓的設計,這些建筑在造型標新立異的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于建筑的思考:片面追求視覺沖擊卻極大提高工程造價到底是否值得?安全、實用和環保等基本要義到底有多重要?
上周,國際著名建筑師——切波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來到杭州,闡述了他眼里的城市公共建筑,并對杭州公共建筑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態度:審慎、理性、不事張揚、尊重環境和人文。
[B]公建最重要的是功能[/B]
切波菲爾德是英國當今最著名、最有實力的建筑師之一,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館設計專家之一,其成名作“倫敦皇家河與劃船博物館”曾經在兩年內榮獲七項英國和國際大獎,而“柏林博物館島”的重新規劃以及設計則展現了對已有建筑和環境的充分尊重,他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就是位于良渚文化村中的良渚文化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中,切波菲爾德將向人們傳達良渚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造一個與環境和文化氣質相契合的博物館。
怎樣才算是好的公共建筑?對于這樣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不要迷戀于造型的嘩眾取寵,建筑首先要滿足功能需要,解決其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比如音樂廳應該首先考慮如何營造最佳的音響效果和聲場,商店應該讓商品吸引所有的眼光,而博物館和展覽館應該“把所有的榮光留給展品”。
也是從這個角度,切波菲爾德高度評價了貝聿銘所主持的盧浮宮改建工程。在改建以前盧浮宮博物館缺少必要的服務設施;它還缺乏必要的空間,連擺放展品的空間也嫌不足;觀眾的參觀路線也非常不合理。而改建后觀眾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金字塔”的處理讓博物館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最重要的是,他的設計極大地增加了盧浮宮的面積、為數萬人的出入交通提供便捷且沒有破壞周邊已有的建筑風格。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切波菲爾德的良渚文化博物館中,設計師首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參觀者的目光關注到展品上,讓展品始終處于視覺的焦點,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人的心理感受,比如內庭院的設計就是為了避免人們的視覺疲勞。因為良渚文化博物館的展品很豐富,而且內部空間很大,現在的設計能夠讓人們在參觀完一個部分以后,將眼光轉移到內庭院中休息一下,提供一種視覺過渡和心理過渡,然后繼續整個參觀。
而受到同樣贊賞的還有杭州大劇院。普通觀眾可能會為大劇院的外形所折服,而專家首先肯定的是大劇院的設計體現了對于視覺和聽覺感受的細心關注。
[B]公建最終是為人而設[/B]
今年,奧運會各種設施建設的高額成本開始引發人們的關注,國內一些政府部門紛紛表示要考慮奧運場館的經濟性。
過去幾屆奧運會的舉辦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房價下跌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奧運會過高地提高了人們對于房價的預期;二是奧運場館的建設極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影響了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投入,甚至政府被迫提高稅率以彌補虧空,影響了整個居住環境。這恐怕也是最近北京市政府提出“節儉辦奧運”的一個原因。
切波菲爾德認為,公共建筑為人而設,應該從兩點來考慮:一是建筑不僅在功能上和視覺上有公共性的一面,在造價和費用上也要考慮對于公共財政的影響;二是公共建筑要充分考慮人的尺度和對景觀的協調尊重。
由加拿大一家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的杭州大劇院和杭州國際會議中心,也對造價有比較嚴格的控制,但是并沒有犧牲建筑的品質,相反,他們的設計都是考慮把錢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在切波菲爾德他們看來,公共建筑不一定需要很高的造價才能支撐,和庫哈斯“以經濟挑戰技術”的高造價思路不同,切波菲爾德認為,不要給業主帶來太重的預算壓力也是設計公共建筑時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這一點即便是他們在為豐田汽車這樣闊綽的大客戶設計總部大樓時也是如此。
好的公共建筑還不應該對周邊的環境和人產生一種壓迫感,所謂的地標性建筑不一定是靠體量取勝的。浙江美術館的設計并沒有和自然搶奪人們的注意力,而是盡可能地呼應山水。良渚博物館設計中最動人的部分就是能夠讓人們走來走去始終都能夠處在和風景平視的平面上,它引導人們在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情下去沉思、去感悟。
[B]杭州公共建筑的遺憾[/B]
雖然像杭州大劇院、良渚文化博物館這樣的建筑已經越來越讓杭州的公共建筑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力,但是杭州的公共建筑還是有不少遺憾。
首先是有影響力的公共建筑還是比較少,尤其是那些小型的公共建筑還很缺乏。隨著大劇院和國際會議中心的建成,杭州在大型公共建筑方面已經不遜色于其他同等規模的國際城市,但是在那些相對小型的公共建筑方面,杭州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很不足,分布的區域也太狹窄。
其次是杭州的公共建筑更多地由新建建筑組成,但是缺乏對于已有老建筑的改造和重建,而且保護多利用少,有較高水平的改造更是罕見。西湖新天地是一種成功的商業化改造,但是對于那些更多帶有公益性的公共建筑,卻少有成功改造的案例,這也是對于杭州已有建筑文物的一種浪費和漠視。
第三是杭州的公共建筑更多是側重建筑物本身,而缺乏對于自然環境為主題的公共建筑的關注,公共建筑并不一定是以房子本身作為重點的。
像香港濕地公園這樣的公共建筑在杭州就很少見,這個占地64公頃的項目是40層塔樓街區與深水灣沼澤的過渡性建筑,它以環保節能作為建筑的設計思路,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環境教育基地、提高了生態旅游的吸引力。
最后是杭州的公共建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還很不足,這也是杭州目前各種公共建筑所面臨的運營問題。公共建筑要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就必須是有著良性循環運營的,但是杭州無論是博物館、音樂廳、劇院、畫廊還是體育館,其運營水平都不高,這其實局限了這些公共建筑能夠發揮的影響力。
[B]鏈接:[/B]
近年來在全國有影響的杭州公共建筑
杭州大劇院設計:加拿大卡洛斯奧特建筑設計事務所;全面完工時間:2005年
概算投資近9億元的杭州大劇院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形狀如“明月戲珠”,包括1600席的歌劇院、600觀眾席的“音樂盒”,400觀眾席的大劇院多功能廳和露天劇場四個部分。其內部構成嚴謹,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同時相當注意與周圍環境的協調。
杭州國際會議中心設計:加拿大卡洛斯奧特建筑設計事務所;預計建成時間:2007年
使用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具有會議、展覽、酒店服務三大核心功能,可承擔國際國內大中型會議、展覽,并提供演出、展示、住宿、餐飲等全方位服務。
浙江美術館設計: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程泰寧建筑設計事務所;預計建成時間:2006年
浙江美術館館址位于杭州西湖風景區玉皇山麓,占地52畝,預計投資2.5億元,建筑規模25000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承擔美術作品和藝術史資料征集、收藏、陳列展示,并利用美術資源開展教育推廣、學術研究、對外交流、休閑服務的藝術博物館。建筑依山形展開,并向湖面層層跌落,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和抽象變形的現代藝術手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