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歷史經驗與當今發展
admin
2004-08-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四川省水利廳副廳長、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長 彭述明 都江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其歷史跨度大、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區范圍大、社會效益大的特
□四川省水利廳副廳長、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長 彭述明
都江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其歷史跨度大、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區范圍大、社會效益大的特點享譽中外,是我國水利史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持續發展的光輝典范。
都江堰在2260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范例,孕育了“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50多年的快速發展,都江堰已經成為當代四川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設施。特別是在近10年的發展中,都江堰又在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道路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面對水危機的挑戰,都江堰水利人將傳承“人水和諧”“以人為本”的治水理念,弘揚李冰治水精神,在技術、制度、主體三個層面上推進水利現代化,為實現水利可持續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綜觀都江堰持續發展的歷程,有三條歷史經驗值得借鑒:堅持“人水和諧”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經久不衰、持續發展的基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體工程的選址和布局十分符合自然之道,它根據“水順則無敗,無敗則可久”的治水思路,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地勢、河流彎道和水流勢態,利用“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以“魚嘴”分流分沙,筑“飛沙堰”泄洪排沙,鑿“寶瓶口”限洪引水,三大工程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協調運行,達到引水灌溉、分洪減災、排沙防淤的神奇功效。由于渠首樞紐位于730米的海拔高程,對處于海拔500~450米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區具有居高臨下之勢,為無壩引水、自流灌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長期的治水實踐中,“道法自然”“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被具體化為“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原則和“三字經”“六字訣”“八字格言”等豐富的治水經驗,被物化為榪槎、竹籠、羊圈、干砌卵石等傳統工程技術。這些理念、經驗和技術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開創了我國古代科學治水的先河,引領著都江堰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從李冰的時代一直走到了今天。堅持“以人為本”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經久不衰、持續發展的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促進了歷史對都江堰的保護和發展;都江堰的完善和發展,又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保障。都江堰經久不衰的奧秘之一,就在于它能夠在不斷地適應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需求之中,與時俱進地發展自己。竹籠、榪槎等傳統技術能夠滿足農業文明時代成都平原對水資源的需求,現代機械化的水閘和標準化的渠系則體現了工業文明時代的特征,民主化、法制化和數字化體現了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對水利的基本要求。透過歷史表象,我們可以看到,都江堰以其富有創造力的科學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在擔負起為人類謀福利的責任的同時,也使自己得到了持續的發展。雖然都江堰的結構和功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在不斷的變化中,但是它所秉承的“道法自然”“人水和諧”的基本理念卻依然不變。繼續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是都江堰經久不衰、持續發展的關鍵。都江堰既是一座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與長城、故宮等已失去現實功能的“固化文物”不同,都江堰不是作為單純的文化景觀而存在的,它是在任何年代、任何時刻都“正在使用著的水利工程”,是有著維系灌區數千萬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現實功能的“活文物”。因此,在都江堰保護和發展的問題上,既要重視“天人合一”“人水和諧”的理性目標,又要考慮與人類生存相關聯的社會經濟發展對水的需求的現實目標,做到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去保護,在維護歷史文化神韻的同時,更加充分地發揮其現實功能,只有這樣才有都江堰存在的現實合理性,才能永葆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的精髓。
歷史的經驗在都江堰2200多年的持續發展史中得到承傳,更在新中國昌政50多年來都江堰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得到了驗證,并成為最近10年來都江堰再創輝煌的助推器,催生了灌區水利的三個戰略轉變:
在管理理念上,實現了由經驗型管理向戰略型管理的轉變。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能力。我們在對宏觀經濟形勢和水利發展前景進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積極從戰略的高度來深入研究灌區水利的建設與管理、改革與發展,形成了《都江堰水利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都江堰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規劃報告》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條例》《都江堰灌區供水價格改革研究》《數字都江堰》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為實踐新的治水思路、促進灌區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
在發展理念上,實現了由重人輕水向“人水和諧”的轉變。上世紀50年代以后,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膨脹,社會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致使都江堰不得不在數量上以擴大灌區規模和增加供水量來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隨著水資源供應緊張矛盾的出現,我們在發展理念上開始自覺地從單純重視人對水的需求向實現“人水和諧”轉化,采取了重視灌區工程節水改造,以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大力宣傳和推廣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節水灌溉措施,發展節水農業;強化管理,變以需定供為以供定需,優化配置水資源,協調處理好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通過提高水資源管理的質量和利用效率,在水資源承載能力得到重視的前提下,基本滿足了人們不斷擴大的用水需求。
在服務理念上,實現了由以我為主的被動服務向“以人為本”的主動服務轉變。灌區水利事業只有放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中去謀劃,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大局中去貫徹,放在促進和保障灌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中去落實,才能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10年來,我們改變過去要服務對象適應我們。為主動去適應服務對象,始終堅持以服務灌區、奉獻社會為宗旨,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全灌區用水的均衡受益為目標,認真開展“為人民服務、樹行業新風”為主題的創建文明行業活動,嚴格落實面向社會的七項服務承諾和“五個必須、五個不準”的用水紀律,做到了使灌區廣大用水戶和各級政府滿意,灌區水利事業也因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盡管都江堰的持續發展,已經使它成為中國水利的驕傲,但同全國的水利形勢一樣,都江堰在當前發展中同樣面臨著三大問題:
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水量供應上,灌區人均和畝均占有水資源僅分別為1267立方米和1645立方米,不但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而且還大大低于國際上公認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全灌區每年枯水期缺水達5億~7億立方米左右。在用水結構上,農業用水量仍然高達60%,工業(城市生活)和城市環境用水分別只占9%和5%,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
工程建設滯后于灌區發展的要求。由于灌區缺乏水源控制性工程,因而無法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問題。灌區工程配套不足、老化嚴重,又導致了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據統計,灌區干渠工程老化率為50.2%,支渠老化率為64.5%,水工建筑物老化率為39.2%。由于渠道滲漏嚴重,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8%,輸水損失十分嚴重。
水管理體制和機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條塊分割的水資源管理體制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用的最大化;按畝按計劃供給的水資源分配模式導致“大鍋水”和浪費水的現象長期存在;供水價格遠離供水成本且水費收取困難,既不利于節約用水,又導致水利管理耗費得不到有效的補償。
上述問題的存在,制約了都江堰效益的充分發揮,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這就是以新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都江堰水利現代化。
都江堰水利現代化,是在現代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由傳統水利向現代可持續發展水利轉化的歷史過程。水利現代化主要應從以下三個層面來展開:
在技術層面上,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和水利管理手段的現代化進程,重點搞好“兩大體系”建設。一是建立高質量、高標準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搞好水源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灌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建立高效、優化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全面打造“數字都江堰”,以信息化帶動灌區水利現代化;大力倡導節約用水,努力把都江堰建設成節水型灌區。
在制度層面上,以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目標,重點搞好水資源管理體系和水利運行機制的建設。一是建立統一高效的水資源管理體系。二是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水利運行機制。
在主體層面上,以實現水利人的現代化為目標,著眼于樹立“一個觀念”,培育“一種精神”,建設“一支隊伍”。一是樹立人水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觀和節水意識,把“珍水萬世焉”的警示作為都江堰水利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資源,把實現水利現代化作為灌區水利發展的第一要務。二是培育具有時代氣息的水利新精神。三是建設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水利職工隊伍。
通過水利現代化建設,把都江堰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效益型灌區、數字型灌區、節水型灌區、生態型灌區和文明型灌區,切實保證對灌區的生活供水、生產供水和生態環境供水,最終實現灌區水資源的均衡受益和持續利用。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