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全面“整容” 將古典進行到底
admin
2004-06-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為迎接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蘇州對古城區進行了全面改造,將古城區內的790處古橋、古井、古牌坊等古跡、古址用不同的方法完好地保留下來,并充分挖掘和開發了周邊
為迎接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蘇州對古城區進行了全面改造,將古城區內的790處古橋、古井、古牌坊等古跡、古址用不同的方法完好地保留下來,并充分挖掘和開發了周邊地區的文化內涵和旅游資源,向全球充分展示了一座集古典園林、古城墻、古河道、古街巷、古塔、古橋、古建筑群、傳統民居于一體的江南古城形象。
古園還“原形”
作為世界遺產的蘇州園林,素以精巧取勝,但隨著年代的推移,很多景觀都已經或正逐漸消失。為此園林工作者們開始對蘇州古典園林進行大量的恢復性保護,通過查找資料、對照遺址,真實地重現了許多沒有保存的園林部分或是整個園林。每一步操作都是按照原來的風格,依據原園林的高度、計量、顏色等,以求向游人展現其原有的歷史風貌。無論是新石刻的拙政園31景,還是姑蘇城外第一宅的山塘雕花樓,修復后的面貌都無不令人稱奇叫絕。
古井穿“盔甲”
走在改造后的蘇州“三縱四橫四段”道路上,會發現一些很另類的“景致”,一口口古井穿上了漂亮的“盔甲”,分外顯眼。這種呈六邊形的圍欄,筑有花卉、幾何圖案,像個濃縮的小庭園。醒目的鵝黃色多邊形圖案點綴在六根立柱上,有令行駛者提高警覺的功效。據介紹,設置這一圍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蘇州的古井資源,令人們重拾對這些被漠視的古跡的保護意識。同時圍欄的設計也實現了與蘇州古典形象的協調,達成了園林藝術和道路建設的和諧統一。
古亭添“新意”
在蘇州廊亭處處見,大小不一,形色各異,連公交候車亭也是園林式的。心思縝密的蘇州人并不甘心,在亭臺樓閣的靜態美上又加了“一筆”——添匾額掛楹聯,令游人駐足其間還能享受一番詩韻。在蘇州久負盛名的官太尉河兩岸就有四五座古式的亭子或游廊,書法家們揮毫潑墨,選取歷史名聯,在亭內寫上了相應成趣的匾額、楹聯。例如望星橋北堍“魚雨軒”亭的抱柱上就書寫著“細石平流游魚可數,小山芳樹珍禽時來”的對聯,情景交融,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古巷立“品牌”
為配合世遺會的召開,古街巷也別出新呈得打出了“品牌”廣告,將名人故居、重要街巷無私地推介給游人。街頭巷尾豎起了一塊塊人文的仿古標志牌,定慧寺巷、蘇公弄、槐樹巷、嚴衙弄,配上古色古香的外框,像面花窗又似屏風,別有風趣,也更適于導向和辨別。而如袁學瀾、蔣緯國、彭定球等名人故居前則以青石板做標志牌,如一頁青書記載了名人歷史,讓人一目了然古宅的由來。
與此同時,蘇州的很多市民還通過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市文物局提供有關古宅古巷的線索或資料,據悉目前已涉及建筑200余處,其中有一定歷史文物價值的近代建筑90余處。蘇州市文物局已從市民們提供的線索中遴選了60處,并提出了擬推薦市政府核定公布的蘇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建議名單、蘇州市第二批控制保護建筑建議名單。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