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城建設一哄而上催生新的“圈地”怪胎
admin
2004-06-17
來源:景觀中國網
同幾年前各地大建開發區的現象如出一轍,如今大學城的建設風起云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大學城已有50多個,而且爭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當部分占用了耕地?!?
同幾年前各地大建開發區的現象如出一轍,如今大學城的建設風起云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大學城已有50多個,而且爭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當部分占用了耕地。
一哄而上的“大學城熱”,會不會出現重復建設、攤子過大的問題?專家指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不是一個大學集中場,更不是簡單的圈地擴建。任由這種態勢發展,不但容易埋下違規圈地等隱患,而且也偏離了高等院校自身建設發展規律。
[B]大學城成了“圈地城”[/B]
幾年前建設的上海淞江大學城等,面積只有幾平方公里,最近籌建的大學城則越建越大,如湖南“岳麓山大學城”44平方公里,河南“鄭州大學城”和湖北“黃家湖大學城”都是50平方公里。已開工的廣州大學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規劃43平方公里;南京仙林大學城規劃面積更達70平方公里……
各方面條件并不占優的鄭州高新區,以建設高科技高智力密集區為目標,吸引了幾所大學進區。與此同時,當地全力打造的“鄭東新區”,也相繼吸引了十幾所普通高校進入,鄭州北區雖地理環境“先天不足”,但也吸納了5所高校進入,一時間,鄭州市形成了“大學城”建設“三足鼎立”的局面。
位于廣州番禺區的小谷圍島上正熱火朝天地打造“中國第一大學城”。之前,島上基本是農田、民居,而今這座孤島成了“投資熱土”。對此,有關方面贊譽之詞不絕于耳。然而,當地居民說:“大學城規劃的時候曾說‘房不上山,樹不能砍’,如今小山丘推平了,樹更不知砍了多少,島上生態、氣候都給破壞了,這可是廣州的‘肺’呀!”
大學城,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教育地產”與知識經濟時代的黃金組合。在高等教育產業化的改革背景下,各地對興建大學城熱情高漲。據調查,全國大多數省份都在興建或擬建大學城項目,少則一兩個,多則八九個,而且是集教育、商貿、房地產、娛樂等于一體。
[B]以地生財的新捷徑[/B]
目前大學城的開發建設,已經脫離了單純解決高校擴招壓力的初衷,成了誘人的“經濟蛋糕”。在不少房地產商的眼中,開發大學城房地產的利潤空間大、賣點多,什么“中央智力區”“高等教育文化圈”,這無疑是業界升級的新捷徑。
按有關規定,經營性用地一律采取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但打著辦教育的名義,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房地產商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從政府手中獲得土地,這無疑對投資商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廊坊東方大學城首期規劃的1萬余畝用地中,高爾夫球場竟然占據了6640畝地。此外,在東方大學城隨處可見別墅、度假村、美食街等。
大學城建設帶來的政績是地方領導更為關注的,經營土地不像產業投資需要長時間才能得到回報,只要賣地,本屆領導即可收到“實效”,招來了項目,就可以增加稅收;與此同時,還能提高地方科學文化品位,給政府政績貼金,可謂一舉多得。
而被征占土地的農民得到了什么?調查表明,在我國的50多個大學城的建設用地中,有相當部分為耕地,用地多為行政劃撥,農民因征地獲得的補償偏低。廣州小谷圍島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大學城的地是以每畝3萬至5萬元的價格收回去的,而政府再往外拍賣不知能賺多少倍的錢。”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大學城建設中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大學城規模過大,大量圈占土地,浪費嚴重。二是有的大學城里用劃撥地搞經營性房地產項目,嚴重擾亂了土地市場秩序。
[B]資金大多數來自銀行[/B]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對于大學城大規模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府往往大量低價批租土地,開發商趁機進行圈地,成片儲備。之后開發商便開始上演土地“圈錢”,將土地抵押給銀行貸款,轉回來向政府壓價吃進土地,再向銀行抵押貸款,如此反復。
建設大學城所需投資有多種籌集渠道,包括以政府投入為主,以社會投入為主,多元化投入等方式。但無論哪種投資方式,其最終的資金來源絕大多數都是銀行貸款,一旦資金鏈斷裂,后果不堪設想。比如,南京市的江寧大學城近期投資為5億元人民幣,但遠期投資高達40多億元。從目前的經濟現實可以看出,并沒有太多城市具備這種持續追加投資的經濟實力。
業內人士分析,大學城建成后對于建設資金的返還,主要靠配套服務經營、后勤社會化服務、教師和學生公寓的出售與出租、學生學費收入等,其中學生的學費和住宿收入是主要來源。東方大學城的開發者--東方大學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就已遭遇了嚴重債務危機。大學城二期工程完工后投資已達50億元人民幣,但眾多施工單位的巨額墊資償還遙遙無期。據初步估算,東方大學城總負債約為22億元。人們擔憂,東方大學城暴露出來的資金鏈斷裂問題,會不會在其他大學城重演?
[B]大學城建設何去何從[/B]
有關專家認為,對于大學城問題應理性看待,既不要全部封殺,也不要夸成一朵花。他們認為,真正的大學城需要有許多的配套設施,需要更多的文化底蘊。簡單地圈地擴建,對于大學城來說,是支離破碎的,對于學生來說,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國土部門專家強調,做任何事情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政府部門不能帶頭違法,好事要辦好,千萬不能好大喜功,把大學城搞成“大躍進”。
大學城建設何去何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所所長朱子瑜認為應該從投資規模、招生規模、用地規模三個因素來考慮,以規范其健康發展。首先,大學城建設要經過充分論證。建設一個大學城不僅要為一個城市服務,而且是為一個區域甚至全國服務的。其次,大學城規模應嚴格實行規劃用地。三是大學城的核心功能在于教育,盡量淡出企業主導大學城的模式,政府要發揮好主導作用。
目前,歐美的大學城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美國的波士頓,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大學城,它們都經過百年以上的歷史自然形成;另一種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建設起來的,如美國規模數萬人的州立大學、日本的筑波大學,這又與當地政府的財力密切相關。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建大學城并不是國外發展高等教育的惟一模式,要真正按教育規律辦教育,條件成熟的城市可以搞一兩個精品,但不能“刮風”,把大學城變成圈地“怪胎”。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