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擁抱循環經濟和坦佩雷的創造潛力,我們的總體規劃旨在促進創新,銜接智能制造的未來,并且創造一個強大的公共生活平臺。Hiedanranta創新灣既尊重了基地本身的工業特征,同時也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支持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趨勢和當地的能源生產的城市新區。”Mandaworks的合伙人之一Patrick Verhoeven說。
對于Hiedanranta創新灣的愿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城市發展戰略實現,將在未來為把海灣打造為坦佩雷市的西部樞紐。策略將Hiedanranta與其周圍的背景相連接,并且能夠實現區域碳平衡開發,創建一個完整的公共空間和交通網絡。 在未來20年,創新灣將會容納超過25000名新居民和10000個新的就業機會,并且將前工業區改造成為一個創新 中心,旨在發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Hiedanranta創新灣在未來有潛力成為工作和生活在芬蘭第二大城市的首選區域。坦佩雷市引以為豪的工業遺產和具有歷史意義的水景是其城市特色的依托。在今天的信息社會,知識和網絡已經替代曾經的河流和湖泊成為城市生長的中樞力量。在新的Hiedanranta區,水和工業遺產將繼續作為建立這個網絡的基本要素,從生產能源和產品的要素,轉變為城市知識的容器。”Schauman & Nordgren Architects 聯合創始人Ted Schauman說,其在坦佩雷的旅行和服務中心工作三年,有豐富的規劃經驗。
設計方案利用周邊城市結構創造了兩個清晰的城市網格組織,并且通過這些網格提出了街區的劃分,然后延伸到鄰近地區。在兩個網格系統的交匯處,新的結構是由一個創新走廊相連接。這條創新走廊是一條南北公共空間,通過電車線相連。沿著走廊坐落著歷史建筑,當地學校,智能制造設施和創新校園。這條公共空間廊道,結合交通中轉站和多元的功能形成了一條豐富核心走廊,包含了多種機構設施、活動空間和文化熱點。
除了創新走廊,方案中還設計了一條娛樂廊道。這條東西向的廊道連接了現有的Lielahti商業區與規劃設計的湖畔區域與運河。一系列的水元素定義了這條東西向的廊道:運河,藍色廣場,港口和沿著改造后的 Enqvistinkatu道路的公共空間。交叉的兩條廊道共同構成了規劃方案的中心組織元素,在公共交通、主要區域目的地和重要公共空間之間形成直接的行人通道聯系。
在兩條廊道的基礎之上,一條銜接性的景觀系統將城市開發與自然湖岸交織在一起。核心景觀結構由一個歷史性的濱水公園、體育和娛樂性的山丘和湖泊三角洲組成,模糊和最大限度地擴大Lielahti灣海岸線。人工打 造的景觀可以提供居民和游客相當自然舒適的休閑設施,同時,提供被動處理雨水的基礎設施,和范圍廣闊并且相互連通的生境栽培區域。
為了方便人們在250公頃的規劃區域內出行,方案提供了一種多模式交通網絡。兩電車線在基地內相互交叉,而自行車和步行路線以及基礎設施在方案中被寄予了優先于車輛的設計定位。這套交通網絡將不同區域結合在一起,并在鄰里之間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模式。
Hiedanranta創新灣180萬平方米的規劃設計方案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有彈性的開發策略,勾勒出一個清晰的城市愿景并且提供了該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可以逐步實施的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