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定"中水"必須回流住宅區
admin
2001-12-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北京市已規定今后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必須采用中水系統———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經濟發展,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淡水將成為本世紀最緊張的資源,將危及
北京市已規定今后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必須采用中水系統———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經濟發展,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淡水將成為本世紀最緊張的資源,將危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人類對水,尤其是淡水資源(飲用水源)不注意合理利用,人類將會受到災難性懲罰。
我國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占有量的1/4,由于地下水源無節制開采,水體污染及城市用水量上升,許多地區正面臨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全國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108座嚴重缺水。許多大城市已都是嚴重缺水城市。
面對嚴峻的水資源短缺的現實和挑戰,我們應控制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水資源、節約用水。因此,解決好住宅區日益快速增長的生活用水和城市水資源不足的矛盾,實現住宅區的水資源合理利用,已成為當務之急。仔細觀察一下住宅區中日益增長的生活用水量,可以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只需低質水就可以滿足的,如住宅的沖廁所用水和洗車及綠化景觀用水等。這種節水途徑早在許多水資源短缺的發達國家得到采用,即在住宅區中,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污水集中起來,經過特定設備的生物處理,處理后的再生水—即“中水”作為低質水再利用,可引回住戶及社區,用于沖廁、綠化、洗車、消防及造景等。在住宅區中設置中水處理系統,可在保證社區生活品質的情況下,增加水的利用率,而且降低了入住后的管理成本,在我國住宅區建設中有著廣闊的前景。北京市已規定今后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必須采用中水系統。
“中水”一詞源于80年代的日本,因其水質介于給水(上水)、排水(下水)之間而得名。“中水”是指以建筑小區排水或單體建筑排水等為水源,經適當處理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后再回用的水。中水可用于沖廁、綠化、洗車、景觀、澆灑道路、消防貯備水等方面。考慮到處理成本和公眾接受程度一般不作為飲用水。中水是污水無害化的途徑之一,也是開源節流緩解水資源不足的有效措施,在缺水地區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用于建筑中水的原水主要是來自建筑內部的糞便污水、生活廢水和冷卻水等。根據其水質的不同可有三種組合形式:優質雜排水,包括冷卻排水、沐浴排水和洗衣排水;雜排水,包括優質雜排水和廚房排水;生活排水,包括雜排水和糞便排水。近年國外有些文獻針對住宅排水又提出了兩個新概念:“灰水”—指住宅內廚房、洗衣、沐浴等排水;“黑水”—指住宅內糞便排水。根據回用水量的多少,可選擇不同的中水原水組合,以滿足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
中水處理方法應根據原水的水質、水量和回用要求等條件,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一般處理過程應包括預處理、主要處理和后續處理三個階段。
預處理階段的目的是攔截大的漂浮物和雜物。如油脂、毛發、纖維物等。
主要處理階段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
后續處理階段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水中懸浮物、難降解有機物并殺死水中病菌,保證回用水質和用水安全。
文/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吳俊奇 曹秀芹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