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可居住山脈摩天大樓
這座“居住山”是為了讓人們避免由于全球變暖帶來的土地沙漠化危害而設計的,這一概念模型設計是來自Evolo摩天樓設計大賽的作品。根據設計,它將為世界上環境最惡劣地區之一——中國西北部的塔克" />
可居住山脈摩天大樓
這座“居住山”是為了讓人們避免由于全球變暖帶來的土地沙漠化危害而設計的,這一概念模型設計是來自Evolo摩天樓設計大賽的作品。根據設計,它將為世界上環境最惡劣地區之一——中國西北部的塔克">
可居住山脈摩天大樓
這座“居住山”是為了讓人們避免由于全球變暖帶來的土地沙漠化危害而設計的,這一概念模型設計是來自Evolo摩天樓設計大賽的作品。根據設計,它將為世界上環境最惡劣地區之一——中國西北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提供一個可居住的沙漠綠洲。在這座人造山形建筑中,可以創造自己的微氣候環境。這一超級建筑包括許多2000平方英尺的“居住倉”、通過提取地下水和收集雨水形成的人造湖。這些重疊的山脈建筑通過纜車進行交通聯絡。
廢物回收再利用的水下摩天大樓
按照設計者的構想,這座建筑利用水下摩天大樓過濾來自太平洋大垃圾帶的所有塑膠和其它碎片。這座建筑有三個主要的功能:最下層是垃圾收集器;中層是垃圾處理場;在海平面以上的最上層是人居住、娛樂及辦公區域。收集來的垃圾在循環倉中被加熱,轉化成燃料或是瓦斯,并存儲在巨型電池結構中,供最上層的居民用戶使用。這一設計的靈感來自于倒立的艾菲爾鐵塔。
收集閃電能量的骨骼摩天大樓
只要我們能夠找到一種耗能小的方法制造氫燃料,那么它將成一種非常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閃電直接電解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這座怪異建筑設計理念的目的在于收集閃電中的電能,并且利用這些電能電解水成為氧氣和氫氣。這座建筑的骨骼結構用超高強度的石墨烯材料建成,是鋼的強度的200倍,因此它能承受這樣強度的應力。根據設計者的構想,這些建筑應建在熱帶地區,這里的雷雨天氣比較多。
越南河內綠色科技城
這一驚人城市設計實際上已經開始建造,它將成為河內市的完全可持續城。綠色科技城將兩個先前存在的村莊合并成為一個可容納兩萬人居住的可持續城中心。這座城市將包括:一條位于紅河沿岸的綠色步行走廊,高聳的商業區周圍是行人友善型住宅區。擁有渠水降溫系統,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等,這些將促使這座城市成為一個現代化可持續城居的典型。
自給自足城堡
這是來自越南的又一座未來城市,巨大的滾軋曲面建筑結構更像是一個游樂場而非一座城市住宅建筑。目前正在修建中,這座復雜的建筑包含3100套公寓單元房、各種零售店鋪和公共場所等。設計者最大化建筑的采光度和通風效果,主要利用水泥和當地的石材建造。
平頭矮塔:高密度蜂窩結構
在既不用高層建筑也不用擴大占地面積情況下,怎么可以增加一座城市的居住密度?這座平頭矮塔建筑以一種不同尋常的蜂窩結構實現這一目標,它將住宅區包裹在地面之上。下面的是綠色的空間,巨大開口可以獲得充足的陽光,并且這一結構可以收集雨水和太陽能。
透城
這座為孟買設計的三角形摩天大樓的位置目前還是達拉維貧民窟,世界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這里將被轉變成為階梯式住宅。這座建筑將改建貧民窟的住宅。保持較小的居住空間不變,內置包括電梯和索道的運輸使得它們更加的現代化。
“彎曲住宅樓叢”
著名的建筑師Daniel Libeskind(丹尼爾·里伯斯金)將在新加坡海岸上建造令人稱贊的巨型“彎曲住宅樓叢”,它包括1129套住宅單元,將于今年竣工。這六座摩天大樓通過天橋相連接。這一建筑設計榮獲新加坡建設局綠色建筑標志金獎。
水凈化摩天大樓
數百座廢棄的海面石油鉆塔將會變成可居住的摩天大樓,并且可以淡化海水,給數百萬的居民提供淡水資源,這些現存的鉆桿將被用來抽取海水。水對塔的反向運動所產生的能量足夠這些設備正常運轉。
太陽能金字塔摩天大樓
在巴黎,高層現代建筑結構一直被禁止。但是這座50層的玻璃金字塔設計方案的公布宣告了該禁令的解除。該金字塔由瑞士建筑師赫佐格(Herzog)和德默隆(De Meuron)設計,將成為巴黎第三高建筑,這座建筑可以收集太陽能和風能,將于2012年竣工。
綠色能源總部大樓
韓國電力公司(KEPCO)為建造一座新總部舉辦建筑設計大賽,對它的規模和持續因素提出要求。“綠色能源主題樂園”這一設計在大賽中獲勝,它不僅能擔負電力公司的住宅基地,而且也具備可再生能源科技因素。這一設計共有29層,包括風力渦輪機、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地熱系統和太陽能電池板。
城市森林綠色住宅項目
隨著各種奇特的綠色建筑不斷發展,這個“城市大樹”項目的確名副其實。不同大小的住宅單元處于“漂浮”的立方體中。這一設計使得自然清新的空氣從中流過,給居民提供了健康的居住空間,與大自然更加的親密,從而減少了取暖和降溫所需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