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盛會關注生存環境
admin
2001-12-06
來源:景觀中國網
12月4日到6日,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召開。看似專業的盛會,實際上的落腳點卻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21世紀,生活質量、環境和可持
12月4日到6日,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召開。看似專業的盛會,實際上的落腳點卻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21世紀,生活質量、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肩負營造人類生存硬件環境的建筑界,責無旁貸。在國際會議中心,此次以“建筑與地域文化”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上,國內外各路專家的發言就此展開。
國際建筑師協會前主席羅得 哈克尼是在學術報告會上第一位發言的專家,他的發言并不是深不可測,而是就社區建筑展開,闡述了職業建筑師與普通民眾的關系。在受過職業培訓的建筑師的幫助下,形成由社會自身組織成的社區建筑形式,建筑師利用想象力,充當操作者的角色,可以理解為建筑師既不是無關緊要,但又不能脫離特定的社會環境做建筑。
“城市化進程加速,建筑的發展仍有不足,真正成功的城市設計不多,城市建設存在混亂,建設實踐缺乏理論指導,城市規劃在學術人才等多方面準備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的發言中提到了諸多問題。相應的解決策略同樣清晰:對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建筑理論進行認識和總結;全球趨同形勢下,發揚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特色;總結20世紀建筑成就與問題。
日本著名建筑師磯崎新原本準備的“理想世界”話題因9 11事件而有所改變,原本聚焦在現代社會為尋求城市和建筑的理想形態而做的探索,轉而落在與中國人更貼近的內容上:轉到現實的北京,通過對幾個親歷投標而未中標的大型項目(國家大劇院、北京國際體育和會展中心等)的分析,講解作為外國建筑師對北京的關注和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馬國馨認為,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建筑師應該面向世界,同時應是創造中國建筑文化的主體,與國外建筑師交流合作的同時,自己要有必要的分辨力,不忘肩負創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建筑的責任,別被“媚外”的傾向打擊得失掉自信。
歷時三天的報告及展覽可謂內容豐富,到4日記者發稿之時,精彩觀點仍在繼續。
此次大會邀請了百余名專家,涉及建筑與地域文化、建筑設計創作、城市環境藝術、鄉土建筑與傳統建筑、住宅產業等11個專題。國際建筑師協會主席斯古塔斯先生及建設部領導到會講話,中國建筑學會名譽理事長葉如棠、理事長宋春華及中國科協領導出席了會議。同期舉辦的展覽有《亞澳地區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首屆未實施建筑設計方案展》、《建筑攝影展》等。
■文/本報記者 趙曉笠
■攝/本報記者 陳澍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