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綠色建筑
admin
2012-05-14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一直以來,綠色環(huán)保技術在很多國家意味著昂貴的成本,并一般應用在新建筑上。而在新加坡,昂貴并不是綠色理念的代名詞,也不是只有高科技才能換來綠色。
一直以來,綠色環(huán)保技術在很多國家意味著昂貴的成本,并一般應用在新建筑上。而在新加坡,昂貴并不是綠色理念的代名詞,也不是只有高科技才能換來綠色。將科技與自然相結合,舊房子也可以是綠色的。記者最近就到新加坡參觀了一座毫不起眼的“綠色”建筑。
小樓坐落于新加坡建設局技術學院內,以前是一棟技術培訓樓,改建后設有辦公室、教室和資源中心。進入辦公室后,記者發(fā)現(xiàn)了明顯的不同燈光并不強烈,沒有一般辦公室那種燈火通明的感覺。坐在桌子前,光線卻很好,完全不影響工作。記者抬頭一看,原來房頂上有一個大大的圓形自然采光燈,好似一個天井,光線就來自于此。新加坡建設局國際開發(fā)署中國區(qū)主任程治對記者說:“這些可都是陽光啊!通過導光管將太陽光從各管口折射出來。”房頂上也有一些電燈,但是由于光線充足,并沒有開。“我們辦公室里安裝了感應器,自動測量室內照度,如果采光充足,系統(tǒng)就會相應關閉日光燈。”程治說,“每個人的辦公桌前,還有一個小的LED臺燈,以供光線不足時使用”。
這里的技術更多的是與自然相結合。比如,大樓外墻按照適當?shù)墓庹战嵌仍O置的遮陽板能有效遮擋陽光,阻止強烈的陽光透過玻璃直接射入室內,起到了降溫的作用;覆蓋在建筑外墻的垂直植被和屋頂花園,都具有遮陽隔熱的作用;屋頂建有特別為熱帶氣候研制的金屬太陽集熱煙囪,能吸收太陽輻射,并通過熱壓原理抽出室內熱氣,促使室外空氣流入室內,達到自然通風及降溫的目的。
新加坡建設局科技發(fā)展署綠色建筑標志處副處長高春平告訴記者,新加坡從2005年開始就推出了建設局綠色建筑標志計劃,該計劃從能源效率、水資源效率、環(huán)境保護、室內環(huán)境質量等5方面對建筑物進行評級。目標是到2030年,新加坡至少八成的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