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項目地點:Watergraafsmeer,阿姆斯特丹,荷蘭
項目面積:330,000 m2
設計階段:2004-2006
施工階段:2005-2006
項目完工:2011
景觀設計:Karres en Brands Landscape Architects
設計團隊:Sylvia Karres, Bart Brands, Lieneke van Campen, Joost de Natris, James Melso, Marc Springer, Monika Popczyk, Pierre-Alexandre Marchevet, Julien Merle, Jim Navarro
骨灰龕區塊87與土葬區塊65
場地介紹
此項目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公墓,也是迄今為止荷蘭最大的公墓,占地33公頃,包含超過28000個墳墓。它分三個階段修建,分別在1889,1915和1928年。擁有約117年的歷史,期間經歷過許多變化。在2001年,為了迎接新的變化,再次更新。
公墓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這里反映了社會關系,個人,以及集體的種種關系,更體現了對于自然的見解和景觀設計領域的發展。所以此公墓的設計并非孤立的考慮公墓本身,而是將空間干預聯系人類的悲痛,埋葬程序,以及緬懷的情緒。
設計概念
概念聯系了三個彼此不同的,擁有強烈特征的空間區域,并保持其獨特性。設計增強了對比,來清晰區分三個區域,因而強調各個區域的特征。
對于第二個更新區域,由于缺乏統一的特征,設計師采取了大膽的干預,賦予其新的定義。新的空間構架最大限度保留現有的土葬區域,并為未來的擴張預留空間。如今社會變得沒有等級區分,更崇尚個人主義,每個人都希望沿著這里的小徑,找到埋葬自己的地方,但是也有人保存不同的意見、思想和愿望。De Nieuwe Ooster公墓試圖滿足這些需求。對于明確的多樣性的需求,以及滿足個人的愿望,設計師提出了一個不拘一格的空間構架。
為了這個區域的發展,在這里新增了線性構筑物。這個區域總體上是由平行的木架排列而成的,應用了多種寬度和設計準則。有的木架結合疏離將區域劃分成了一個個空間組分。一系列池塘和骨灰龕遍布在原有土葬區域間隙。樺樹散落在整個區域中。
土葬區塊65
65分區是第二次更新的一部分。在這個土葬區塊,經過設計5個棺木可以重疊擺放。殯葬的權利以十年為限。這個傳統的土葬區域,平行排列,保留原有邊界,墓碑略高于地面,高低坐落。此墓碑也許意味著多樣性與個人意愿的共同表述,它非常統一,但是又具有凹槽可以放置牌位。
景觀中國獨家編譯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